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之困—国民党党媒制度与新闻宣传(1945-1949年)

喉舌之困—国民党党媒制度与新闻宣传(1945-1949年)

论文摘要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开始了它对中国的统治,也开始了党媒体系的全面构建。国民党秉承“宣传亦革命”的重要理念,将党媒视作本党之“喉舌”,动用国家权力为本党党媒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支持与政策优惠。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三民主义”确定为衡量所有媒介声音是否正确、是否进步的标杆,建构起党国体制下的党媒制度。党媒制度是党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党媒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所属政党的特性,也反映了政党在现实政治中的平衡与妥协。战后党媒制度变革围绕着宪政与政争两大主线展开,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意识形态与组织形态中弱势独裁的矛盾性。国民党在废除新闻检查的同时,以经济或政治的隐秘手段介入媒介市场,帮助党媒占据舆论高地;在行政院下设立新闻局的同时,保留中宣部对国内新闻界的党化管理;对党媒进行企业化改革的同时,以党股官股垄断股权、以党员官员填充董监事会——这不仅使产权改造失去了意义,还为党媒领域的贪污舞弊提供了温床。在这套党媒制度下生存的党媒人,同样呈现出报人、党人、学人多元并生的复杂面相。在大厦将倾的最后关头,谋生与自保的现实需求成了大多数党媒人的第一选择。新闻宣传的典型个案表明,国民党党媒真正无法逾越的困难在于党媒性质本身的限定与现实危机间的差异,缺乏“造梦空间”和不得不面对的“执政成本”则是执政党党媒独有的困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党管媒体的制度形成
  • 第一节 国民党的战前党媒制度
  • 第二节 国民党党媒的战时新闻宣传
  • 第三节 战时新闻管制
  • 第四节 外宣制度与国际新闻宣传
  • 第二章 派系辐射下的党媒体系
  • 第一节 早期政治性派系对党媒的影响
  • 第二节 CC等政治派系在党媒中的势力与制衡
  • 第三节 地方实力派对党媒的影响
  • 第三章 “劫收”中党媒版图的扩张
  • 第一节 接收敌产与“劫收”闹剧
  • 第二节 从业登记与准入限制
  • 第三节 党媒布局与掌控民营报刊
  • 第四章 从中宣部到新闻局
  • 第一节 兼跨党政的中央宣传部
  • 第二节 宣传部改隶行政院之议
  • 第三节 新闻局的成立与基本业务
  • 第五章 战后新闻管理制度变革
  • 第一节 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终结
  • 第二节 战后新闻管理制度的调整
  • 第三节 国民党新闻管理的制度分析
  • 第六章 党媒体制的企业化变异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党媒企业化决策的背后
  • 第二节 “股份制”:战后党媒企业化的进程
  • 第三节 事业还是企业:党媒企业化经营的制度评析
  • 第七章 体制内生存的新闻从业者
  • 第一节 聘用与教育
  • 第二节 收入与待遇
  • 第三节 公会与组织
  • 第八章 文人办报的政治操控
  • 第一节 《周论》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周论》的实际立场
  •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两橛
  • 第九章 政协会议期间的新闻宣传战
  • 第一节 会前的争鸣
  • 第二节 头条新闻的比较
  • 第三节 社论中的较量
  • 第十章 抢米风潮中的《中央日报》
  • 第一节 无可回避的经济危机
  • 第二节 政府与奸商——谁是罪魁?
  • 第三节 五二○学生运动的报道
  • 结论:“弱势独裁”政党的党媒之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喉舌之困—国民党党媒制度与新闻宣传(1945-1949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