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英译中美学元素的传递

苏词英译中美学元素的传递

论文摘要

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宋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苏轼的词被视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读者,并被很多译者翻译成英文出版。在众多翻译理论中,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奈达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注重“接受者的反应”,认为翻译的标准应在于将译文读者的理解与原文读者的理解进行比较。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最贴切且自然的对等翻译,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文本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文本的反应尽可能的相似。汉语古典诗歌集中体现了形式美与非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因而传递原诗中的这些审美信息成为诗歌翻译的重点。本文试图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研究。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苏轼词英译文中美学元素的传递。功能对等不仅指翻译时内容上的对等,而且包括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形式上的对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翻译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实现形式上的一一对应。当形式美与内容美难于同时传递时,内容美的传递是第一位的,必要时可牺牲一些形式对等来求得译诗与原诗在整体精神和意义上的统一。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苏轼的生平与成就;词的主要特点;苏轼词的特点并对国内外苏词英译的情况作了总体考察。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论述了翻译对等理论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容。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就苏词英译中各种形式美的传递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语音层面上,主要从节奏和音韵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词汇层面,分析了不同译本中译者对词牌以及叠字的处理;在句法层面,重点探讨了古诗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对仗的翻译。语篇的形式美主要是指体裁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对等。如果原文是诗体,翻译时不能译成散文体。如果原文中的语言简洁明了,译文中也要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第三章从内容上就苏词英译中美学元素的再现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意象和修辞两个方面。意象是诗歌翻译的重点,译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象的翻译。关于修辞,列举了苏词中最常见的三种修辞:明喻、暗喻、和借喻的翻译。第四章则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水调歌头·中秋》四种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形式上主要从译文在诗节安排、诗行长短排列、音韵节奏等方面所体现的效果与艺术性进行了分析。内容上主要探讨了该词中主要意象的翻译。通过四种译文的对比,本文作者发现在翻译中,几位译者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原文的形式美。但在意象的翻译中,国内译者往往处理的更加妥当。最后,作者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A.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B.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Chapter Tw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Beauty in Form
  • A. On phonetic level
  • B. On lexical level
  • C. On syntactic level
  • D. On discourse level
  • Chapter Thre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Beauty in Content
  • A. Image
  • B. Figures of speech
  •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Mid-Autumn Festival
  • A. In terms of form
  • B. In terms of image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苏词英译中美学元素的传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