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条件对天鹅湖大叶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环境条件对天鹅湖大叶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以海洋高等沉水植物——大叶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山东荣成天鹅湖海域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周年监测,得出了该海域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周年变动规律;研究了移植胁迫对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弄清了大叶藻应对移植胁迫的光合生理机制;研究了底质粒径和水流流速对大叶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查明了适宜大叶藻生长的底质粒径和水流流速范围。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海草光合生理的研究内容,也为进一步研发海草生态修复技术提供了参考。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为探索天鹅湖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周年变化,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逐月采集大叶藻样品,利用浸提法提取光合色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结果显示,叶绿素总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为2.40±0.034 mg/g,最小值出现在6月份,为1.22±0.028 mg/g;叶绿素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为1.58±0.020 mg/g,最小值出现在3月份,为0.76±0.036 mg/g;叶绿素b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为0.83±0.016 mg/g,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为0.40±0.005 mg/g;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月达到最大值,为0.39±0.006 mg/g,最小值出现在四月份,为0.13±0.004 mg/g。从季节来看,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均在秋末冬初较高,在夏季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秋末和冬季较高,而在初春和夏末较低。二、2009年4月,利用枚钉法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海域进行了大叶藻植株的移植,5月至10月,逐月采集自然海域大叶藻和移植大叶藻植株,比较研究了移植胁迫对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5月和10月时,移植大叶藻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均低于天然海域大叶藻(正常组),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然而6月、7月、8月、9月时,移植大叶藻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且两者在7月和9月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胡萝卜素含量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5月、6月和9月时,移植大叶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正常组,且两者在5月时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然而7月、8月、10月时,移植大叶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且两者在7月和8月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为了解海草应对移植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三、2010年5月,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海域进行了不同底质粒径对大叶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共设置5组不同的底质粒径,砂泥质量比分别为0:1(底质1)、1:3(底质2)、1:1(底质3)、3:1(底质4)、1:0(底质5),并以天鹅湖自然海域的底泥作为对照(砂泥比3:2),每个处理组设7个平行。于6月至11月,监测大叶藻的存活状况,并逐月采集样品测定各处理组大叶藻叶长、叶宽、叶鞘长、根长和茎节长等生态指标以及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砂泥质量比为1:3(底质2)条件下,大叶藻的叶长、叶宽、叶鞘长和茎节长等生长快于其它处理组,而砂泥质量比为3:1(底质4)更有利于大叶藻根的生长;底质砂泥比为3:1(底质4)时,大叶藻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光合色素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组,说明生长于砂质底的大叶藻,其叶绿体的光合电子传导速率下降,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来维持光合作用,但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从而造成其生长的缓慢。研究结果为建立海草移植区甄选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四、2010年6月,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海域进行了不同水流流速对大叶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在天鹅湖自然海域选取四个不同水流流速的实验地点,其水流流速分别为6.52±0.247 cm/s(水流1)、8.24±0.405 cm/s(水流2)、11.76±0.293 cm/s(水流3)、24.56±0.4134(水流4),每个处理组设7个平行。于7月至11月,逐月采集样品,测定各处理组大叶藻的叶长、叶宽、叶鞘长、根长和茎节长等生态指标以及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水流1(6.52±0.245 cm/s)条件下大叶藻茎节长和根长均最小,而水流2(8.24±0.405 cm/s)条件下大叶藻的叶长、叶宽、叶鞘长、茎节长和根长都比较大,说明该水流流速更有利于大叶藻的生长;水流1(6.52±0.245 cm/s)和水流4(24.56±0.414 cm/s)条件下,大叶藻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较高,说明生活于低流速和高流速环境中的大叶藻,其叶绿体的光合电子传导速率下降,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来维持光合作用,但净光合速率下降,从而造成其生长的缓慢。研究结果为探明大叶藻移植修复海区适宜水流流速范围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丰富海草光合生理的研究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1.1 海草的种类与分布
  • 1.1.2 海草的形态学特征
  • 1.1.3 海草的生态功能与价值
  • 1.2 海草的资源现状及修复技术
  • 1.2.1 海草的资源现状
  • 1.2.2 海草资源的修复技术
  • 1.3 环境因子对海草生理生态学的影响
  • 1.3.1 光照
  • 1.3.2 水流
  • 1.3.3 底质
  • 1.3.4 温度
  • 1.3.5 其他因子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天鹅湖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周年变化
  • 摘要
  • 0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地点与时间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3 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叶绿素总含量
  • 2.2.2 叶绿素a 含量
  • 2.2.3 叶绿素b 含量
  • 2.2.4 类胡萝卜素含量
  • 2.3 讨论
  • 2.3.1 天鹅湖大叶藻叶绿素含量的周年变化
  • 2.3.2 天鹅湖大叶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周年变化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移植胁迫对天鹅湖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摘要
  • 0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地点
  • 3.1.2 大叶藻植株的采集与移植
  • 3.1.3 样品收集
  • 3.1.4 光合色素的测定方法
  • 3.2 结果
  • 3.2.1 叶绿素a 含量
  • 3.2.2 叶绿素b 含量
  • 3.2.3 叶绿素总含量
  • 3.2.4 类胡萝卜素含量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底质粒径对天鹅湖大叶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0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大叶藻
  • 4.1.2 实验底质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样品收集与测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存活率
  • 4.2.2 生态学指标
  • 4.2.3 光合色素含量
  • 4.3 讨论
  • 4.3.1 底质粒径对大叶藻生长的影响
  • 4.3.2 底质粒径对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水流流速对天鹅湖大叶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0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用大叶藻
  • 5.1.2 实验水流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样品收集与测定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存活率
  • 5.2.2 生态学指标
  • 5.2.3 光合色素含量
  • 5.3 讨论
  • 5.3.1 水流流速对大叶藻生长的影响
  • 5.3.2 水流流速对大叶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发表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越冬措施对冬青卫矛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山西林业科技 2017(02)
    • [2].~(12)C~(6+)辐射对黄瓜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8)
    • [3].相同环境下4种藓类植物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04)
    • [4].五种绿叶和彩叶树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16)
    • [5].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种藓类植物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山东科学 2009(06)
    • [6].复硝酚钠对小球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水产养殖 2013(10)
    • [7].5种绿化树种叶片比叶重、光合色素含量和δ~(13)C的开度与方位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2)
    • [8].不同透光环境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变动及应对策略[J]. 生态学报 2014(14)
    • [9].光合色素含量差异对花叶唐竹不同叶色表型光合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9(12)
    • [10].夏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高光谱估算[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4)
    • [11].不同水流流速对大叶藻移植植株存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 2015(06)
    • [12].建兰叶艺品种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03)
    • [13].组培条件对银叶真藓原丝体发育阶段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2)
    • [14].脱水对生物结皮中齿肋赤藓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体结构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0(06)
    • [15].喀斯特山地不同景观树种光合色素含量研究——以贵阳市郊区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20)
    • [16].不同肥料组合对铁线莲生长特性的影响[J]. 科技通报 2017(03)
    • [17].光照对脆江蓠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渔业科学进展 2013(01)
    • [18].KHSO_3对多雨少日照气候下红富士光合色素含量和果实产量质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09)
    • [19].不同浓度镉溶液对香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
    • [20].不同环境下家榆和黑榆的比叶重、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指标的比较[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4)
    • [21].不同生境条件下光照强度对蓝花楹光合色素含量及开花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6)
    • [22].桉树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J]. 生态学报 2013(03)
    • [23].碱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 种子 2011(08)
    • [24].不同海拔天女木兰叶抗氧化酶活性与光合色素含量[J]. 经济林研究 2011(02)
    • [25].自然条件下滤减UV-B辐射对烤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6)
    • [26].几个不同花色檵木株系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 经济林研究 2020(03)
    • [27].珍贵树种西南桦漂浮育苗研究:Ⅰ.基质选择[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11)
    • [28].铝对海洋固氮蓝藻Crocosphaera watsonii生长及固氮速率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02)
    • [29].光质对珙桐幼苗形态建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30].光质对烤烟品质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11(09)

    标签:;  ;  ;  ;  ;  ;  ;  

    不同环境条件对天鹅湖大叶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