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曲率形态影响的电镜观察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曲率形态影响的电镜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突触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其中正常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的次日进行电针治疗:选取百会穴和水沟穴,应用G6805—2A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0Hz,强度以头部轻轻抖动为度,每次电针30分钟,1次/天,中间休息一天,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按照原位取材法,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对缺血最敏感的海马CA1区取材,经前固定→漂洗→后固定→漂洗→脱水→浸透→包埋、聚合→切片、染色等制样过程,在日立Hu-12A型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摄片,借助Motic ImagesAdvanced 3.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GrayⅠ型突触界面弧长和弦长,计算突触界面曲率(弧长/弦长);并分别统计出三组GrayⅠ型突触数量。比较各组海马神经元突触曲率的大小变化及GrayⅠ型突触数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1.07±0.03)较正常组(1.16±0.03)突触曲率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电针组(1.12±0.05)与正常组(1.16±0.03)比较差异显著(P<0.05);(3)电针组(1.12±0.05)与模型组(1.07±0.03)比较差异显著(P<0.05);(4)GrayⅠ型突触数量各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造模后突触的界面曲率数值显著减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突触曲率数值增大,提示电针可使突触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从而阻止海马神经元突触的退变,促进突触重建、改善脑功能。但在本实验中突触界面弯曲类型无显著性差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突触[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08)
    • [2].突触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J]. 广东医学 2010(18)
    • [3].长时程突触可塑性中的突触标识[J]. 生理科学进展 2008(01)
    • [4].例析“突触抑制”[J]. 中学生物学 2013(07)
    • [5].沉默突触的激活机制及其功能意义[J]. 神经药理学报 2012(05)
    • [6].突触的发生与神经退行性病变[J]. 医学研究杂志 2011(02)
    • [7].神经元-突触丢失与老年痴呆[J]. 神经药理学报 2011(01)
    • [8].突触后致密物、突触可塑性与运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 [9].突触长时程可塑性的动力模型[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15)
    • [10].基于忆容桥的突触电路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3(12)
    • [11].探秘“突触” 剖析“考点”[J]. 新高考(高三理化生) 2013(01)
    • [12].突触后致密蛋白-95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转运中的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04)
    • [13].Science发文揭示睡眠如何强化突触并有益记忆[J]. 生命的化学 2014(03)
    • [14].白细胞突触:结构、功能和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0(04)
    • [15].致瘾性尼古丁改变实验小鼠海马突触增强过程中的局部回路抑制现象[J]. 天津医药 2010(07)
    • [16].睡眠是一次大扫除[J]. 医药保健杂志 2009(15)
    • [17].兴奋在突触间的异常传递[J]. 考试(高考理科版) 2010(04)
    • [18].难点突破:突触的相关考点[J]. 中学生物学 2013(11)
    • [19].活性依赖的突触抑制和突触稳态的分子机制[J]. 生命科学 2008(05)
    • [20].睡眠能为记忆“腾出空间”[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09(04)
    • [21].嗅觉回路成群神经元之间的非突触抑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09)
    • [22].例析影响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因素[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Z1)
    • [23].应激相关的突触可塑性[J]. 解剖学研究 2015(06)
    • [24].大脑的正常发育依赖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修饰[J]. 生理科学进展 2011(06)
    • [25].科学家揭示与大脑神经突触效能变化相关的分子机制[J]. 药学进展 2009(07)
    • [26].哺乳动物大脑中神经活动如何改变突触[J]. 生命科学 2008(05)
    • [27].突触信号传导的动态饱和模型研究[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3(02)
    • [28].五问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J]. 中学生物教学 2012(05)
    • [29].突触形成调控蛋白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45)
    • [30].神经元突触模型的建立和数值分析[J]. 生物物理学报 2009(S1)

    标签:;  ;  ;  ;  ;  ;  ;  ;  ;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曲率形态影响的电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