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样本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样本

论文摘要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容易引起学生的不良适应,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高校有必要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资金实力、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诸多方面与省属、部属院校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更大,他们的人际交往状况更值得关注。本研究以描述、分析和探讨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以重庆文理学院1445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调查工具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型、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状况、不同任职情况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不同。主要结论有:(1)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理想,近半数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只有半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良好。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四个维度从弱到强排列,依次是交际与交友能力、与异性交往能力、交谈能力、待人接物能力。(2)在整体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好于男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女生显著好于男生。(3)在整体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困扰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增强。一、二年级的交往能力显著低于三、四年级,三年级的交往能力显著低于四年级。(4)在整体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好于理科生。在与异性交往方面,文科生的表现显著好于理科生和艺术体育类学生。(5)在整体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城市生源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好于农村生源学生。在交谈、交际与交友、与异性交往方面,城市学生表现显著好于农村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农村学生表现显著好于城市学生。(6)在整体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经济状况差异,非贫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好于贫困生。在交谈、交际与交友、与异性交往方面,非贫困生的表现显著好于贫困学生。(7)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任职情况上出现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状况显著好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四个方面,学生干部的表现都显著好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本研究的结论对重庆文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可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其人际交往状况:一是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开设人际交往类课程,利用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二是通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宿舍文化的建设和培育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体系:四是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五是丰富大学生活,搭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六是建立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系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四) 研究假设
  • (五)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 人际特质理论
  • 2.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 3.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 (六) 概念界定
  •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2. 人际关系的内涵
  • 3.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涵义
  • 4. 人际交往能力的内涵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 1.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与作用的研究
  • 2. 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的研究
  • 3.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
  • 4. 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的研究
  • 5. 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研究
  • 6.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证研究
  • (二) 已有研究的不足
  •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 (一)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 (三)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 (四) 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 (五)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 (六) 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 (七) 不同任职情况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题分析讨论
  • (一)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分析
  • (二)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性别差异分析与讨论
  • (三)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年级差异分析与讨论
  • (四)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专业差异分析与讨论
  • (五)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生源地差异分析与讨论
  • (六)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经济状况差异分析与讨论
  • (七)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任职差异分析与讨论
  • 四、对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思考
  • (一) 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开设人际交往类课程,利用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1. 提高认识,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 2. 开设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课程
  • 3. 利用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二) 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
  • 1.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 2. 培育大学良好的校风,建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 3. 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 4. 加强班集体建设,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 5. 注重宿舍文化建设
  • (三)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体系
  • (四) 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 1. 改善学生管理模式,关注重点群体
  • 2. 加强辅导员培训
  • (五) 丰富大学生活,搭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
  • (六) 建立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系统
  • 五、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2].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3)
    • [3].探究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4].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12)
    • [5].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典型案例[J]. 法制博览 2020(23)
    • [7].大学生人际交往、幽默感与适应的关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 [8].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困境及对策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04)
    • [9].友善观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升路径研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10].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研究[J]. 电子商务 2019(06)
    • [11].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形态与困境缓解[J]. 大学教育 2019(11)
    • [12].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与策略研究[J]. 林区教学 2017(04)
    • [13].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14)
    • [14].浅谈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 西部皮革 2017(08)
    • [15].团体辅导在维汉小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8)
    • [16].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扰与交际能力的提升[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7].大学生人际交往矛盾心理分析与能力培养[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7(04)
    • [18].从交往理论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J]. 教育现代化 2017(38)
    • [19].浅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0].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11)
    • [21].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 [22].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J]. 现代交际 2016(16)
    • [23].大学生人际交往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2)
    • [24].手机网络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0)
    • [25].中职医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与特点[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06)
    • [26].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新样态及教育引导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21)
    • [27].自媒体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J]. 长江丛刊 2020(10)
    • [28].大学生人际交往探析[J]. 学园 2018(25)
    • [29].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困惑和辅导[J]. 成才之路 2012(17)
    • [30].小学生“玩伴危机”的成因及对策[J]. 教书育人 2014(23)

    标签:;  ;  ;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样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