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得商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越来越明显。企业间的协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同一企业内部各部门或单位在地域上则越来越松散。这些变化都对当前环境下的企业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对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提高,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Technology)技术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目前使用RFID技术来管理和跟踪企业供应链中的物品已经变得非常可行,无论从实施的硬件成本、实施的技术难度等方面都不存在很大的问题。然而,由于大量企业原先就有一套物品的管理系统,原有的系统中存有大量数据信息,这对引入新技术来改进管理提出了一个有效利用原有信息的要求;此外,当前应用面对的是一个大到可能是全球范围内的物品管理,如何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即时、有效、无误的进行管理,也是引入新技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致力于自动识别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的Auto-ID中心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为领队,在全球拥有实验室。Auto-ID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的支持下,将RFID技术与Internet网结合,提出了产品电子代码(EPC:ElectronicProduct Code),构想了EPC网络的概念,即物流网。并且发布了工业标准的EPC规范。EPC网络描绘了未来RFID应用的理想蓝图,全球的所有物品的信息(包括:位置、生产厂家、持有者等等),都能通过提供物品的ID来从EPC网中查询到。EPC网基于分布式架构,以Internet网作为载体,通过名称服务和信息服务,把分散在全球的众多数据库中的信息有效组织起来,实现了物品信息共享和查询功能。但目前而言用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品管理的国际标准仍未确立,而企业的全球商务需求又越来越多,需要一个平台来完成使用RFID技术来管理企业供应链上的物品信息。本篇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RFID物流跟踪系统模型,用以实现相对小规模(一个企业内或几个企业间)的供应链物品管理。探讨了实现该系统的技术背景(EPC网络标准、SOA架构、Web Service、中间件、Newsfeed等技术),对如何在异构和分布环境下实现数据协作的相关技术作了重点研究。本文提出了分布式数据集成的中间件模型。对其中的查询分解、数据映射和异构数据库的接口的作了详细研究。提出了基于Newsfeed推送服务的物品跟踪模型。对其中的Newsfeed聚合、Newsfeed与数据库记录关联操作和Newsfeed发布的性能优化作了详细研究。最后,实现了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数据集成的中间件模型和基于Newsfeed推送服务的物品跟踪模型,并验证了了系统的功能和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RFID基本概念
  • 1.2.1 RFID电子标签
  • 1.2.2 阅读器
  • 1.3 RFID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的总体要求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网络协同商务链物流跟踪系统架构
  • 2.1 相关的体系研究
  • 2.1.1 EPC网络架构
  • 2.1.2 SOA软件架构
  • 2.2 网络协同商务链物流跟踪系统架构
  • 2.3 系统数据服务
  • 2.3.1 系统边缘层
  • 2.3.2 应用层事件(ALE)
  • 2.3.3 系统集成层服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间件模型的分布式数据集成
  • 3.1 数据的集成
  • 3.2 中间件模型的数据集成
  • 3.2.1 查询分解
  • 3.2.2 数据映射
  • 3.2.3 接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流跟踪信息的推送服务
  • 4.1 基于Newsfeed的分布式信息推送服务
  • 4.1.1 Newsfeed简介
  • 4.1.2 信息的推送
  • 4.1.3 基于Newsfeed的分布式信息推送服务
  • 4.1.4 Newsfeed进行供应链物流跟踪的优点
  • 4.2 物流跟踪信息的推送服务
  • 4.2.1 基于Newsfeed的实时物流跟踪服务
  • 4.2.2 Newsfeed的聚合
  • 4.2.3 物品的数据库记录与Newsfeed文件关联操作
  • 4.2.4 性能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和验证
  • 5.1 系统实现
  • 5.1.1 边缘层
  • 5.1.2 数据集成的中间件
  • 5.1.3 物流实时跟踪系统
  • 5.2 系统的验证
  • 5.2.1 开发环境
  • 5.2.2 有效性验证
  • 5.2.3 性能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总结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新型双轴跟踪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 太阳能 2017(04)
    • [2].棒材轧后总长跟踪系统的研究[J]. 北方钒钛 2013(04)
    • [3].探视跟踪系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1(09)
    • [4].舰船通信网络模糊信息多目标元素优化跟踪系统[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16)
    • [5].基于视觉定位的按摩机器人穴位跟踪系统设计与研究[J]. 农业装备技术 2020(04)
    • [6].不同结构形式平单轴跟踪系统对比分析[J]. 太阳能 2018(05)
    • [7].基于FPGA的物体跟踪系统[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8].一种新光伏双轴跟踪系统的改进[J]. 电源技术 2015(04)
    • [9].一种变论域自适应模糊跟踪系统的设计[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03)
    • [10].一种位置补偿算法在伺服跟踪系统中的应用[J]. 舰船电子对抗 2020(02)
    • [11].某小型两轴跟踪系统结构的静动态力学特性分析[J]. 兵工自动化 2018(04)
    • [12].无源探测与跟踪系统应用及其发展[J]. 飞航导弹 2012(01)
    • [13].虚拟演播室传感跟踪系统的技术比较和分析[J]. 中国有线电视 2010(07)
    • [14].浅谈学生表现记录与跟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教育引导学生行为,以学生表现改善教育[J]. 科技信息 2010(32)
    • [15].一种小型无人飞行器地面跟踪系统设计[J]. 现代制造工程 2008(07)
    • [16].基于单片机的光伏双轴跟踪系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7].倾角可调的斜单轴太阳能跟踪系统简易结构[J]. 大众科技 2015(04)
    • [18].太阳能电池板跟踪系统的电路设计[J]. 电器工业 2020(01)
    • [19].向日跟踪系统驱动电路设计[J]. 机电信息 2016(15)
    • [20].以51单片机为内核的太阳能跟踪系统算法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4)
    • [21].基于RFID的铁包跟踪系统的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05)
    • [22].本钢三热轧二级跟踪系统优化[J]. 本钢技术 2012(04)
    • [23].自由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设计及其通信实验[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2(10)
    • [24].自适应模糊跟踪系统的设计[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06)
    • [25].电站级水平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 中国电力 2010(07)
    • [26].成像跟踪系统作用距离测试方法探讨[J]. 科技信息 2009(29)
    • [27].光伏太阳能跟踪系统及同步控制技术[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22)
    • [28].基于惯性原理的头部运动跟踪系统的设计[J]. 山西电子技术 2017(02)
    • [29].条码跟踪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市场 2016(06)
    • [30].基于MSP430太阳能跟踪系统的设计[J]. 电子制作 2015(03)

    标签:;  ;  ;  ;  ;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