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平滑肌的SOCC和ROCC在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肺动脉平滑肌的SOCC和ROCC在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Ca2+池操纵性(SOCC)和受体操纵性通道(ROCC)在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SD大鼠以2 %MCT按60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MCT诱导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测定以下指标:①平均右心室内压(mRVP);②右心重量指数左心室重右量心(室LV重+量室(间R V隔)重量(S×;③H E染色观察肺动脉结构重建;④RT-PCR检测大鼠肺动脉TRPC1和TRPC6 mRNA表达;⑤环匹阿尼酸(CPA)和OAG诱导离体肺动脉环(PAs)收缩效应;⑥C PA和OAG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反应;⑦内皮素-1(ET-1)诱发PAs收缩张力的量效曲线及不同Ca2+通道阻断剂的阻断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ON组)相比:①MCT组的mRVP、RVMI均明显增高(P<0.01);②M CT组HE染色可见肺小动脉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管腔减小;③MCT组规范性瞬间感受器电位通道蛋白1(TRPC1)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环匹阿尼酸(CPA)诱导的PAs收缩效应也显著增强(P<0.01) ,CPA触发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Ca2+]i也显著升高(P<0.01)。④M CT组TRPC6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CON组OAG几乎不引起PAs收缩,MCT组的收缩有上升趋势,但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OAG可触发PASMCs的[Ca2+]i显著升高(P<0.05)。⑤M CT组PAs对内皮素(ET-1)敏感性增强,其量效曲线明显左移,EC50由CON组的2.06±1.09 nmol/L,变为MCT组的1.08±0.53 nmol/L (P<0.01);30μmol/L La3+对10-8 mol/L ET-1引起的PAs收缩效应的阻断作用显著增高(P<0.05)。结论:MCT预处理:①可诱导SD大鼠产生肺动脉高压,并诱发肺血管及右心室重构;②上调了编码TRPC1通道蛋白的mRNA的表达,以及增强TRPC1/SOCC所介导的功能;③对编码TRPC6通道蛋白的mRNA的表达,以及TRPC6/ROCC所介导的血管张力无显著增强效应,但可使PASMCs上ROCC介导的[Ca2+]i升高。④上调的TRPC1/SOCC参与了ET-1的高反应性,可能是ET-1在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新机制。本研究为TRPC1/TRPC6做为将来治疗肺动脉高压相关疾病的靶目标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

论文目录

  • 一、英文缩略词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引言
  • 五、材料与方法
  • 六、结果
  • 七、讨论
  • 八、结论
  • 九、参考文献
  • 十、致谢
  • 十一、综述
  • 十二、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肺动脉平滑肌的SOCC和ROCC在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