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以S省P县D中学为例

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以S省P县D中学为例

论文摘要

高三学生以要高考考试的科目为学习内容,以培养考试技能为重点,以获取高考考试分数为中心。学校、教师、家长在对高考考试分数的追求下,不惜牺牲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理论已经提出多年,而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这种问题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还越演越烈。1993年2月13日公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在这一导向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形成。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强调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有个性的发展。主张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生活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却是以高考为核心,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为目的来展开的。学校课程表是围绕着要高考的学科来安排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围绕着要高考的知识,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记忆。强调的是应试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培养。不惜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搞题海战术;忽略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现实的确影响了高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增高、体重、肥胖比例都有所增加,学习负担太重,睡眠不足,课余活动减少,心理健康出现异常等等。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在应试教育下的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进行调查,以S省P县D中学高三学生的基本状况为例做调查研究,对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进行描述、刻画,揭示学习时间量上表现出来的过重负担情况、学习内容的片面与偏狭、身心健康情况等。另一方面,高三学生在应试教育下,仍然有自身发展的需求,高三学生、部分教师、家长也在不断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并对存在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存在一些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思考。论文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调查。第五部分,调查分析。第六部分,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冲突出发,研究应试教育对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带来的危害: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学习内容的缺失使学生的发展片面;而且,高三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随着学习的深入,使得片面发展被扩大。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真实反映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高三学生问题打下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关键词的界定
  • 1. 高三学生
  • 2. 学习
  • 3. 生活
  • 二、文献综述
  • (一) 文献的选择与分类
  • (二)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 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
  • 2.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
  • 3. 从研究方法上看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 D中学的基本状况
  • 2.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研究方法
  • 四、D 中学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
  • (一) D 中学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个案实录
  • 1. 高三两位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的实录
  • 2. 两位学生一日的学习和生活评述
  • (二) 高三学生作息时间和课堂学习内容调查
  • 1. 高三学生作息时间调查
  • 2. 高三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堂学习时间调查
  • (三) 高三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 1. 高三学生视力情况
  • 2. 高三学生存在营养过剩(肥胖)和营养不良
  • 3. 高三学生睡眠情况
  • (四)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五) 高三学生生存环境调查
  • 1. 家庭环境
  • 2. 学校环境
  • 3. 社会环境
  • 五、现状分析
  • (一) 从D 中学的调查结果看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 1. 高三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堂学习时间
  • 2. 从身体健康上看
  • 3. 心理状况
  • 4. 高三学生、家长所崇尚的“大学情结”、“名校情结”
  • (二) 问题状况的成因分析
  • 1. 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是应试教育造成的
  • 2. 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层层下达高考指标引发社会问题
  • 3. 学校未按部颁、省颁课程计划实施教育、教学
  • 4. 社会舆论过多宣染“高考状元”
  • (三) 社会发展趋势已经发生变化
  • 1.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素质教育
  • 2. 现实教育开始发生变化
  • 3. 社会就业形势迫使家长、学生的“大学情结”、“名校情结”转变
  • 六、对策建议
  • (一) 加大宣传,破除家长、学生的“大学情结”、“名校情结”
  • (二) 对学校的教学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 (三) 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 (四) 改革高考制度,破除一考定终身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教育》“微”关注[J]. 福建教育 2020(04)
    • [2].《福建教育》“微”关注[J]. 福建教育 2019(52)
    • [3].谈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J]. 成才之路 2008(10)
    • [4].“有偿查分”有伤素质教育初心[J]. 甘肃教育 2017(02)
    • [5].透析教育评价的“唯分”情结[J]. 基础教育研究 2013(17)
    • [6].品读[J]. 江苏教育 2015(31)
    • [7].立场[J]. 教育 2016(49)
    • [8].编前语:教育中的评价[J]. 新课程评论 2016(07)
    • [9].透过试卷分数查找知识能力缺陷[J]. 考试周刊 2016(98)
    • [10].致敬童年——献给孩子和家长们[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16(10)
    • [11].活动引入课堂趣味自然芬芳[J]. 作文教学研究 2016(06)
    • [12].谁在说[J]. 教育家 2017(01)
    • [13].作业大战[J]. 课外阅读 2017(04)
    • [14].初中数学新教材探索的反思[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6(11)
    • [15].“写”的与“做”的[J]. 杂文选刊 2017(01)
    • [16].分数低不能用“没学会”三个字简单概括[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7(02)
    • [17].借得春风渡玉门——浅谈“语文学业评价”中的几点尝试[J]. 中华少年 2017(12)
    • [18].跨年心语[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12)
    • [19].教育孩子要有爱心 更要有耐心[J]. 中国火炬 2017(01)
    • [20].我的妈妈是“航母”[J]. 小学时代 2017(14)
    • [21].新形势下校长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中) 2017(05)
    • [22].莫待老时徒后悔[J].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03)
    • [23].初中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与技巧[J]. 考试周刊 2017(60)
    • [24].你的孩子幸福吗?[J]. 东北之窗 2017(07)
    • [25].文化只值五分?[J]. 作文通讯 2017(Z2)
    • [26].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 情感读本 2017(17)
    • [27].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7(08)
    • [28].音乐学习经历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研究综述[J]. 艺术品鉴 2017(10)
    • [29].观点[J]. 上海教育 2017(23)
    • [30].看不懂题目[J]. 意林(少年版) 2015(12)

    标签:;  ;  ;  

    高三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以S省P县D中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