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创作与先秦散文的发展

史官创作与先秦散文的发展

论文摘要

历史的记述是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开始的。文字发明以后,历史的记录便由史官负责。作为先秦历史的记录者,史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史官从卜史巫祝演化而来,从巫到史的演化过程中,史逐渐取代巫走上历史舞台,但走上历史舞台的史依然在沿袭巫的主要职责,并且在逐步扩大他们的权力范围,从最初的求神问卜发展到兼记言和记事,他们的地位也从掌管祭祀、通神的实权派变成了统治阶级的服务者。这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增加,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有很大的关系。这种转变是“史”从神坛走向现实的一个标志,也是人类从迷信走向开化的一个标志。可以说,巫是最初的鬼神、迷信的制造者,而史则是社会现实的描述者。史官职责转变的过程正是人类走出蒙昧的过程。人类有记录自身历史的意识是史官创造的前提。记言记事是史官的主要职责。《礼记·玉藻》,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对于有没有左右史的设置及其职责的划分,前人颇多考辩。但记言记事的分化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记录“外朝”的男史还是记录“内朝”的女史,礼乐制度都是他们记述时的价值标准。本文亦将从礼乐沿革的角度探讨左右史的设置和对于后世史官礼学历史观形成的影响。价值标准的确立为史官的创作指明了方向。卜史巫祝是先秦社会的精英阶层,是文化和知识的垄断者,是社会意识的体现者和灌输者。统治者拥有现实的话语权,而史官拥有历史的话语权。史官无形中对于当时的文体的产生和文体特点的演变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论说文,各种文体无一不是对于限定时空言说的记述和再现。纵观全文,巫向史的演化表明人类意识的觉醒,人类有了记录自身历史的意识。记录的需要客观上无形中促使了文体的产生和文学化倾向的形成。而拥有良好知识素养的史官们由于受到礼乐制度的影响,形成了礼学历史观。这是他们记事写人的价值标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巫到史官的转变——史官创作的前提
  • 第一节从巫到史官的转变历程
  • 第二节 史官地位的变化对其职能的影响
  • 第三节 史官职责转变的人类发展意义——从蒙昧走向理性
  • 第二章 史官叙事视角与价值追求的生成——史官创作的价值标准
  • 第一节 左右史与叙事规范
  • 第二节 女史
  • 第三章 历史散文的发展——史官的创作
  • 第一节 散文发展的写作元素分析
  • 第二节 话语权的转移
  • 第三节 “史”与论说文体的关系
  • 第四节 “史”与记事体散文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十余年先秦散文研究述评[J]. 高校社科动态 2017(04)
    • [2].2018年先秦散文研究述论[J]. 斯文 2020(01)
    • [3].2017年度先秦散文研究述评[J]. 斯文 2018(01)
    • [4].李奎报散文对先秦散文说理艺术的接受[J]. 东疆学刊 2020(01)
    • [5].中国散文之源——先秦散文概况[J]. 语文天地 2009(20)
    • [6].先秦散文学的语体探索[J]. 云南社会科学 2008(02)
    • [7].试析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与其文学价值[J]. 青年文学家 2018(33)
    • [8].略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先秦散文情感继承[J]. 考试周刊 2013(40)
    • [9].先秦散文文学及其文化渊源探究——评《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J]. 语文建设 2020(17)
    • [10].《大争天下 纵横捭阖——先秦散文掠影》教学实录[J].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5(01)
    • [11].先秦散文阅读解题指航[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2012(10)
    • [12].话语建构与文献阐释——读过常宝先生《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J]. 唐都学刊 2010(03)
    • [13].先秦散文成就说[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0)
    • [14].先秦散文学的本体探索[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1)
    • [15].论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J]. 河北学刊 2019(02)
    • [16].先秦散文的语篇隐喻研究[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7].从先秦散文看说话:言之有技[J]. 语文建设 2012(21)
    • [18].教授《先秦诸子选读》之心得[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7)
    • [19].文体与文化: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读《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0].谈先秦散文中《晏子春秋》的文化价值[J]. 芒种 2013(17)
    • [21].先秦“史传”辨体[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2].精读·备考[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2009(01)
    • [23].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先秦散文文体论[J]. 晋阳学刊 2013(06)
    • [24].全面分析 科学备考——高考名篇名句题考查探微[J]. 青苹果 2010(04)
    • [25].活用形象 丰富生活[J]. 学苑教育 2010(12)
    • [26].先秦散文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9)
    • [27].先秦散文中的论辩艺术[J]. 黑河学院学报 2014(01)
    • [28].先秦散文研究的新收获——读夏德靠教授《先秦语类文献形态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11)
    • [29].先秦散文文献生成的文体学考察[J].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3)
    • [30].浅谈如何让学生理解先秦散文中的“文化山水”[J]. 中学语文 2013(25)

    标签:;  ;  ;  

    史官创作与先秦散文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