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电力监管模式的转型

服务型政府电力监管模式的转型

论文摘要

政府监管源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监管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公共利益。政府监管活动及其监管模式与政府职能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监管模式由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确立了公平与效率平衡机制,政府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发生了变化,电力监管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也越来越注重公众参与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政府监管理论
  • 1.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1.2.3 电力监管模式
  • 1.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案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电力监管的理论分析
  • 2.1 服务型政府内涵和特征
  • 2.1.1 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
  • 2.1.1.1 以人为本
  • 2.1.1.2 民主公平
  • 2.1.1.3 依法行政
  • 2.1.1.4 责任政府
  • 2.2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发展与具体要求
  • 2.2.1 时代背景
  • 2.2.2 理论依据
  • 2.2.3 电力监管中的服务实践与要求
  • 第三章 我国电力监管发展及现状
  • 3.1 我国电力监管发展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力监管
  • 3.1.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监管
  • 3.1.2.1 中央政府主导阶段(1980年-1986年)
  • 3.1.2.2 改革推进阶段(1987年-1998年)
  • 3.1.2.3 市场化改革阶段(1998年以后)
  • 3.2 我国电力监管体制现状
  • 3.2.1 我国电力资源现状
  • 3.2.2 我国电力监管机构现状
  • 3.2.2.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 3.2.2.2 其他部门的电力监管职能
  • 3.2.3 我国电力监管现行法律框架
  • 3.2.3.1 现行法律
  • 3.2.2.2 行政法规
  • 3.2.2.3 部门规章
  • 3.2.2.4 行业规则
  • 3.2.2.5 电力发展政策及规划
  • 3.2.2.6 法律服务
  • 第四章 我国电力监管转型的特征及考察的视角
  • 4.1 政府监管转型实践——电力监管的转型特征
  • 4.1.1 从政监合一到政监分离
  • 4.1.2 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 4.1.3 从追求GDP到注重公平
  • 4.1.4 从侧重速度到关注质量
  • 4.2 考察电力监管的转型的三个视角
  • 4.2.1 内审:电力监管的主要内容
  • 4.2.1.1 经济性监管
  • 4.2.1.2 社会性监管
  • 4.2.2 经济:电力监管与能源环境
  • 4.2.2.1 价格制定与市场准入
  • 4.2.2.2 治理负外部性与环境保护
  • 4.2.3 社会:电力监管中社会责任
  • 4.2.3.1 保证社会公正
  • 4.2.3.2 提供普遍服务
  • 4.3 电力监管存在的问题
  • 4.3.1 立法执法问题
  • 4.3.2 管理体制问题
  • 4.3.2.1 监管职能分散
  • 4.3.2.2 组织机制不全
  • 4.3.2.3 监管方式陈旧
  • 4.3.3 经济效益问题
  • 4.3.1.1 能源利用效率低
  • 4.3.1.2 电源结构不合理
  • 4.3.1.3 安全协调能力弱
  • 4.3.4 社会服务问题
  • 4.3.4.1 农网发展滞后
  • 4.3.4.2 公民意识淡薄
  • 4.3.4.3 社会监督不足
  • 第五章 政府电力监管的转型的路径选择
  • 5.1 国外电力监管转型的经验
  • 5.1.1 加快立法工作
  • 5.1.2 完善管理体制
  • 5.1.2.1 优化职能配置
  • 5.1.2.2 建设监管机制
  • 5.1.2.3 更新监管理念
  • 5.1.3 重视经济效益
  • 5.1.3.1 进行能效管理
  • 5.1.3.2 鼓励清洁能源
  • 5.1.3.3 设计智能电网
  • 5.1.4 关注社会服务
  • 5.1.4.1 推进普遍服务
  • 5.1.4.2 拓展参与渠道
  • 5.1.4.3 实现多元监督
  • 5.2 服务型政府下政府监管的转型方向
  • 5.2.1 以人为本,服务均等:注重社会监管
  • 5.2.2 科学指导,统筹协调:绿色持续发展
  • 5.2.3 高效透明,维护公正:多元参与治理
  • 5.2.4 加强立法,设计框架:完善配套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融科技监管模式探析[J]. 现代商业 2020(14)
    • [2].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市场监管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5)
    • [3].治理现代化视阈下行政监管模式创新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20(17)
    • [4].中国环境监管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环境与发展 2020(09)
    • [5].基于“专家驻厂托管”式安全监管模式的探讨[J]. 安全 2020(09)
    • [6].河北省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模式变化的分析[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7].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监管模式的研究[J]. 经贸实践 2018(03)
    • [8].创新网约车监管模式 释放共享经济活力[J]. 汽车纵横 2018(04)
    • [9].构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的思路[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9)
    • [10].基层医院护理后勤支持系统质量监管模式初探[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1)
    • [11].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回归本源”[J]. 山东国资 2017(02)
    • [12].积极推进监管模式的转型升级——天津市基于“市场监管云”构想的“智慧监管”调查[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7(08)
    • [13].探索构建“大数据”预算监管模式[J]. 中国财政 2017(16)
    • [14].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与质量保障措施探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03)
    • [15].构建涉案款物立体化监管模式[J]. 方圆 2016(12)
    • [16].试论我国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选择与体系构建[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5(04)
    • [17].大数据时代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研究[J]. 数码世界 2020(04)
    • [18].解析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模式[J]. 食品界 2020(09)
    • [19].浅析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路径[J]. 中国食品 2018(15)
    • [20].试论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模式的构建[J]. 学园 2016(31)
    • [21].对构建智慧市场监管模式的思考[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6)
    • [22].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探讨[J]. 工程质量 2020(10)
    • [2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5)
    • [24].我国“法链”监管模式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J]. 财会月刊 2019(21)
    • [25].大数据时代食品监管模式创新性研究[J]. 现代食品 2016(18)
    • [26].大数据时代食品监管模式创新性[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15)
    • [27].大数据视角下食药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2)
    • [28].监管模式选择对企业年金投资效益的影响--来自国际的经验证据[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6)
    • [29].新时期背景下立体化环境监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0)
    • [30].从发达国家三网融合监管看我国监管模式选择[J]. 品牌 2015(07)

    标签:;  ;  ;  

    服务型政府电力监管模式的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