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意向性动词研究

现代汉语意向性动词研究

论文题目: 现代汉语意向性动词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吴旻瑜

导师: 刘大为

关键词: 意向性,动词,句子,宾语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意向性动词,这些动词是意向性方式在语言层面的投射,因此在语义层面上这些动词共同具有[意向性]这一语义特征,而正是意向性动词中所包含的意向性语义特征使得这些动词能够以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宾语。能带小句宾语是意向性动词在语法层面最显著的特征。 第一章,对现代汉语中能带小句宾语的动词进行全面地探讨。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本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将现代汉语中可带小句宾语动词分为六类,并逐类对这些可带小句宾语动词进行了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考察。本文发现这些可带小句宾语动词从语义层面来说要么表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要么表示人的一种言说活动,要么表示两个事物间的符号指示关系。 第二章,提出了意向性的概念,并论证了人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意向过程;并论证了言说过程和符指过程分别是一种依赖性的意向过程和一种派生性的意向过程,意向过程、言说过程和符指过程的共同特征是都以意向性为莫基,因此本文把这些过程合称为意向性过程。我们区分了意向性过程中的意向性主体、意向性方式和意向性内容,并认为意向性过程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将外部事件纳入意向主体。而所谓意向性动词就是表现意向性方式的语词。 第三章,论证了句子是事件在语言层面的投射,而事件在语言层面必须由句子来表示。并由此论证了意向性动词可以带句子宾语的实质正是由于意向性过程的可接纳外部事件特征。并得出了凡意向性动词一定可以带句子宾语而凡可带句子宾语的动词就一定是意向性动词。 第四章,从意向性这一解释性因素入手对可带句子宾语动词进行了分类,并进而对意向性动词进行了全面地语法、语义特征考察。 第五章,提出了意向力与言辞力的概念,并论证了意向力实际上是意向方式的分化,而言辞力是意向力的语言外化,并以意向力和言辞力概念来解决长久以来聚讼纷纭的小句宾语和兼语式的划界问题。 本文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是意向性概念,并以此作为基础对现代汉语带小句宾语动词进行了解释性研究。

论文目录:

引言

1. 带小句宾语动词的语法语义特征

1.1 心理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2 性状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3 关系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4 言说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5 致使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6 互向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7 检验类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8 对以往带小句宾语动词研究、分类的评价

2. 意向性、意向性过程、意向性动词

2.1 意向性概念及特征

2.2 意向内容、意向方式和意向过程

2.3 初始的意向性、派生的意向性

2.4 符指过程是一种派生性的意向过程

2.5 言说过程是一种依赖性的意向过程

2.6 意向动词、言说动词、符指动词是意向方式、言说方式、符指方式在语言层面的投射

3. 事件与句子

3.1 事物、事件与事件结构及其语言表述

3.2 句子是事件在语言层面的投射

3.3 动词能带小句宾语的实质

4. 意向性动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4.1 意向性过程具有多阶特性

4.2 作为意向性动词的带小句宾语动词的分类

5. 意向力、言辞力和兼语式问题

5.1 意向力和言辞力

5.2 意向力的强化,小句宾语句转化为兼语宾语句的实质

6.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中“着”的体貌用法研究[D]. 李里.北京语言大学2008
  • [2].现代汉语返回类位移动词研究[D]. 贺露.中央民族大学2016
  • [3].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 刘旭东.辽宁大学2013
  • [4].现代汉语使动义动词研究[D]. 李艳娇.辽宁大学2014
  • [5].现代汉语感官动词的隐喻研究[D]. 薛敬敬.南京林业大学2011
  • [6].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的自动生成研究[D]. 何晓丽.南京师范大学2007
  • [7].“玩”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考察[D]. 赵超.北京语言大学2008
  • [8].现代汉语工具成分研究[D]. 张强.扬州大学2011
  • [9].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 丁淑娟.延边大学2004
  • [10].现代汉语多义动词“打”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董文彬.河北师范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现代汉语言说类动词考察[D]. 蔡俊杰.上海师范大学2008
  • [2].从语言的意向性到心理的意向性[D]. 高杨.吉林大学2009
  • [3].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 张奇祺.华东师范大学2007
  • [4].从意向性看语言的意义问题[D]. 李娜.山东大学2007
  • [5].现代汉语感受动词研究[D]. 马赟.南京师范大学2007
  • [6].汉语“说”类动词研究[D]. 田源.华中师范大学2007
  • [7].现代汉语问类动词研究[D]. 王云英.延边大学2004
  • [8].心理动词句法语义研究[D]. 韩琴.华中师范大学2006
  • [9].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 乔丽彩.河北师范大学2006
  • [10].现代汉语泛义动词研究[D]. 黄彩玉.黑龙江大学2003

标签:;  ;  ;  ;  

现代汉语意向性动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