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在无线电管理方面上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是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十二五”计划的要求下重点发展建设的项目之一。其中网络服务端是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作为整体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设计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兼容多种不同设备的、可处理多种并发数据传输的、稳定的、集数据通信、命令处理、任务定制、日志记录、数据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网络处理系统。论文以国内外无线电管理的发展和现状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系统的现状,并结合国家无线电监测网传输协议,总结了目前国家对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系统的要求。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来构建满足国家和整体系统需求的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从而补充目前国内监测与测向软件的空缺,并为以后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系统服务端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论文以windows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并且采用成熟的软件工程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主要实现主程序模块、功能处理模块、网络模块、设备模块、任务自执行模块、日志模块六大模块。通过模块间的交互和合作实现实时监测业务、远程订制任务自执行业务、本地订制任务自执行业务,满足了目前市场上对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的要求。本文采用ACE网络开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异步非阻塞传输。采用了多线程同步技术解决多线程工作模式带来的内存访问问题。通过对目前网络流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并设计了符合系统要求的算法解决了系统网络传输的压力问题。采用适配器设计模式解决了服务端在设备兼容上带来的开发困难。该网络服务端可以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数据传输服务。能够根据客户端的命令,实现相应的实时的监测、测向任务。客户端也可以通过在订制任务到服务端数据上来实现监测任务的自执行,实现无人值守的监测站工作。并通过将数据封装成符合国家无线电监测网协议的格式,实现了与国家监测网的互联互通,进而达到无线电管理资源的共享。通过对该系统服务端的不同层次的测试,结果证明该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满足海格公司提出的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无线电监测发展及其现状
  • 1.2.2 无线电监测网传输协议
  • 1.2.3 国外无线电监测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系统服务端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国家无线电监测网结构
  • 2.2 无线电监测网传输协议规范
  • 2.3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需求分析
  • 2.3.1 业务功能需求
  • 2.3.2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 2.3.3 系统预期达到的目标
  • 2.4 关键技术分析
  • 2.4.1 基于ACE 的网络构件开发
  • 2.4.2 多线程同步技术
  • 2.4.3 流量控制技术
  • 2.4.4 系统兼容性解决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服务端设计
  • 3.1 系统服务端整体设计
  • 3.1.1 系统服务端框架设计
  • 3.1.2 系统服务端接口设计
  • 3.2 系统服务端功能处理模块设计
  • 3.2.1 主控程序模块设计
  • 3.2.2 功能处理模块设计
  • 3.2.3 网络模块设计
  • 3.2.4 任务自处理模块设计
  • 3.2.5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 3.2.6 日志模块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服务端实现
  • 4.1 主控程序模块实现
  • 4.2 功能处理模块实现
  • 4.3 网络模块实现
  • 4.4 任务自处理模块实现
  • 4.5 设备调度模块实现
  • 4.6 日志模块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服务端测试
  • 5.1 服务端测试环境
  • 5.2 服务端单元测试
  • 5.2.1 接口测试
  • 5.2.2 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 5.2.3 边界条件测试
  • 5.2.4 语句覆盖测试
  • 5.3 服务端集成测试
  • 5.4 服务端系统测试
  • 5.5 系统运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时同频多源信号对比幅测向的影响分析[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0(03)
    • [2].比幅测向与比相测向侦察技术比较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20(02)
    • [3].一种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比幅测向新方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4].被动测向最小二乘滤波法误差分析[J]. 雷达与对抗 2017(02)
    • [5].基于海岸效应的测向误差分析[J]. 通信对抗 2011(03)
    • [6].一种高精度手持复合测向天线的设计[J]. 通讯世界 2020(04)
    • [7].一种利用交会角改善双站测向准确性的方法[J]. 现代导航 2016(04)
    • [8].一种测向准确度的修正方法[J]. 中国无线电 2015(01)
    • [9].中短波信号测向交会与定位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5)
    • [10].研究建筑物对2m波段测向机的影响[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1(Z1)
    • [11].基于区间数灰色关联分析的测向能力评估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 2011(03)
    • [12].无线电监测测向常用名词术语[J]. 中国无线电 2009(08)
    • [13].稳健的高精度单矢量传感器测向方法[J]. 声学学报 2020(04)
    • [14].单天线无源测向技术研究与应用[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6(04)
    • [15].智能软件测姿测向仪[J]. 电子机械工程 2016(01)
    • [16].杆状物对舰载比幅测向的影响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 2014(03)
    • [17].无线电监测测向常用名词术语[J]. 中国无线电 2010(01)
    • [18].低信噪比小样本下的短波测向技术[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7(02)
    • [19].时差定位和测向交会定位的性能比较[J]. 中国无线电 2016(02)
    • [20].雷达立体基线测向方法研究[J]. 电子测试 2016(09)
    • [21].多元参数对舰载侦察测向结果的影响分析[J]. 舰船电子对抗 2014(04)
    • [22].移动单站对固定辐射源测向定位算法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4)
    • [23].基于压缩感知的阵列信号测向方法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2013(15)
    • [24].一种提高双干涉仪公共测向区精度的算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9)
    • [25].双通道测向站系统应用[J]. 中国无线电 2012(09)
    • [26].车载无线电测向系统测向误差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 [27].无线电监测测向常用名词术语[J]. 中国无线电 2010(02)
    • [28].无线电监测测向常用名词术语[J]. 中国无线电 2009(07)
    • [29].一种测向阵列天线的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14(02)
    • [30].双通道相关干涉测向接收处理技术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3(11)

    标签:;  ;  ;  ;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管理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