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石蜡包埋切片hTERC基因的临床应用

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石蜡包埋切片hTERC基因的临床应用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1.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CC)石蜡包埋切片中人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2.比较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检测结果与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探讨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及诊治分流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0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活检或手术切除的宫颈石蜡包埋切片14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病理证实分为:CINⅠ组30例;CINⅠ-Ⅱ组28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35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初治病例共15例(鳞癌11例,腺鳞癌3例,腺癌1例)按照FIGO(2000年)分期均为Ⅰa-Ⅱa期;治疗后复发病例5例。利用FISH技术检测以上各组病例石蜡包埋切片中的hTERC基因扩增情况。选取同期病理结果为正常、慢性宫颈炎或鳞状上皮化生的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并建立阈值。2.受检者在治疗前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膜芯片导流杂交技术HPV-DNA基因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按临床处理对CINⅠ-Ⅱ级以上病变行宫颈锥切,有指征者行子宫切除等治疗。对比hTERC基因检测与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感染及其亚型、阴道镜检查结果以及术前术后病理级别变化之间的关系。3.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以及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1.利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玻片预处理后细胞满意度为98.2%(166/169);杂交成功率为89.2%(148/166)。2.对照组、CINⅠ组、CINⅠ-Ⅱ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中h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5.6%、10.0%、32.1%、65.7%、88.6%及95.0%。对照组和CINⅠ组与CINⅠ-Ⅱ、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与CINⅠ-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Ⅱ组与CIN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以上病变hTERC基因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及以下病变(P<0.05)。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递增而逐渐增加(γ2=12.270,P<0.05)。3.高危型HPV阳性与阴性组中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各亚型间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升级组与病理降级组中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1.1%、79.3%、80.4%、85.9%、73.0%、3.92、0.24及0.60。其中灵敏度、正确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HPV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1.利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取材方便、准确,细胞稳定,玻片预处理成功率高,背景清晰度及细胞满意度好,荧光信号强。2.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病变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性,但与HPV各亚型之间无明显关联。h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宫颈hTERC基因检测可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分流,弥补宫颈细胞学与HPV检测的不足;协助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减少宫颈点活检漏诊高级别病变的几率;协助宫颈“三阶梯”诊断程序筛出更多宫颈高级别病变;预测肿瘤进展的高危因素以及宫颈病变治疗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的风险。

论文目录

  • 英汉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1 宫颈癌发病趋势
  • 2 宫颈癌筛查现状
  • 3 端粒与端粒酶
  • 4 端粒酶的检测方法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部分 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石蜡包埋切片hTERC基因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及诊治分流中的应用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hTERC基因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7)
    • [2].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21)
    • [3].hTERC基因在不同类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9)
    • [4].FISH检测hTERC基因在宫颈腺癌中的扩增及意义[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8)
    • [5].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的前瞻性评估[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3(01)
    • [6].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实验方法比较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08)
    • [7].绝经后妇女宫颈糜烂组织hTERC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01)
    • [8].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差异化治疗的应用[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2(04)
    • [9].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患者转归中的价值[J]. 江苏医药 2014(06)
    • [10].CA19-9与hTERC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9)
    • [1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hTERC基因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02)
    • [12].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制片方法的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8(11)
    • [1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宫颈上皮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应用进展[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12)
    • [14].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与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制片方法的研究(英文)[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21)
    • [15].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TERC基因扩增状况的研究[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0(01)
    • [16].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09)
    • [17].高压高温预处理后FISH法检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06)
    • [18].宫颈上皮内瘤变石蜡标本hTERC基因检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测定的临床意义[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04)
    • [19].FISH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其旁组织中hTERC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23)
    • [20].FISH检测子宫颈石蜡组织切片与液基薄层细胞中hTERC基因的比较[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08)
    • [21].hTERC和HPV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09)
    • [2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3)
    • [23].宫颈病变中hTERC基因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J]. 青海医药杂志 2017(04)
    • [24].hTERC基因、HPVL1壳蛋白检测对子宫颈病变进展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11)
    • [25].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C扩增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分级诊断中的价值[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08)
    • [26].FISH技术探讨hTERC基因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的相关性[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07)
    • [27].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02)
    • [28].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中hTERC基因的表达及意义[J]. 河南医学研究 2010(03)
    • [29].宫颈病变hTERC基因表达与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10)
    • [30].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意义[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0(06)

    标签:;  ;  ;  ;  ;  ;  

    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石蜡包埋切片hTERC基因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