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研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从我国法院判决、裁定执行问题的窘境入手,分析“执行难”的涵义及其表现形态。然后阐述“执行难”的刑法对策的必要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的犯罪化理论根据。本文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国情,该行为社会危害的严重性,司法权威动摇的不利后果以及对该行为实施刑事处罚的不可避免性等方面剖析该行为的犯罪化根据。第二章,在探讨西方法治国家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历史沿革及立法情况和我国历史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演变及立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并加以借鉴。第三章,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构成要件要素分析部分,首先分析了行为客体、保护客体与犯罪客体的关系以及本罪的犯罪对象——判决、裁定的价值内涵。然后对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方面结合学者的观点,表明笔者的看法。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主体方面,从主体的范围以及单位主体的引入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且从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和一罪与数罪的界限方面考察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认定。第四章基于我国司法实践,提出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诉讼程序的思考与完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执行难及其刑法对策
  • 第一节 执行难概述
  • 一、执行难的语境界定
  • 二、执行难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拒执行为犯罪化理论根据
  • 一、执行难的法律后果
  • 二、执行难的刑法对策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法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本罪国外立法演变及现状
  • 第二节 本罪的国内立法演变
  • 第三章 拒执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拒执罪的概念和保护法益
  • 一、拒执罪的概念
  • 二、拒执罪保护的法益和侵害的对象
  • 第二节 构成要件要素分析
  • 一、行为对象
  • 二、行为
  • 三、情节严重
  • 四、行为主体
  • 五、罪过形式
  • 第三节 认定
  • 一、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 二、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 三、本罪与故意杀人、伤害的界限
  • 四、本罪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界限
  • 五、本罪与提出申诉的界限
  • 第四章 拒执罪追诉程序分析
  • 第一节 拒执罪在司法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追诉程序的反思与完善
  • 一、中外强制执行刑事责任制度的比较
  • 二、本罪诉讼模式改革的类型
  • 三、追诉程序完善之构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