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与模式

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与模式

论文题目: 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与模式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何建娥

导师: 陈岸涛

关键词: 就业指导,职业发展理论,全程就业指导,就业力

文献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与难点,这给与之密切相关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为应对新形势的挑战,本文提出以建构“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来创新现行的就业指导工作。 文章从我国的国情和高校实际出发,借鉴西方关于职业指导的理论成果,提出建立一种以职业发展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的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文章具体论述了职业发展理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意义,论述了全程就业指导的涵义、必要性、内容体系、方式方法、阶段划分、相关基础条件等,并阐释了实施全程就业指导的中心目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建构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的一个初步尝试,本文希望藉此引发更多的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注与思考。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键词的界定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选择

一、西方主要的职业指导理论介绍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选择:职业发展理论

三、职业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全程就业指导模式的建构

一、现有就业指导的不足之处

二、全程就业指导模式的定义及实施该模式的必要性

三、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

四、全程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

五、全程就业指导的阶段安排

六、实现全程就业指导的基础条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7-15

参考文献

  • [1].上海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杨红娜.复旦大学2009
  • [2].大学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张光辉.上海师范大学2007
  • [3].高校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曹敏.华中师范大学2008
  • [4].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梅月云.福建师范大学2012
  • [5].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探讨[D]. 颜金.湘潭大学2008
  • [6].中日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D]. 谷晶.福建师范大学2009
  • [7].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探讨[D]. 任珊.吉林大学2007
  • [8].普通高校师范类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李强.江西理工大学2013
  • [9].我国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赵天武.华中师范大学2007
  • [10].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郭江平.华中农业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大学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 张光辉.上海师范大学2007
  • [2].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素霞.山东师范大学2006
  • [3].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D]. 王本贤.华东师范大学2006
  • [4].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D]. 何方.厦门大学2006
  • [5].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启示[D]. 赵立新.福建师范大学2006
  • [6].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探讨[D]. 任珊.吉林大学2007
  • [7].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研究[D]. 宋楚华.中南大学2007
  • [8].日本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炳赫.东北师范大学2007
  • [9].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D]. 吴薇.华东师范大学2005
  • [10].大学就业指导的理论选择与模式构建[D]. 崔智涛.华东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与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