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128层CT血管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实验研究

64排128层CT血管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的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占全美总死亡的40.1%,其中冠心病死亡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55%。在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20世纪50年代末,冠心病在北京和上海4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5%和3.18%;20世纪70年代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冠心病的患病率上升为6.46%;北京地区调查显示,冠心病的病死率1976年为21.7/10万人,1988年为88/10万人,1992年为96/10万人,近年来仍在不断上升。因此,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也迅速成为头号杀手,其导致医疗费用的消耗也极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AS)。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体循环系统的从大型肌弹力型(如主动脉)到中型肌弹力型(如冠状动脉)动脉内膜的疾病。其特征的病变是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现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2003年Naghavi建议统一使用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来形容所有有危险的斑块,此种斑块常具有纤维帽较薄,脂质核心大,炎性细胞活跃等特点,属于早期斑块,引起管腔狭窄仅为轻-中度,易损斑块的破裂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猝死的主要原因。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也均得到了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及时干预可以逆转的证据。所以,临床急需寻找一种快捷、简便、无创的影像学方法探查早期斑块。目前临床用于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方法有:血管内超声(IVUS)、DSA、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多层螺旋CT (MSCT)、MRI等,但前三种方法均为有创性检查、且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常规检查;MRI检查虽然软组织分辨率高,但检查时间长,对于运动伪影极为敏感,因此实验结果无法取得满意效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属无创性检查,因其快捷、高效、价格适中、方便、可反复进行等成为目前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中晚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但是对于早期斑块的研究目前仍不多。本研究选择基础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上与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兔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对比病理检查,以期客观评价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特点,评估其判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能力及局限性。第一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制作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简便、易行、有效的动物实验模型制作方法,并通过病理解剖验证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5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12周后建模成功,分别为对照组20只,实验组A(单纯高脂饮食)26只,实验组B(高脂饮食+褪黑素干预)2只,实验组C(高脂饮食+瑞舒伐他汀)2只。所有兔在MSCTA检查后处死,分离取出主动脉,先肉眼观察主动脉内壁,行数码相机摄影后,分段制成病理切片观察。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定为实验组。采用x2分析及确切概率法,分别清点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斑块段数和无斑块段数,以及实验组A、实验组B及实验组C有斑块的血管段数和无斑块的血管段数。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结果(1)全部横断面病理切片共150层,其中实验组动物的90层切片中发现斑块80层,对照组中均未发现斑块,统计分析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两对比实验组A、实验组B和实验组C的斑块形成概率,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主动脉柔软有弹性,管腔内膜光滑;实验组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僵硬,可见白色条纹状隆起(实验组B及C的斑块数量和管壁厚度均不如实验组A明显)。结论(1)通过高脂饮食法喂养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可行的,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早期斑块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可靠的平台。(2)褪黑素和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第二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在MSCT血管造影的表现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沿用实验第一部分制作完成的2组(46只)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20只,高脂饮食组26只),分别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比病理解剖,总结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表现;同时随机选取2只高脂组兔的所有血管横断面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分别记录观察到斑块的层面数,并对比大体解剖,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利用x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窗宽、窗位观察下早期斑块的显示概率,规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只正常饲养兔血管正常,CTA未见明显异常。(2)26只高脂饮食兔的血管大体观内膜表面均布满脂纹及脂斑,分析对应于78张病理切片的血管横断面图像,有75层(96.2%)血管断面显示主动脉失去正常的圆滑形态,甚至呈多边形,中间明亮的对比剂充盈的管腔被周围模糊样不规则“光晕”即主动脉壁环绕,且其中36层(46.2%)在管腔不规则的同时尚可见管壁偏心性增厚及小充盈缺损凸向管腔内。所有兔血管腔均未见明显狭窄。(3)窗宽、窗位为(200HU,200HU)、(250HU,200HU)、(300HU,200HU)、(350HU,200HU)、(400HU,200HU)、(450HU,200HU)、(500HU,200HU)、(550HU,200HU),(600HU,200HU)时对早期斑块的显示概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观察窗宽、窗位分别为(200HU,200HU)、(250HU,200HU)时对早期斑块的显示概率的差别不大,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窗宽的增加,其对于斑块的显示率逐渐下降。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对于早期进行药物干预,逆转斑块的病理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它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的改变以横断面图像显示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动脉管腔形态的改变,管腔失去圆滑形态,部分表现为小充盈缺损;正确的窗宽、窗位对于显示率很重要,窄窗更有利于早期斑块的显示及观察血管改变;但是它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制作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在MSCT血管造影的表现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MSCT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

    标签:;  ;  ;  ;  ;  

    64排128层CT血管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