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交融 ——论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及其意义

传承与交融 ——论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城市高楼林立,都市建筑设计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城市生活的枯燥和单调、社会变化的加剧,在人们的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建筑艺术中表现“生动”之神韵,体现人类的高雅情操,融合东西方艺术精神,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造就一个不守常法的“放逸”建筑尤物,是现代人居住精神追求,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而解构主义建筑意境正为此提供了一种思路.解构主义建筑是以一种非美的美学和零度美学的观点,对一切现存的建筑美学法则进行全方位的解构,在设计中追求矛盾、残缺、模糊、散乱、倾斜、动荡、无意义和无目的之类的感觉,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予人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在造型、材料、色彩和工艺等方面的处理上也极度自由,处理的随心所欲。解构主义建筑,使人们能在机械单调、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之余,体会到灵活多变空间所带来的放松、刺激和其所赋予的人情味,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受。本论文在固有的解构现象和西方解构主义的基础之上,传承与交融中国艺术美学和西方解构先锋艺术美学,研究解构主义建筑的意境、形象特征、根源及其意义,并结合解构建筑实例就各种解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引言中论述了课题的产生及其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思路。在论文的正文中,首先通过解析解构现象的固有存在,提出解构现象的显现和诞生,并以典型、生动的建筑实例证明之。然后,对解构主义建筑艺术意境的三个层次——象内之境、境中之意、境内之道,分别进行了论述,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同样,本文对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之“逸”进行了阐述,对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不守常法”的创作精神与中国“放逸”美学精神进行了类比研究,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之源——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进行了论述,是本人对解构主义建筑研究的核心,研究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空”轻飘与“实体”雕塑的结合;运动、连续的平面与丰富的立面结合;理性的和谐与非理性的杂乱结合。在文本的最后,对广州歌剧院进行实例解读,贯通全文。对当今解构的“先锋”浪潮进行思考,研究其积极意义,剖析中国现今建筑设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文研究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为我国的设计发展提供一种“非常规”的设计观念、意识和做法,并对解构主义先锋艺术提出了辨证的看法,使我们能理智的取其精华,把东、西方建筑艺术设计精华很好的传承、交融在一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解构
  • 1.1 解构的固有存在
  • 1.2 “解构”建筑的显现
  • 1.3 解构主义建筑的诞生
  • 第二章 "气韵生动" 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之境
  • 2.1 象内之境
  • 2.2 境中之意
  • 2.3 境内之道
  • 第三章 "不守常法"—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之"逸"
  • 第四章 "东西交融"—解构主义建筑艺术之源
  • 4.1 “空”轻飘与“实体”雕塑的结合(“散”与“集”的结合)
  • 4.2 运动的平面与丰富的立面结合
  • 4.3 理性的秩序与非理性杂乱的结合
  • 第五章 解构主义建筑案例解读
  • 5.1 "冷峻双砾"——广州歌剧院
  • 第六章 解构主义对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译中源语文本有无始源性和稳定性问题初探——评《解构主义与翻译》[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9(01)
    • [2].解构主义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 西部皮革 2020(04)
    • [3].城市建设中的“奢侈品”——谈解构主义建筑[J]. 建筑与文化 2020(02)
    • [4].浅谈解构主义建筑——以中国解构主义建筑为例[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12)
    • [5].后现代主义服装下的解构——非常规服装结构设计应用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10)
    • [6].解构主义在服装造型中的运用[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5)
    • [7].解构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 林区教学 2017(08)
    • [8].中国大陆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焦点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9].解构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J]. 纺织导报 2015(11)
    • [10].解构主义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家 2020(01)
    • [11].浅谈解构艺术和解构主义建筑[J]. 美术文献 2020(06)
    • [12].解构主义视角下影音作品异国重构的生命力[J]. 北方文学 2019(17)
    • [13].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J]. 校园英语 2019(27)
    • [14].研读文本,增强独立备课的能力[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26)
    • [15].《冰淇淋皇帝》的解构主义阅读[J]. 文教资料 2015(32)
    • [16].浅析解构主义建筑[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7)
    • [17].电影《卑鄙的我》的解构主义分析[J]. 牡丹 2018(29)
    • [18].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应用研究[J]. 长江丛刊 2016(32)
    • [19].“误读”理论对解构主义的继承与利用[J]. 北方文学 2016(22)
    • [20].解构主义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现状探析[J]. 中学语文 2017(03)
    • [21].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互补性在翻译思想中的体现[J]. 校园英语 2017(02)
    • [22].新解构主义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现状探析[J]. 中学语文 2017(09)
    • [23].Marisfrolg.SU的艺术日常[J]. 时尚北京 2017(05)
    • [24].解构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12)
    • [25].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7(20)
    • [26].解构主义视角下对《君臣人子小命呜呼》的阐释[J]. 青年文学家 2017(03)
    • [27].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北方文学 2017(09)
    • [28].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造型特征及其结构设计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06)
    • [29].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23)
    • [30].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明日风尚 2017(17)

    标签:;  ;  ;  ;  

    传承与交融 ——论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