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论文摘要

伴随着人类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获得巨大的物质享受,人口激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加速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范型,生态文明理论为解决面临的问题找到新的方向。生态文明通过积极调整、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有序、平等和平衡的“天人关系”,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等多个领域新的质的跨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我国所关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的重要里程碑。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发展理念和学术概念。从更深的层次上探寻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加快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更是各级政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全局的、紧迫的、崭新的战略性课题。本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作为对象,在体系结构上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由来、研究的意义、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影响要素构成、动力机制、预警机制、调控机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理论作用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个案分析探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用过程。第四部分主要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创新。本研究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预警机制和调控机制的分析,找到了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突出问题,分析了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因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第二,研究视角创新。本研究从系统论的理论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由来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文明
  • 1.4.2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
  • 1.5 研究方法
  • 1.5.1 结构分析和区域分析相结合
  • 1.5.2 理论探讨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 1.6 论文创新
  • 1.6.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安排
  • 2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理论作用分析
  • 2.1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作用要素构成
  • 2.2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动力作用分析
  • 2.3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预警作用分析
  • 2.4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的综合调控作用分析
  • 3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作用分析——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 3.1 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3.2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在案例点的综合运行分析
  • 3.2.1 运行过程分析
  • 3.2.2 存在的问题
  • 3.3 对三都水族自治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3.3.1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 3.3.2 政策措施建议
  • 4 基本结论和展望
  • 4.1 基本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的研究工作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导刊 2016(05)
    • [2].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J]. 中国产经 2015(12)
    • [3].人大护航生态文明建设[J]. 人民之友 2015(04)
    •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J]. 审计观察 2018(06)
    • [5].蚌埠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J]. 蚌埠党校 2017(02)
    • [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初探[J]. 淮海文汇 2010(03)
    • [7].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建设美丽宜居深圳[J]. 南方论丛 2013(01)
    • [8].青海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 青海统计 2016(10)
    • [9].上海市环保系统举办“践行生态文明,创建绿色上海”环保论坛[J]. 上海环境科学 2013(03)
    •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 武汉学刊 2010(06)
    • [11].关于建设江苏生态文明智库的思考[J]. 淮海文汇 2016(04)
    • [12].生态文明是人类第四次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4].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11(04)
    • [15].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面临的关键问题[J]. 武汉建设 2013(02)
    • [16].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J]. 治黄科技信息 2013(01)
    • [17].在科学轨道上建设生态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1)
    • [18].生态文明系统解构与建设思考[J]. 上海环境科学 2016(02)
    • [19].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 [20].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1].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J]. 中国建设教育 2013(01)
    • [22].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J]. 青海农牧业 2017(03)
    • [23].城郊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 武汉建设 2008(03)
    • [24].论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性贡献[J]. 觉悟 2016(02)
    • [25].蚌埠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 蚌埠党校学报 2013(02)
    • [26].我国生态文明治理变迁与责任落实[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12)
    • [27].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论内涵、思想原则与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8].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2)
    • [29].白洋淀水生态文明建设困境及其破解路径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0].渊源·内涵·价值——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维度[J]. 理论导刊 2019(12)

    标签:;  ;  ;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