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香肠中产蛋白酶和脂肪酶霉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初步应用

四川香肠中产蛋白酶和脂肪酶霉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初步应用

论文摘要

发酵香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发酵肉制品之一,营养价值高、耐贮藏、风味独特,因此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现代加工工艺倾向于采用微生物发酵剂代替自然发酵来实现对发酵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从传统的发酵肉制品中筛选优良菌株作为发酵剂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从传统四川香肠中筛选优良霉菌,并与乳酸菌、葡萄球菌混合用于四川香肠的制作,评价混合菌株对香肠风味的影响,为今后研制多菌种发酵、混合发酵剂复配应用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四川自然发酵香肠表面中分离得到121株霉菌菌株,分属曲霉、青霉和毛霉,以蛋白酶、脂肪酶活性作为筛选指标,经初筛、复筛,得到一株产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强的菌株P2。经形态观察以及菌株的分子生物鉴定,P2最终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最适生长温度为24℃。2.对筛选出的P.chrysogenum P2进行毒理学评价。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白鼠一次经口灌胃P.chrysogenum P2发酵液14天后,均无死亡,按急性毒理学剂量等级标准属实际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试验中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精子畸变试验也显示P2发酵液对小鼠生殖细胞无致畸变作用;30d喂养试验中各实验组小白鼠生长发育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以及30天后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实验小白鼠解剖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病变。3.考察葡萄糖、蛋白胨、玉米油基质对P.chrysogenum P2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在葡萄糖基质培养基中分离鉴定出3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萜烯类(84.741%)和醇类(11.619%)组成;在蛋白胨基质培养基中分离鉴定出32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萜烯类(30.052%)和烷烃类(58.420%)组成;在玉米油基质培养基中分离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萜烯类(70.963%)和酸类(20.208%)组成。4.以筛选出的产黄青霉P2与实验室保存的戊糖乳杆菌L76和腐生葡萄球菌S25为复合发酵剂对四川香肠进行初步应用,同时以未接种的自然发酵香肠为对照,并检测两组产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整个加工过程中,接种组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品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均呈下降趋势,在晾挂8天后,接种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都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两组香肠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在灌肠当天接种组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高于(P<0.01)对照组;两组香肠在成熟晾挂的30天中蛋白质的水解一直在不断进行,在晾挂第4d后接种组的水解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晾挂前13天,接种组的细菌总数、乳酸菌、葡萄球菌数、霉菌和酵母菌高于对照组,后期反之;在前15d接种组的组织形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品的色泽随着晾挂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在发酵成熟30天里,接种组的滋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接种组第30天样品中的醇、酮、酯、醛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接种组和对照组第1天的样品(P<0.05);接种组第30天的样品中的醇、酮、酯、醛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第30天的样品(P<0.0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縮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发酵香肠的定义和种类
  • 1.2 霉菌发酵肉制品的研究进展
  • 1.2.1 霉菌发酵肉制品的简介
  • 1.2.2 霉菌在发酵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 1.2.3 霉菌对发酵肉制品中香气成分形成的作用研究
  • 1.3 霉菌在发酵肉制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优良产香霉菌的筛选和鉴定
  • 1.5.2 霉菌的毒理学安全评价
  • 1.5.3 霉菌在不同基质上的产香情况
  • 1.5.4 霉菌在香肠上的初步应用
  • 第二章 四川香肠中产蛋白酶和脂肪酶霉菌菌株的分离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结果
  • 2.3.2 菌株初筛试验结果
  • 2.3.3 菌株复筛试验结果
  • 2.3.4 菌种的鉴定
  • 2.3.5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黄青霉P2安全性鉴定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动物
  • 3.2.2 受试物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急性毒性试验
  • 3.2.5 遗传毒性试验
  • 3.2.6 30天喂养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急性毒理学试验结果
  • 3.3.2 骨髓微核试验结果
  • 3.3.3 小鼠精子试验结果
  • 3.3.4 30天喂养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菌株P2在不同基质培养基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培养基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黄青霉P2在葡萄糖培养基的挥发性物质
  • 4.3.2 产黄青霉P2在蛋白胨培养基的挥发性物质
  • 4.3.3 产黄青霉P2在玉米油培养基的挥发性物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发酵剂在四川香肠中的初步应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两组产品成熟过程中的理化变化
  • 5.3.2 两组产品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 5.3.3 感官评价
  • 5.3.4 两组产品成熟前后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典型试件霉菌环境适应性分析[J]. 机电信息 2020(21)
    • [2].霉菌的好与坏[J]. 生命与灾害 2017(08)
    • [3].徐州城市空气中霉菌群落分布规律及结构组成差异性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6(05)
    • [4].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08)
    • [5].猪霉菌中毒的解决办法[J]. 农家参谋 2017(13)
    • [6].谈资[J]. 东方养生 2020(03)
    • [7].霉菌=发霉? 倒霉?[J]. 生命世界 2010(02)
    • [8].猪霉菌中毒治疗方法[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17)
    • [9].霉菌来袭[J]. 天天爱学习 2015(05)
    • [10].霉菌的新朋友——地衣[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5(03)
    • [11].霉菌喜欢的地方[J]. 小星星(低年级版) 2010(03)
    • [12].浅谈食品生产环境中霉菌的分析与控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10)
    • [13].浅谈档案霉菌及其防治[J]. 云南档案 2008(11)
    • [14].家禽霉菌中毒的原因及防控[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12)
    • [15].水果如何保存才不烂[J]. 幸福家庭 2016(03)
    • [16].舌尖上的霉菌[J]. 中学生百科 2013(09)
    • [17].不容忽视的霉菌[J]. 中国老年 2019(04)
    • [18].培养一些霉菌出来[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6(11)
    • [19].潮湿天气小心“霉菌过敏”[J]. 家庭医学 2008(03)
    • [20].小麦霉菌的早期检测技术分析与展望[J]. 农业机械 2012(27)
    • [21].酒曲中产香霉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10)
    • [22].霉菌喜欢水吗?[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3(05)
    • [23].芽枝孢霉菌在0.50mol/L盐酸溶液中生存状况观察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6)
    • [24].硅藻泥酸碱性对霉菌滋生影响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32)
    • [25].霉菌对养鸡业的影响[J]. 北方牧业 2017(18)
    • [26].番茄与叶霉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9)
    • [27].酿酒葡萄中内生霉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3)
    • [28].浅析霉菌对饲料的影响与对策[J]. 中国畜禽种业 2011(02)
    • [29].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分离和鉴定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08(S1)
    • [30].危害电工电子产品的生物霉菌[J]. 环境技术 2008(01)

    标签:;  ;  ;  ;  ;  ;  ;  

    四川香肠中产蛋白酶和脂肪酶霉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