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基于水系属性的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基于水系属性的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其核心是城市内部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关系,是城市经济、社会要素在空间上的投影。通过对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更合理的预测、引导和控制,为规划健康的城市空间结构提供依据。水是生命的本源,在西南流域这样一个河流水系发达和地域特征鲜明的区域,更是一个深刻影响城市的重要自然生态要素。河流水系给城市功能和形态带来多方面的的影响,对城市的形成选址、发展演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当前普遍的城市快速发展,在给城市带来众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西南流域河流水系的生态性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试图揭示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与河流水系的一体化关系,并由此提出西南流域基于河流水系属性的滨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构想。本文依循“立论→辨析→解题→实践”这一逻辑演绎过程架构全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及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立论部分(即第一章):主要通过分析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迫切性和河流水系与城市的重要关系,引出本文的研究课题。辨析部分(即第二章):主要针对西南流域河流水系的分布与属性特征,和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分区、布局以及结构类型进行专业分析,然后归纳出现状问题所在。解题部分(即第三、四章):首先将现状问题上升到现实本质矛盾所在;然后从现在问题所在的空间、生态及景观三方面建构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与河流水系的一体化关系理论;最后通过价值取向的引导,依旧从空间、生态、景观这三大方面确立河谷式江河城市、浅滩式江河城市、低密度溪河城市以及高密度溪河城市这四类城市相应的具体实施策略,并以此展望未来。实践部分(第五章):针对解题部分提出的四种基于水系属性的城市的实施策略,进行一一对应的城市规划方案选样探讨,一方面将前述认识和方法层次的内容相整合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上;另一方面则将实践成果反馈给认识和方法层次。以期通过“认识→方法→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完善整个研究内容及体系。结语在总结正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不足和将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思辨和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关于题目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重要概念界定
  • 1.2.4 研究范围及概况
  • 1.2.5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3.1 创新尝试
  • 1.3.2 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历史脉络
  • 1.4.2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 1.4.3 基于水系引导的城市空间研究
  • 2 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解析
  • 2.1 西南流域及其河流水系的分布与属性特征
  • 2.1.1 西南流域分级及其特征
  • 2.1.2 西南流域河流水系的属性特征
  • 2.2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布局
  • 2.2.1 城市功能分区
  • 2.2.2 功能区布局
  • 2.3 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与河流水系的关系
  • 2.3.1 集中式结构类型
  • 2.3.2 组团式结构类型
  • 2.3.3 星座式结构类型
  • 2.3.4 独立组合式结构类型
  • 2.4 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演绎
  • 2.4.1 自然生态的人工化倾向
  • 2.4.2 人文景观的地域性丧失
  • 2.4.3 城河空间的人为性割裂
  • 3 西南流域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一体化关系
  • 3.1 基于水系引导的西南流域城市空间结构矛盾解析
  • 3.1.1 生态性与经济性矛盾
  • 3.1.2 共享性与私有化矛盾
  • 3.1.3 趋同性与特征性矛盾
  • 3.2 西南流域河流水系与城市的关系回顾
  • 3.2.1 西南流域河流水系与城市的选址
  • 3.2.2 河流水系与城市的演变
  • 3.3 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单因子的一体化关系
  • 3.3.1 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3.3.2 河流水系与城市生态功效
  • 3.3.3 河流水系与人文景观营造
  • 3.4 基于水系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体化城市分类研究
  • 3.4.1 基于水系单项属性的城市分类
  • 3.4.2 基于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一体化理论的城市分类
  • 4 西南流域基于河流水系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策略
  • 4.1 构建的价值取向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连续性原则
  • 4.1.3 生态性原则
  • 4.1.4 多样性原则
  • 4.1.5 共享性原则
  • 4.1.6 地域性原则
  • 4.2 基于水系生态性的城市生态结构
  • 4.2.1 “点、带、廊、网”的城市生态结构
  • 4.2.2 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适宜性
  • 4.3 基于水系地域性的人文景观层次
  • 4.3.1 平面景观层次
  • 4.3.2 立体景观层次
  • 4.4 基于水系连续性的城河空间布局
  • 4.4.1 两岸联合的整体性设计
  • 4.4.2 增强亲水性的调整路网
  • 4.5 西南流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未来展望
  • 4.5.1 保护与利用的生态网络
  • 4.5.2 丰富且高效的人文景观
  • 4.5.3 融汇而贯通的城河空间
  • 5 实例分析与规划探讨
  • 5.1 河谷式江河城市——以重庆云阳县城为例
  • 5.1.1 云阳概况
  • 5.1.2 基于水系引导的城市空间结构
  • 5.1.3 支撑体系
  • 5.2 浅滩式江河城市——以四川绵阳市为例
  • 5.2.1 绵阳概况
  • 5.2.2 基于水系引导的城市空间结构
  • 5.2.3 支撑体系
  • 5.3 高密度溪河城市——以丽江玉龙县为例
  • 5.3.1 丽江玉龙概况
  • 5.3.2 基于水系引导的城市空间结构
  • 5.3.3 支撑体系
  • 5.4 低密度溪河城市――以大理下关镇为例
  • 5.4.1 大理下关概况
  • 5.4.2 基于水系引导的城市空间结构
  • 5.4.3 支撑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6.2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基于水系属性的西南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