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美学与博物馆行为研究

交流美学与博物馆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博物馆学相关理论的发展一直以来偏重于博物馆实务、机构管理以及建筑与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讨论。特别是在注重实效的西欧与北美博物馆界,由于博物馆文化发展的相对成熟,对博物馆社会本质的思考被文化资料使用传统造成的惯性深深牵制。博物馆机构化以来造成的“博物馆性”同其机构本身的分离使得传统博物馆代表的文化类型日趋僵化,同当代文化生活格格不入。大多数博物馆在财政、职业教育或是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参与能力各个方面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危机。本文基于“博物馆职能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建设与实现”的观点,讨论博物馆作为公共机构产生的文化上的必然性,并将博物馆机构社会职能的实现从依靠政治影响力与文化权威话语权力转移至依靠博物馆现象发生后的建设性产物上来。这种真正有益于全人类彼此了解的文化的平衡剂与文化发展的激发剂,就是对博物馆生存合理模式的比喻;同样一个重要的比喻是博物馆的观众,他们是在这个文化社保体系中无法缺席的真正的主体,博物馆仅仅是为了帮助博物馆观众经历一种有益于整合他们以往经历并帮助他们克服未来实践中困难与障碍的体验,一次真正参与意义使用的体验,对“交流”的超越性体验。“交流美学”在本文中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的提出,意在用于描述博物馆观众通过博物馆体验应该获得的价值实现。捷克博物馆学家斯特拉夫斯基曾提出了“博物馆性”这一概念,意在帮助人们理解博物馆机构并不能覆盖“博物馆现象”的全部,博物馆是为了实现“博物馆性”而出现的场所,这个场所的产生阶段经历了政治体制的革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其拥有了不同的实现形式,这些形式的合法程度亦彼此不同,但是它们都必须坚持提供博物馆性的某种存在表现型,这样才可能作为博物馆生存下去。本文从前博物馆时期的“收藏行为”开始,对博物馆产生的文化动机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对博物馆性的讨论在本文中在“交流美学”的语境下重新展开,交流美学基于将博物馆观众作为博物馆现象发生的真正主体,从而使观众与他们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博物馆服务的直接、真正对象。本文还将正在活跃的并具有争议的文化现象放在博物馆职能可能实现形式的语境中进行讨论。从博物馆观众体验驾驭意义而非以往的被知识或意义驾驭从而得到激发与提升的角度来揭示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实现过程,并提示这种职能实现的具体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来展示现代博物馆从观念到实体的生态多样性和未来博物馆可能的实现形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动机
  • 二.关于交流美学
  • 三.现代博物馆定义演变与博物馆伦理
  • 第一章:博物馆机构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 一.博物馆机构的历史
  • 1.1.1 前博物馆期
  • 1.1.2 启蒙运动与现代博物馆
  • 1.1.3 后现代博物馆与新博物馆运动
  • 二.当代博物馆的若干态势
  • 1.2.1 金融危机下的超级博物馆
  • 1.2.2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中的日本博物馆
  • 1.2.3 民族危机与伊拉克博物馆
  • 第二章:近代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与交流美学
  • 一.近代博物馆学理念的发展
  • 二.对交流美学的解释
  • 2.2.1 博物馆伦理与交流美学
  • 2.2.2 传播学对交流的解释
  • 2.2.3 博物馆语境下的交流美学
  • 三.交流美学——高于阐释的行为
  • 四.对博物馆哲学的呼唤
  • 第三章 交流美学——新维度下的博物馆学
  • 一.博物馆与收藏——对博物馆的起源的解释与学科研究对象
  • 3.1.1 交流美学对博物馆起源的解释
  • 3.1.2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
  • 二.博物馆与观众——观众的的角色与博物馆体验的阶段性
  • 3.2.1 观众的角色
  • 3.2.2 交流美学与博物馆体验阶段
  • 三.博物馆的精英主义身份
  • 第四章 交流美学语境中的后现代博物馆
  • 一.博物馆的剧场理论
  • 二.技术复制时代与后殖民地博物馆——交流美学与艺术品的复制
  • 三.博物馆与身体美学
  • 结论:当博物馆死去——后博物馆时代的到来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通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2].普通本科院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8(02)
    • [3].文化遗产理念的演进与博物馆的变革[J]. 自然博物 2015(00)
    • [4].博物馆传播与认知[J]. 国际学术动态 2018(02)
    • [5].传承抑或是割裂?试论博物馆学传统的未来——兼论“博物馆定义”的再思考[J]. 中国博物馆 2019(04)
    • [6].论新博物馆学背景下文创产业发展的意义[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01)
    • [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博物馆[J]. 公关世界 2019(24)
    • [8].未来博物馆学的文化枢纽功能:活态文物的诠释性策展[J]. 博物院 2020(01)
    • [9].新动态、新理念、新思考——评《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0(Z1)
    • [10].近代博物馆概念的再思考——兼论中国博物馆学先驱之思想[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4)
    • [11].关系主义博物馆学:缘起、立场与困境[J]. 中国博物馆 2020(02)
    • [12].从机构到隐喻:批判博物馆学的路径[J]. 东南文化 2020(02)
    • [13].何以定义:基于博物馆学与博物馆学者的视角——从《博物馆学的历史:博物馆学理论核心作者》出发[J]. 东南文化 2020(02)
    • [14].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召开[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5(05)
    • [15].学术期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征订启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06)
    • [16].征稿简则[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06)
    • [17].学术期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征订启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1)
    • [18].陌生人、客人还是顾客:博物馆中的观众体验[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1)
    • [19].征稿简则[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1)
    • [20].学术期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征订启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2)
    • [21].罗马,这座博物馆之城[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2)
    • [22].《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西方博物馆学史的经典之作[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2)
    • [23].征稿简则[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2)
    • [24].征稿简则[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3)
    • [25].学术期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征订启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3)
    • [26].讲故事的展览:博物馆贴近大众、教化大众之策略[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4)
    • [27].征稿简则[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4)
    • [28].学术期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征订启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4)
    • [29].叙事博物馆学:再议观众研究的质性方法[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04)
    • [30].博物馆批判:彼得·弗格与20世纪80年代英国新博物馆学[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交流美学与博物馆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