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都长安水系失灵的原因及思考

浅析古都长安水系失灵的原因及思考

一、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杜喜春[1](2019)在《橡胶坝对西安灞河河道湿地旱柳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分析探讨灞河河道湿地部分区段旱柳大量死亡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对策,指导橡胶坝的运行及管理。调查区段为西安灞河下游A橡胶坝(浐灞河汇合处)至B橡胶坝(灞河南三环大桥)。该区段中游频繁受到水淹,旱柳死亡严重;上游临近B坝受水淹较少,旱柳长势良好。对这2处长势差异较大的旱柳群落的胸径等级结构、倒伏、树皮开裂以及生存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旱柳倒伏、树皮开裂以及死亡状况差异显着;倒伏与旱柳树皮开裂、死亡均正相关;树皮开裂个体数与柳树存活个体数呈显着的负相关。倒伏和树皮开裂是旱柳死亡的直接原因,采取降低橡胶坝水位、减少蓄排水频率和减缓蓄排水速度的措施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可减少旱柳死亡。

陈饶[2](2016)在《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城镇发展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位于首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省域内。因此,论文针对江淮东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历史展开研究,意图在中央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适时总结过去的城镇发展历史、城镇化经验、思考城镇发展的演变历程,应能更好地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首先,论文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宋、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对江淮东部城镇的发展历史进行历时性论述,并从形成区划、城镇分布密度及城镇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对各时段的城镇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历时性研究基础上,论文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影响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各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提取,并对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叠加比较分析,构建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进而总结江淮东部城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及因盐业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论文对每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城镇体系的变迁和特点,城镇的内部空间形态变迁进行逐一剖析,最后基于历史的视角对每个城镇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吴左宾[3](2013)在《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系作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支撑,是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自然生态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核心要素。西安城市所处的地域生态环境良好,山环水绕,水系发达,是城市选址和发展的最佳自然地理位置之一。从周代的丰镐京、秦咸阳至西汉长安、隋唐长安,再经五代宋元时期直至明清西安府城,水系对西安城址的抉择以及空间布局均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明清西安府城而言,作为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重镇,水系对其城市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城址的沿袭变迁上,而且与其人居环境的营建戚戚相关。因此,本文以明清时期西安府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水系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历史时期水系与城市人居环境变迁历程的分析,揭示西安河流水系主要涵养区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之于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条件进一步探寻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在城址沿袭上与渭河进退两宜的关系,及其在城址嬗变上沿水系逐水而拓展的态势。同时系统的梳理了明清西安府城人居环境的居住生活、生产防御和生态景观与水系的关系,总结明清时期基于水系的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营建智慧,并对当代西安城市的人居环境营建提出建议性的策略,以实现人居环境与水系的协调发展。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历史水系和西安城市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评述,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点明论文的探新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的背景,首先在分析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条件和水环境的基础之上,详述了明代以前各历史时期西安城水变迁的历史轨迹和发展演进历程,并结合明清西安城市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和明清西安水系营建的环境本底,探究明清西安城水互动的城址沿袭与嬗变;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居住生活、生产防御和生态景观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明清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水系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章论述了明清时期西安府城居住空间、商贸文教空间和行政衙署空间与水系的互动演进关系;第四章从农业灌溉、军事防御和防灾体系等城市赖以生存的层面研究水系之于明清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的作用;第五章从水系的景观生态职能对明清西安城市水系景观网络各组成部分加以分析,并通过园林绿化、水体廊道和河渠网络系统梳理城市人居环境与水系景观相融相生的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保护与再利用的当代反思。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西安人居环境营建的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总结,与此同时比较剖析其他城市基于水系进行人居环境营建的相关案例,并结合当代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水系的当代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策略和建议,以资规划借鉴与建设实践的参考。

赵钧陶[4](2012)在《从生态环境视角看两汉都城迁徙原因》文中研究表明西汉王朝都城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采纳娄敬、张良建议,弃洛阳而就西都长安,至汉初始元年(8)王莽代汉,西汉王朝都于关中共210年。其中驻栎阳2年,都于长安则为208年。而公元25年,东汉建都

仇立慧[5](2008)在《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多个都城并形成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历史时期由于受资源环境条件演变的影响,这些都市一直在关中平原、伊洛盆地这一广阔的地理空间内频繁迁移。以前大部分学者对该区域城市的选址迁移和建设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古代历史文献记载的资料,并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人文方面进行探讨。实际上,这些都市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和城址的迁移变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变迁具有密切关系。目前对历史时期城市迁移发展与环境变迁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简单、朴素。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大量古籍文献资料、自然灾害史料和考古资料等,结合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证据,并在野外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应用环境科学理论、现代地理学理论,从环境变迁、人地关系演变的视觉,通过多学科综合分析,去探讨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客观认识整个黄河中游城市历史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规律,对于科学地理解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城市的发展演变和迁移与环境演变互动关系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目前在全球变化的环境背景当中,黄河中游各个类型城市的建设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环境资源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并对当前开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先周至唐代黄河中游地区都市发展迁移的特点、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资源环境变化对都市发展迁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影响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的典型自然灾祸事件——瘟疫和饥荒,分析了其发生的环境原因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了古代西安城市人为环境污染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中游古代都市(邑)的迁移发展是在黄河中游乃至整个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的控制下,引起区域资源环境状况的好转或退化演变,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空间格局,由此导致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都市(邑)发展迁移的空间地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总是顺应大尺度气候环境变迁的趋势,以占领或谋取更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更为丰富的水土资源为目的,不断优化选择和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或者规避环境灾害而进行的地理空间的调整过程。并且随着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对环境和资源条件选择的机会越多,迁移的空间尺度越大,主动性越强。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市(邑)选址迁移的主导因素不同,按气候状况及其主导都市(邑)迁移的资源环境因素,提出了都邑迁移的类型及特点:(1)冷干—资源退化型迁移。在气候干冷化趋势下,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退化,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引起都城迁移。一般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由高原(或台地、高阶地)向河谷、冲积平原的一、二级阶地迁移。以寻求更适宜的农业气候条件和更丰富的水土资源条件为目的。(2)温湿—洪涝灾害型迁移。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土资源优越。但因都邑地处低洼地带,随着环境的变化,洪涝灾害风险增大。由河流附近的冲积平原一级阶地或河漫滩,迁移到二、三级阶地或台塬地区。(3)干旱—资源短缺型迁移。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由台塬迁往河流附近冲积平原地区的一、二级阶地,以寻求更好的水土资源。(4)异常多变—灾害频发型迁移。气候没有显着的变化趋势,变化异常,或旱或涝,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农业经济衰退,城市萧条。为躲避灾害,迁移到生态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2.通过分析黄河中游近2000年来瘟疫发生的环境原因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表明黄河中游近2000年来共发生了140多次瘟疫。本区瘟疫发生与气候变化和环境以及自然灾害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从长期来看,在气候恶化时期瘟疫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气候异常变化、旱涝灾害频繁出现时最容易发生瘟疫;从一年之内来看,春夏季是瘟疫多发的时期。瘟疫在人口集中的城市最容易发生,对城市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3.通过分析黄河中游近2000年来饥荒发生的环境原因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表明饥荒的发生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环境变化之间有显着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候寒冷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饥荒发生频率较高,气候温暖时期,农业生产发展,饥荒发生频率较低;历史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常常引发饥荒。尤其是旱灾与饥荒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55%的饥荒都是由旱灾引起的。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饥荒发生的重要原因。频繁发生的饥荒对城市发展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4.通过对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过程、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始于汉代,并不断加剧。发现西安所处的特殊地形条件和水文环境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客观原因,对地下水的汲取及其生活污水、垃圾、人畜排泄物等不合理排放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人文原因。由于地下水污染引起的水资源短缺影响了古代西安城址迁移和城市发展;现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上污染物不断富集和积累的结果,在解决当前西安市城市水资源利用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西安特殊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本研究深入揭示了黄河中游不同时期都市发展迁移的资源环境原因,提出了古代都市迁移的类型及特点;揭示了瘟疫、饥荒等自然灾祸发生的规律、环境原因及其对都市发展的影响;发现了西安市地下水污染积累的地形及水文环境原因及其污染机制。在研究中采用黄土剖面、冰芯等提取的古代气候环境变化的自然证据,并结合文献记载资料,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进行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实证性。这对深刻认识资源环境变化与都市发展的作用规律、进一步促进这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关系等实践提供历史借鉴。

苏惠敏[6](2007)在《西安市数字城市工程地质评价研究 ——以行政中心区位选址为例》文中提出为辅助西安市政府完成行政中心外迁规划,我们承担了《西安市行政中心外迁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课题。城市工程地质评价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目标是确定二环至绕城高速之间备选行政用地的工程地质安全性。本项目在数据采集与处理上,采用了多源数据集成的思想。对历史文献资料、基础地质统计与图件资料、遥感影像与勘测资料进行了融合处理。利用遥感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叠置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了能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服务的图形与属性动态数据库。由于60%以上的源数据都是新购置的高分辨率影像及各项目单位通过验收的数据,因此数据精度可靠。本次研究将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提出的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应用到城市地质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发现:城市地质要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耦合关系。耦合程度的变化揭示了工程地质要素的空间分异及成因机理上的内在联系。地质信息图谱不仅能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验证,而且将非专业人员不便掌握的城市地质信息数字化、图谱化、直观化。地学信息图谱与3S集成技术为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各单位间交流合作提供了可视化的数字平台。本研究通过对渭河盆地地质构造和西安凹陷的综合研究得出:西安地区小尺度范围内,受地震影响程度取决于场地条件。渭河及其支流两岸的现代冲积层分布的漫滩、阶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烈度高于高阶地,高阶地又高于台塬…。覆盖层的厚度:愈新的沉积物愈厚,烈度愈高。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例如震级、震中距)松散沉积愈厚,烈度愈高,西安地区的第四系沉积由南向北增厚,所以愈向北场地条件愈差,砂土饱和液化的危害越大。在各要素空间叠置与图谱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呈点、线、面、体不同分布特征的地质图谱特点。筛选了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作为评价模型。将工程地质环境依图谱的耦合关系大小分为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二级及三级指标。评价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的数值运算和地图的代数运算得到备选六个大区与六个小区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位于西安市北郊的三个大区:六村堡、张家堡、草滩镇工程地质综合条件较好;南郊的三个大区:丈八沟、长延堡、曲江受地裂缝与断裂带影响显着;在区位点的综合评价中,位于丈八沟大区内的区位点如果合理避让古遗址保护区,区位条件远远优于其它区位点;从图谱的角度,丈八沟大区表现出耦合性大、分异性小的特点。本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1.提出借鉴地学信息图谱的思想,分析复杂多样的城市地质环境信息。该思维方法的应用,使城市地质要素的关系明朗化。并得出了城市地质条件要素中地貌条件的主导性,地质问题中地裂缝危害的主导性。预测了地裂缝将会继续向近东西方向延伸直至遇到发育早于长临断裂的断裂带的围限。2.系统进行了行政中心区位选址的技术方法与理论探索研究。通过流程图将矢量与栅格数据优化提取城市地质信息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图谱分析与模型的数值运算紧密结合。3.对西安市行政中心区位选址进行了客观分析。依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行政中心的分布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思想,避免单核心区的经济动力再次转化为环境压力。4.坚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了地图学、历史地理学在城市工程地质及行政中心选址研究方面的重要性。陈述彭院士强调:“地图是永生的。”遥感数据及勘测数据的可视化离不开地图这一信息载体。历史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对城市历史发展的研究使我们能以古为鉴,更好地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工作。

张鑫[7](2006)在《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渭河水系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形态研究是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其核心是城市物质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演进规律的总结,有利于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及控制,为规划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纵观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历程,渭河水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生态要素,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址变迁、形态演化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从渭河水系的角度去揭示西安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并由此提出与之相关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构想。 论文以问题为导向,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交错的方法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部分:主要分析西安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迫切性和渭河水系对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重要影响,引出本文的研究课题。 分析问题部分:重点研究渭河水系影响下的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通过对其演进历程、演进阶段、城址变迁、功能空间演替的分析,总结出演进的规律性。 解决问题部分:结合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寻求城市空间发展的可能方向,融合生态理念,探讨基于渭河水系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针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提出建议。

王军[8](2001)在《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文中指出古都长安八水的变迁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因为水系的变迁不仅影响了历史上长安的兴衰 ,而且关系到西安今天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 .分析了干旱、地震和植被状况对长安水系的影响 ,认为关中地区森林的过度采伐是导致水系衰竭的重要原因 ,提出植树造林和保护水环境是解决当代西安用水的首要途径 ,并强调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

二、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橡胶坝对西安灞河河道湿地旱柳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调查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旱柳种群生长状况
        3.1.1 倒伏导致旱柳种群死亡
        3.1.2 树皮开裂导致旱柳种群死亡
    3.2 旱柳林下草本植物生长状况
4 讨论及建议
    4.1 降低橡胶坝蓄水高度,减缓蓄排水速度和频率
        4.1.1有利于减轻柳树倒伏和树皮开裂状况
        4.1.2 有利于河道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
        4.1.3 有利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4.2 控制降低水位的不利影响

(2)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中国古代城镇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1.1.2 江淮东部地区城镇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1.1.3 中国区域城镇历史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2.2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2.3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现状
        1.3.2 区域城市史研究现状
        1.3.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先秦江淮东部地域文化形成与早期城市起源
    2.1 早期东部江淮地域文化演进与城邑起源
        2.1.1 江苏境内先秦地域文化的演进
        2.1.2 史前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分布与文化演进
        2.1.3 商周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与文化演进
    2.2 江淮东部早起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2.2.1 自然地貌决定聚落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
        2.2.2 岸线砂堤形成与江淮东部聚落的分布
        2.2.3 江淮东部经济的初步发展
    2.3 早期江淮东部聚落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2.3.1 水对江淮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3.2 江淮东部先秦城邑与水乡文明的初步形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初步发展与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3.1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3.2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遗址与早期城镇的空间分布
        3.2.1 遗址的空间分布
        3.2.2 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3.3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聚落与城镇的形成机制
        3.3.1 自然地理变迁
        3.3.2 道路交通的发达促进运西地区的发展
        3.3.3 经济产业逐渐丰富
        3.3.4 移民对江淮人口、城镇、意识文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快速发展与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4.1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4.2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发展情况
        4.2.1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密度
        4.2.2 具有经济意义的城镇网络初步形成
        4.2.3 江淮东部“运河城镇带”形成
        4.2.4 宋金江淮防御工事与军事城堡建设
    4.3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4.3.1 黄河夺淮之前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4.3.2 运河水系开凿与陆路交通兴建、邮驿城镇建设
        4.3.3 江淮东部经济圈的形成
        4.3.4 隋唐宋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4.3.5 重道尚武对区域意识文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江淮东部发展鼎盛期与城镇体系完善期
    5.1 元明清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5.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职能
        5.2.1 元明清县下级的行政机构组织
        5.2.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分布密度与空间格局
        5.2.3 元明清江淮东部市镇职能类型与特点
    5.3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5.3.1 黄河夺淮之后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5.3.2 古代道路发展鼎盛与近代公路兴起对城镇的影响
        5.3.3 元明清人口迁徙、分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5.3.4 元明清江淮东部经济发展状况
        5.3.5 科举人才的分布与城市文化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空间网络建构与特点
    6.1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的分类
        6.1.1 基本概念解析
        6.1.2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概念解析
        6.1.3 区域城镇发展历史要素的划分
    6.2 江淮东部地区城市历史空间要素变迁研究
        6.2.1 区域行政格局完善
        6.2.2 城镇空间结构变迁
        6.2.3 自然地理变迁
        6.2.4 道路交通要素变迁
        6.2.5 人口要素变迁
        6.2.6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
        6.2.7 文化要素变迁
    6.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建构
        6.3.1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目的
        6.3.2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内容
        6.3.3 江淮东部城镇历史空间网络建构
    6.4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
        6.4.1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
        6.4.2 江淮东部城镇的空间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
    7.1 淮扬运河沿岸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7.2 江淮运河发展与沿岸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7.2.1 运河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变迁
        7.2.2 沿运城镇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7.2.3 沿运城镇形态空间特点
    7.3 运河城市的漕运空间研究——以淮安为例
        7.3.1 江淮运河对淮安所产生的历史价值
        7.3.2 水系变迁与两淮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7.3.3 明清淮安老城漕运空间研究
        7.3.4 清江浦漕运空间的变迁
    7.4 对比研究——临江运河水系变迁与扬州城镇历史空间演变
        7.4.1 运道变迁与扬州城镇体系形成
        7.4.2 运道变迁对扬州老城空间的影响
        7.4.3 两淮城镇与临运城镇的对比
    7.5 基于历史视角的沿运城镇未来发展策略探索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
    8.1 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
        8.1.1 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8.1.2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2 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变迁
        8.2.1 黄河夺淮之前一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8.2.2 黄河夺淮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快速发展
        8.2.3 黄河北迁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的衰落
        8.2.4 建国后水利建设——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再发展
    8.3 里下河水乡聚落群空间分布特征
        8.3.1 里下河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2 江淮东部其他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3 聚落群空间分布与城镇产业结构现状
    8.4 里下河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8.4.1 人工水系开凿与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以泰州老城为例
        8.4.2 水文地貌的演变与城镇的发展——以兴化为例
        8.4.3 水系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影响——以溱潼为例
    8.5 基于历史规律的里下河城镇未来规划探索研究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因淮盐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
    9.1 淮盐的地位及江淮沿海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1.1 淮盐的地位与价值
        9.1.2 两淮盐业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9.2 两淮盐场发展与滨海城镇体系变迁
        9.2.1 秦汉时期——“煮海为盐”聚居点的出现
        9.2.2 隋唐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萌芽阶段
        9.2.3 宋元时期——淮盐经济发展高峰与沿海城镇体系的形成
        9.2.4 明清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成熟阶段
    9.3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与江苏沿海近现代城镇规划建设
        9.3.1 废灶兴垦与沿海盐垦公司的建立
        9.3.2 沿海近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与区域规划
    9.4 江淮沿海城镇空间变迁特点
        9.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变迁特点
        9.4.2 城镇防御体系的建设
        9.4.3 沿海人工水乡城镇的逐步形成
        9.4.4 盐场内部空间的分布特点
    9.5 淮盐城镇空间变迁——以草堰-大丰为例
        9.5.1 盐场的历史沿革
        9.5.2 古盐业集散地——草堰镇的空间形态变迁
        9.5.3 大丰公司规划特点及城镇的形成
        9.5.4 小结
    9.6 基于历史研究的淮盐文化线路构建的初步探索
        9.6.1 淮盐文化线路属性
        9.6.2 准盐文化线路的初步建构
        9.6.3 淮盐文化线路三个层面及保护措施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 地方志及古代文献
    二 学术专着
    三 期刊论文
    四 论文集
    五 学位论文
    六 主要参考网站
作者简介

(3)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相关学术研究与进展
        1.3.1 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2 历史水系相关研究
        1.3.3 西安城市历史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探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的背景
    2.1 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条件和水环境
    2.2 明以前西安城水变迁的历史轨迹
        2.2.1 周秦时期“都城肇端,依水而居”
        2.2.2 西汉时期“城邑初兴,引水为据”
        2.2.3 隋唐时期“关中胜迹,八水环都”
        2.2.4 宋元时期“没落都城,水系式微”
    2.3 明清西安城市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
        2.3.1 政治军事的地位提升
        2.3.2 社会趋稳的人口激增
        2.3.3 农商并举的经济振兴
    2.4 明清西安水系营建的环境本底
        2.4.1 环境演化的问题显现
        2.4.2 水系要素的多元构成
    2.5 明清西安城水互动的城址沿袭与嬗变
        2.5.1 进退两宜的城址沿袭
        2.5.2 逐水拓展的城址嬗变
    2.6 本章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居住生活
    3.1 明清西安城市空间的分布特征
        3.1.1 居住空间
        3.1.2 商贸文教
        3.1.3 行政衙署
    3.2 城市生活水网的总体构架
        3.2.1 龙首渠的兴衰
        3.2.2 通济渠的修浚
        3.2.3 池沼水井的开凿
    3.3 城市水系和生活空间的耦合
        3.3.1 以渠为脉的公共生活组织
        3.3.2 渠井相济的居住空间布局
        3.3.3 风水理念的空间象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生产防御
    4.1 农业灌溉的水利工程
        4.1.1 历代承继的渠道灌溉
        4.1.2 日益兴盛的水井灌溉
        4.1.3 灌溉水利开发的环境影响
    4.2 军事防御的水系建设
        4.2.1 多重围护的平面布局
        4.2.2 城池合一的立体架构
        4.2.3 高度强化的重点设置
    4.3 城市防灾的安全体系
        4.3.1 因地制宜的排水渠道
        4.3.2 巧妙设置的池沼塘坑
        4.3.3 灵活应变的防灾方略
    4.4 本章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生态景观
    5.1 园林绿化景观
        5.1.1 公共园林
        5.1.2 半公共园林
        5.1.3 私家园林
    5.2 水体廊道景观
        5.2.1 环城廊道
        5.2.2 楔型水轴
    5.3 河渠网络景观
        5.3.1 河渠网络的总体格局
        5.3.2 郊野水网
        5.3.3 府城渠系
    5.4 水系景观的营造特色
        5.4.1 连续与变化
        5.4.2 秩序与尺度
        5.4.3 通达与边界
    5.5 本章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保护与再利用的当代反思
    6.1 基于水系的明清西安人居环境营建智慧总结
        6.1.1 明清西安城市水系的功能
        6.1.2 明清西安人居环境营建的智慧
    6.2 基于水系的城市人居环境营建案例解读
        6.2.1 基于水系的北京人居环境营建案例
        6.2.2 基于水系的开封人居环境营建案例
        6.2.3 基于水系的安阳人居环境营建案例
    6.3 基于水系的西安城市人居环境现实问题剖析
        6.3.1 西安水系现状
        6.3.2 当前存在问题
    6.4 水系视野下的西安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策略探讨
        6.4.1 保护水系依托的生态环境
        6.4.2 强化内外连通的水系网络
        6.4.3 建构城水交融的人居环境
    6.5 本章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从生态环境视角看两汉都城迁徙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候变化
2. 植物与水资源系统变化
3. 渭河在两汉时期的变化
4. 两汉时期的生态观念

(5)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进展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节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一、关中盆地
        二、洛阳盆地
第二章 古代黄河中游都市的迁移过程
    第一节 先周—西周—东周时代都邑迁移过程
    第二节 先秦—秦时代城邑迁移过程
    第三节 西汉—东汉—魏晋时代都城的迁移过程
    第四节 隋唐时代都城选址和迁移
第三章 古代黄河中游都市选址迁移的资源环境原因分析
    第一节 周人都邑迁移的资源环境原因
        一、周人北迁戎狄之间
        二、公刘迁南豳
        三、古公迁岐
        四、东迁丰镐
        五、平王迁洛
    第二节 秦人都邑迁移的资源环境原因分析
        一、秦人族渊及其与周人先祖的时间对应关系
        二、秦人西迁西犬丘
        三、东迁关中汧、汧渭之会、平阳
        四、迁都雍城
        五、迁都泾阳、栎阳
        六、迁都咸阳
    第三节 两汉都城选址迁移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西汉定都关中的宏观环境条件分析
        二、汉长安城选址的环境因素分析
        三、东汉迁都洛阳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四节 隋唐时期都城选址迁移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隋代定都大兴城的环境资源原因
        二、唐末迁都洛阳的环境资源原因
    第五节 古代黄河中游都市迁移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古代黄河中游自然灾祸与城市发展研究
    第一节 古代黄河中游瘟疫发生的环境原因及对城市发展影响
        一、古代黄河中游瘟疫发生特点
        二、瘟疫发生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三、瘟疫发生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古代黄河中游饥荒发生的环境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古代黄河中游饥荒发生概况
        二、气候变化与饥荒发生的关系
        三、自然灾害与饥荒发生的关系
        四、生态环境变化与饥荒的关系
        五、饥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古代西安城市人为环境污染与城市发展研究——以地下水污染为例
    一、西安城市地下水污染及其发展历史
    二、古代西安城市地下水污染的地质地貌及水文环境原因
    三、古代西安城市地下水污染的人文原因
    四、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西安市数字城市工程地质评价研究 ——以行政中心区位选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依据
    1.1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1.1 西安的城市化与城市的空间结构
        1.1.2 建国50年来城市规划发展
    1.2 行政中心外迁与城市用地建设
        1.2.1 行政中心外迁的现实意义
        1.2.2 行政中心外迁的长远意义
        1.2.3 西安最新城市用地建设规划
    1.3 行政中心外迁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西安城市发展与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研究
    2.1 西安城址变迁
        2.1.1 城市发展变迁
        2.1.2 城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2.2 城市地质研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与工作现状
        2.2.1 城市地质研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在其他学科中的地位
    2.3 本项目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
        2.3.3 研究技术方法
第三章 数据精度分析与处理方案优化
    3.1 数字城市地质评价的主要数据源与工作流程
    3.2 不同类型数据预处理与数据挖掘
        3.2.1 数据预处理与数据挖掘
        3.2.2 基于地理数据库的数据管理体系
        3.2.3 遥感影像与矢量数据的融合处理分析
        3.2.4 直方图匹配与分辨率融合
        3.2.5 遥感影像数据与矢量数据叠加后的再编辑
        3.2.6 系列专题地图制图与影像地图阶段性成果编制
        3.2.7 城市地质解译依据
第四章 栅格与矢量信息综合
    4.1 基于GIS的数据综合过程
        4.1.1 数据叠加处理操作
        4.1.2 不同要素叠加效果分析
    4.2 基于RS的数据综合过程
        4.2.1 图像时相信息综合
        4.2.2 多波段图像综合
        4.2.3 地质解译特征信息提取
        4.2.4 遥感地质解译精度及成图质量
    4.3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建设与系统功能
        4.3.1 评价系统设计
        4.3.2 系统界面与主要窗口
第五章 渭河盆地构造与地震危害评价
    5.1 渭河盆地的大地构造特性与盆地内部的构造区划
        5.1.1 渭河盆地构造特征
        5.1.2 盆地内部的构造区划
    5.2 渭河盆地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区划
        5.2.1 历史地震及震中分布
        5.2.2 地震活动场地条件
第六章 西安城市地质环境图谱
    6.1 图谱与地学图谱的概念与应用
        6.1.1 图谱的概念
        6.1.2.地学图谱概念
        6.1.3 信息图谱概念
        6.1.4 地学信息图谱概念
    6.2 西安地质构造与活动断裂带分布图谱
        6.2.1 西安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地质单元
        6.2.2 主要活动断裂带的空间分布与特征
        6.2.3 地质构造风险带与非可行区的划分
        6.2.4 西安地层体系及空间分布
    6.3 地裂缝构造地质基础与空间分布图谱
        6.3.1 西安地裂缝形成的构造地质基础
        6.3.2 主要地裂缝的走向与空间分布
        6.3.3 地裂缝对市政建设工程的影响
        6.3.4 地裂缝风险带与非可行区的划分
    6.4 地面沉降空间分布图谱
        6.4.1 西安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
        6.4.2 西安市地面沉降形成的原因
        6.4.3 地面沉降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危害与影响
    6.5 黄土湿陷空间分布图谱
        6.5.1 西安市黄土湿陷的地区分布
        6.5.2 黄土湿陷形成原因
        6.5.3 黄土湿陷的区域评价及等级划分
    6.6 西安市潜水与承压水空间分布图谱
        6.6.1 西安市储水地质构造与含水地层
        6.6.2 西安市潜水层的地区分布及水量
        6.6.3 西安市承压水层的地区分布及水量
第七章 数字地质综合评价图谱与模型
    7.1 数字地质综合评价图谱
        7.1.1 地貌与岩土体关系图谱
        7.1.2 地貌与潜水开采程度关系图谱
        7.1.3 地貌与地层关系图谱
        7.1.4 地貌与潜水富水性关系图谱
        7.1.5 地貌与承压水水质关系图谱
        7.1.6 潜水富水性与潜水水质关系图谱
        7.1.7 黄土湿陷与地面沉降关系图谱
        7.1.8 地裂缝发展及与黄土梁洼关系图谱
    7.2 城市地质条件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实践
        7.2.1 城市地质评价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7.2.2 分析评价基本方法
        7.2.3 城市地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导原则
        7.2.4 决策思维方式与指标体系的设计
    7.3 评价模型与评价过程
        7.3.1 评价模型
        7.3.2 评价过程
        7.3.3 综合评价结果
第八章 主要研究成果、结论与创新之处
    8.1 主要研究成果
        8.1.1 主要成果
    8.2 主要结论与创新
        8.2.1 主要结论
        8.2.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8.2.3 创新之处
    8.3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和成果

(7)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渭河水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西安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必要性
        1.1.2 渭河水系对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1.4.1 研究的主旨
        1.4.2 研究的范围
        1.4.3 研究的方法
        1.4.4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框架
    1.5 小结
2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概述
    2.1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内涵
        2.1.1 概念与内涵
        2.1.2 层次性
        2.1.3 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
    2.2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
    2.3 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与类型
    2.4 小结
3 西安地区渭河水系的历史变迁与功能分析
    3.1 西安地区自然环境
    3.2 渭河水系的分布与特征
        3.2.1 渭河水系重要河流的分布与相互关系
        3.2.2 渭河水系特征分析
    3.3 渭河水系的历史变迁
        3.3.1 河道和流量的变化
        3.3.2 生态环境的变化
    3.4 渭河水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3.5 渭河水系功能分析
        3.5.1 水利功能
        3.5.2 生态功能
        3.5.3 交通功能
        3.5.4 历史文化功能
        3.5.5 军事防御功能
    3.6 小结
4 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渭河水系的关系研究
    4.1 基于渭河水系的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历程分析
    4.2 渭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相互关系
        4.2.1 渭河水系对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作用
        4.2.2 城市空间发展对渭河水系的影响
    4.3 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4.4 基于渭河水系的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性分析
        4.4.1 基于渭河水系的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阶段性分析
        4.4.2 基于渭河水系的城址变迁分析
        4.4.3 基于渭河水系的城市功能空间演替分析
        4.4.4 基于渭河水系的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性分析
    4.5 小结
5 基于渭河水系的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构想
    5.1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2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5.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构想
        5.3.1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
        5.3.2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构想
        5.3.3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5.4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8)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
2 对解决当代西安用水的思考
    2.1 植树造林, 恢复水源
    2.2 合理规划, 保护水环境
    2.3 建立科学的自然观

四、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橡胶坝对西安灞河河道湿地旱柳群落的影响[J]. 杜喜春.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4)
  • [2]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 陈饶. 东南大学, 2016(02)
  • [3]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D]. 吴左宾.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从生态环境视角看两汉都城迁徙原因[J]. 赵钧陶. 秦汉研究, 2012(00)
  • [5]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D]. 仇立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6]西安市数字城市工程地质评价研究 ——以行政中心区位选址为例[D]. 苏惠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7]西安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渭河水系关系研究[D]. 张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09)
  • [8]浅析古都长安水系衰竭的原因及其思考[J]. 王军.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标签:;  ;  ;  ;  ;  

浅析古都长安水系失灵的原因及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