初中田径教学中分段注意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探讨

初中田径教学中分段注意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探讨

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学

田径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初中田径教学内容单调,学生缺乏锻炼兴趣,将分段注意教学应用初中田径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改良教学思路、短跑分段教学、掌握技术要领等举措,实现分段注意教学,令田径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促进田径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

一、分段注意教学的特点及作用

要想形成运动条件反射,必须不断的强化训练,而单调重复的训练,又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在初中田径训练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动作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此种训练缺乏针对性,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传达的内容过于系统复杂,学生无法更好的领悟接受,长此以往,导致田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提高初中生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将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进行划分,方便学生理解,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初中田径教学的科学性。

分段注意教学是心理学与生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进行划分,使学生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心理状态中,强化学生的练习过程。初中田径教学,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将完整的田径动作,进行细致划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划分后的田径动作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田径运动技巧的理解,学生对运动技巧的理解越深刻,锻炼愿望就越强烈。

因此,在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工作者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性质进行动作分段,使田径教学更具有层次感。帮助学生克服训练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保证学生的训练量,避免训练内容单一枯燥,方便学生对运动技巧进行熟练把握,也为教师的观察指导提供了便利[1]。在分段注意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体育训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田径教学效率。

二、初中田径教学中,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田径运动是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有效环节,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初中田径运动往往是,不断的进行重复动作训练,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往往会对田径运动产生厌倦情绪,长此以往,导致初中田径教学质量较低。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创新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激发学生的田径兴趣。首先,体育工作者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思路,充分认识到分段注意教学法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分解运动动作,并不是为了学生练习固定,而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运动细节的了解。体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运动情况,时刻关注学生的训练心理,并给予及时的疏通调整。此外,老师要根据运动项目的难度,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分段,每个阶段不宜过长,也不能太短,如果划分的过于繁琐,会导致整体动作无法有效衔接,而分段太长,会使分段教学丧失原有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薄弱环节,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三、初中田径教学中,分段注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初中生铁饼投掷训练中,分段注意教学法的应用

初中田径教学有许多方法,但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一般采用分段注意教学法,由于铁饼投掷难度较大,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易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分段注意教学法的优势,降低学生的训练难度。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铁饼的正确握法,五指要分开,铁饼的重心在食指与中指之间,拇指靠近铁饼,其余手指扣住铁饼外沿,在掌握铁饼的正确握法后,进行预备姿势练习,在预备投掷过程中,要注意两脚开立,目光平视[2]。

其次,可以通过有效的预摆,获得一定的初速度,方便身体旋转。完成投掷姿势练习后,再让学生完成旋转投掷,在投掷过程中要注意所用力度,铁饼掷出后,要及时交换两腿的位置,降低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在初中铁饼投掷教学过程中,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抓住每个教学阶段的技术要领,加深学生对整体投掷技术的理解,此外,在分阶段注意教学中,要注意各个阶段,田径技巧的有效衔接,提高初中生的田径训练效果。此外,在铁饼投掷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增加学生的腿部力量或躯干扭转等力量,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组合训练,使学生的肢体和躯干训练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力量。

(二)短跑分段教学,强化学生训练

对于任何一种田径运动而言,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强化运动技能,然而练习动作过于单调反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使田径教学内容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在田径运动中,短跑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竞赛成绩,是需要学生加强练习的地方,通过对短跑进行阶段划分,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积极性,强化运动技巧。

例如,在田径短跑中,体育教师可以将田径短跑划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加速跑三个阶段,然后对每个阶段的要领动作,进行详细讲解,起跑的目的是获得足够的冲力,使身体迅速处于运动状态。首先,起跑时可以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要求两臂与肩同宽,重心可以适当的前移,允许肩部稍微越过起跑线,后腿膝关节着地,方便重力落在两臂和前腿上。

然后再讲解途中跑的动作要领,最后在终点跑阶段,一定要拼尽全力,增加摆臂速度,是身体的上半部分处于前倾状态,保持高速越过终点。每部分内容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分段注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层次感。每个教学部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避免学生对重复动作产生厌倦,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内容中,积极投入训练,老师可以对学生在不同短跑阶段的动作做出点评,或纠正学生的具体动作,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练习,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提高练习效率,达到良好的田径教学效果。

(三)跳远分段教学,掌握动作要领

田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要是可以结合教学项目,进行分段注意教学,开展有规律的技巧训练,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跳远运动是初中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练习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跳远运动进行划分,采用分段注意教学法,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情绪饱满,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跳远技术[3]。在跳远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跳远助跑,帮助学生掌握助跑要领,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推荐不同助跑启动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助跑节奏,准确的踩在起跳线上,在助跑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的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其次,是对起跳技术的练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具有安全保障的海绵垫,组织学生从台阶跳向海绵垫,帮助学生掌握起跳技巧,让学生在实际跳远过程中,尽可能的加快起跳速度。此外,还要对腾空技术和落地技术进行专项练习,强化学生在个阶段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训练情况,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训练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升田径教学效果。同时不要过多的进行重复练习,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分段注意教学法在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显著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田径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始终,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工作者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改良体育教学方法。在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段注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田径兴趣,使学生在田径训练中保持锻炼热情,提高田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镇.初中田径教学活动中分段注意教学的运用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2]杨栩.分段注意教学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0):87+89.

[3]黄春涛.分段注意教学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8(05):118-119.

标签:;  ;  ;  

初中田径教学中分段注意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