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整体转型的深入推进,“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弊端不断凸显,要求社区承担更多的社会性职能,以满足居民不断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社区志愿服务以其公益性、福利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和优势,在维护社会安定、平衡利益关系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我国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相比,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着志愿者队伍规模偏小、人员结构单一、参与度不高、专业性不强、服务水平偏低等困境。究其原因,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是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持续动力的症结所在。因此,如何完善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已逐渐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论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性假设理论、城市多中心治理理论、激励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采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总结性的介绍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四国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成功举措和经验借鉴,进而提出适合于我国的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建议。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运用人性假设理论、城市多中心治理理论、激励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以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第三章,系统地阐述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并着重强调了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以实证调研为基础,从激励认知、激励制度和激励环境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激励认知层面,主要表现为激励意识淡薄和激励目标模糊等问题;激励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培训制度不完善、绩效评估效果欠佳、奖励制度落后和民主氛围缺乏等缺陷;激励环境层面,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建设缺失、社会认同度偏低和社会性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第五章,主要归纳了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四国支持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并从政府、社会和组织三个层面总结其对健全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启示:政府层面,需要健全法制建设、制定优惠性的税收政策、加强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和丰富的奖励措施;社会层面,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志愿意识的广泛宣传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监督;组织层面,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充分运用媒体宣传和加强组织管理。第六章,对策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积极对策:革新认识,要树立志愿服务也需要激励的理念、要强调现代志愿服务的“互助、进步”的价值理念和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普及现代志愿服务理念;健全激励制度,要健全培训制度,完善绩效评估制度,充实奖励制度和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优化激励环境,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和加强资金支持;同时,注重强化社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第七章,研究结论与不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性”假设理论
  • 2.2 城市多中心治理理论
  • 2.3 激励理论
  • 2.4 人本管理理论
  • 3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
  • 3.1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概述
  • 3.1.1 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 3.1.2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概念
  • 3.2 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
  • 3.2.1 激励的概念
  • 3.2.2 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概念
  • 3.2.3 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意义
  • 4 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取得
  • 4.2 调查问卷的样本情况统计
  • 4.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2 调查样本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
  • 4.3 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4.3.1 激励认知陈旧
  • 4.3.2 激励制度缺陷
  • 4.3.3 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
  • 5 国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 5.1.1 加强法律推动
  • 5.1.2 提供资金支持
  • 5.1.3 加强政策引导
  • 5.1.4 全社会广泛支持
  • 5.1.5 注重品牌宣传
  • 5.2 英国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 5.2.1 有效的法律保障
  • 5.2.2 多元化的资源来源
  • 5.2.3 不懈的宣传教育
  • 5.2.4 社会性的重视与参与
  • 5.3 新加波志愿者激励机制
  • 5.3.1 重视教育培训的投入
  • 5.3.2 全面的奖励形式
  • 5.3.3 严格规范志愿组织活动
  • 5.4 日本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 5.4.1 注重国民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
  • 5.4.2 完善的奖励制度
  • 5.4.3 健全的培训制度
  • 5.5 国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启示
  • 5.5.1 政府层面
  • 5.5.2 社会层面
  • 5.5.3 志愿组织层面
  • 6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基本对策
  • 6.1 转变传统志愿服务认识误区,树立现代志愿服务价值理念
  • 6.1.1 要树立志愿服务也需要激励的理念
  • 6.1.2 要强调现代志愿服务的“互助、进步”的价值理念
  • 6.1.3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普及现代志愿服务理念
  • 6.2 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 6.2.1 健全培训制度,力争符合志愿者的培训需要
  • 6.2.2 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促进志愿者的学习性成长
  • 6.2.3 充实组织的奖励制度,注重志愿者的需求差别
  • 6.2.4 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强化组织激励的整体效果
  • 6.3 优化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的外部环境
  • 6.3.1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3.2 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 6.4 建立自我激励机制,实现自我成长
  • 7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关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调查问卷
  • B. 社区志愿者的访谈提纲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J]. 松州学刊 2016(06)
    • [2].吉林市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01)
    • [3].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的影响因素——以成都市L区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44)
    • [4].社区里的“00后”[J]. 中国民政 2020(05)
    • [5].高职学生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的分析及策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0)
    • [6].城市低龄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对策研究[J]. 社会与公益 2020(06)
    • [7].社区志愿服务的“麦当劳化”及其走向[J]. 兰州学刊 2020(08)
    • [8].浅析社区志愿服务的困境与出路[J]. 市场周刊 2020(08)
    • [9].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之思考[J]. 长江论坛 2020(05)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职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47)
    • [11].张家港市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8(30)
    • [1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3].新时代提升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思考[J]. 经济师 2019(02)
    • [14].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6)
    • [15].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 科技资讯 2019(10)
    • [16].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探析——基于社区认同的视角[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3)
    • [17].开辟社区志愿服务新境界[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24)
    • [18].宁波社区志愿服务如何“爬坡过坎”[J]. 宁波通讯 2019(17)
    • [19].宁波社区志愿服务还需迈过几道“坎”[J]. 宁波通讯 2019(17)
    • [20].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研究——基于两岸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比较[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8(01)
    • [21].高校专业性学生社团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安全进社区”项目为例[J]. 轻工科技 2018(05)
    • [22].我国社区志愿服务面临困境与对策分析[J]. 法制博览 2018(16)
    • [23].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性研究:基于盐城市高校大学生的调查[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8(03)
    • [24].困境与治理: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5].构建青年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为例[J]. 中国共青团 2018(11)
    • [26].论治理视域中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7].浅议民间社区志愿服务发展障碍及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7)
    • [28].政府推行背景下的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9)
    • [29].社区志愿服务“公益银行”计划模式初探[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7(07)
    • [30].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 唯实(现代管理) 2017(09)

    标签:;  ;  ;  ;  

    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