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及应用任泰麟

论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及应用任泰麟

(吉林省通化市供电公司吉林通化134000)

摘要:要想获得既稳定又高效的供应电力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开展输配电工程自动化工作,对于我国电力相关部门而言,必须加大对输配电自动化监管的重视程度。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电力体系需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并科学使用先进技术,对传统的输配电模式进行转变,进而提升电力自动化输配电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最终实现快速推动我国电力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自动化;优势

1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优势

1.1有助于进行远程操控

在电力输送环节中使用自动化技术,相关客户可以一直操控电力输送内容,对于电力输送环节中的所有电力数据信息,客户都能够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一些电力企业也可以对输配电仪器设备进行远程操控,从而实现对电力输送工作更有效的调整以及更精准的分配。倘若在电力输送环节出现停电情况,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出现的故障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而且对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合理的研究与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给予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输配电自动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1.2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通过应用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技术,一旦在电力运输环节中出现安全事故或是故障,便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并对参与维修的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寻找到问题发生区域,并把历史信息资源库充分使用起来,在全面考虑其他信息之后,维修工作人员便能够精准、高效的寻找到故障产生原因,通过应用有效的措施,把问题及时处理,以便于输配电工程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1.3有助于对输配电工作进行完善,保证电能损耗得到降低

应用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有助于完善输配电工作,从而保证电能消耗达到最低。在电力输送、分配的监管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就是对电力运输环节中的电力消耗进行降低,只有资源消耗情况得到下降,才可以有效提升电力输送、分配工作的质量,从而大幅度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借助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自主把控电力输送,对电能输送进行完善,合理调控电网,进而使得输送分配环节中的电力消耗得到下降,经济利益也会随之加强。

2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能否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业化程度。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一些电力从业人员甚至并不具备电力管理资格。另外,电力工程输配电工程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专业能力普遍偏低,无法做到有效的处理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这样必定会大大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率。

2.2电力资源消耗情况明显

电力资源消耗情况明显,便会导致输配电效率大幅度下降。即使我国目前的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可是在实际的使用内容上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输配电自动化工程中,电力资源消耗是影响电力公司经济利益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目前的输配电水平不高,很有可能导致硬件仪器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是监管人员的自身操作问题,没有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的维修以及检测,在这两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输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便很难展现出来,最终影响到输配电的运输能力。

2.1监管观念有待提高

参与输配电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监管观念有待提高,久而久之还有可能使得电力企业整体的监管模式处于滞后的状态。在长时间的输配电工作过程中,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已经构建起较为稳定的监管体系,再加上电力工作自身的变数不多,所以很难保证企业在内部能够实时对监管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监管观念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电力企业监管人员的理论知识较为欠缺,自身的创造观念以及变革水平较低,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工作人员往往安于现状,不但不愿意对监管模式进行改变,而且还缺少足够的勇气进行实施,从而便导致电力企业监管模式无法有效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自身的经济效力也大幅度降低。第二,企业没有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即对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3针对目前应用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3.1提高员工综合素养

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员工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所以,加大对电力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电力企业应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平台,通过培训和宣教的方式来加强他们对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了解,加深其对新技术知识及设备的掌握。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加大对专业化用电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作奠定人才基础。

3.2努力减少电能损耗据

不完全统计,约46%的电能损耗是因为电力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所以,应加大对电力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这样方能有效的减少电能损耗。电力企业应加大对输配电工程自动化操作准则的建设力度,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作业。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奖惩制度及责任制度的建设,以便更好地监管、督促员工规范自身操作。另外,供电企业还应把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测评与各岗位的节能情况相挂钩,促使员工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各环节的电能损耗。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加强创新,针对贡献较为突出的工作人员,企业应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表扬,并把鼓励创新当作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3.3加大技术改革投入,推行技术创新

如何有效的优化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这是当下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而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再针对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加大技术改革投入,推行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攻坚。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与一些高等院校、研究院开展合作,协助其开展定向研究,鼓励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反馈给高等院校和研究院,以便其及时地进行技术改进。供电企业的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应认真记录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为科研人员调整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开展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改革及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同时,政府应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改革及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制度及政策支撑,为供电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鼓励各供电企业开展技术改革和创新。

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使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电子信息技术也被广泛使用于电力工程输配电工程自动化之中,目前国内的用电工程自动化尚处在起步时期,在运行期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桃红.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通讯世界,2016(15):205-206.

[2]王莲.关于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187.

[3]陈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浅谈[J].电子制作,2016(08):19.

[4]黄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06):79-80.

[5]何纳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4):117.

标签:;  ;  ;  

论输配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及应用任泰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