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牛血清蛋白在疏水界面上置换吸附焓及构象变化的研究

变性牛血清蛋白在疏水界面上置换吸附焓及构象变化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课题以牛血清蛋白(BSA)为研究对象,用精密量热法测定25℃时硫酸铵((NH4)2SO4)浓度为2.1mol·L-1,不同变性剂盐酸胍(GuHCl)浓度条件下和盐酸胍浓度为1.8mol·L-1,不同硫酸铵浓度条件下,BSA在高效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填料(端基为PEG-600)表面吸附时的置换吸附焓,结合摇床法测得的相应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按照液/固吸附计量置换理论(SDT-A)及其热力学,得到BSA在PEG-600表面吸附时的热力学函数ΔH、ΔS、ΔG及其分量,同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吸附态BSA的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吸附态BSA二级结构元素的含量,探讨盐酸胍和硫酸铵对变性BSA在适度疏水表面折叠时的构象变化影响规律,为寻找变性蛋白在疏水表面的最佳折叠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吸附等温线测定结果表明,盐酸胍的加入降低了BSA在PEG-600表面的吸附量,而硫酸铵的加入则使吸附量增加。FTIR和DSC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酸胍浓度或硫酸铵浓度的增加,吸附态BSA在PEG-600表面吸附时得到的有序结构逐渐增加。在固定的体系中(固定的盐酸胍和硫酸铵浓度下),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虽然FTIR结果表明吸附态BSA得到的有序二级结构减少,但DSC结果显示吸附态BSA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加,表明吸附态BSA得到的总的有序结构仍然是增加的。量热法测定的置换吸附焓变ΔH和计算得到的熵变ΔS、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均为负值,表明变性BSA在PEG-600表面的吸附可自发进行且为焓驱动过程。通过对热力学函数的分析可知,盐酸胍对吸附的四个次级过程的影响不同,盐酸胍的加入降低了BSA分子与疏水表面之间的吸附亲和(次级过程(a))与去水合(次级过程(c)),促进了变性BSA在疏水吸附剂表面的折叠(次级过程(b))与BSA分子内部的去水合(次级过程(d)),这两个相反的作用的综合结果使得吸附的热力学函数ΔH,ΔS和ΔG及其净吸附分量ΔHA,ΔSA和ΔGA呈现非单调的变化,其绝对值都先增大后减小,在盐酸胍浓度为0.6 mol·L-1时有最大值。而硫酸铵的加入对四个次级过程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体系中硫酸铵浓度的增加,热力学函数及其净吸附分量和净解吸分量的绝对值都单调增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蛋白质的结构
  • 1.3.1 一级结构
  • 1.3.2 二级结构
  • 1.3.3 三级结构
  • 1.3.4 四级结构
  • 1.3.5 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
  • 1.4 蛋白质的水合能力
  • 1.5 蛋白质的界面性质
  • 1.6 蛋白质的折叠
  • 1.6.1 蛋白质的折叠理论
  • 1.6.2 蛋白折叠研究的意义及前景
  • 2 理论
  • 2.1 液/固吸附的计量置换理论(SDT-A)
  • 2.2 计量置换吸附理论的热力学
  • 2.3 吸附热力学函数的细分
  • 3 实验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2.1 仪器
  • 3.2.2 紫外分光光度计
  • 3.2.3 差示扫描量热计
  • 3.2.4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
  • 3.2.5 微热量计
  • 3.3 实验内容
  • 3.3.1 变GuHCl 浓度实验
  • 4)2SO4 浓度实验'>3.3.2 变(NH42SO4浓度实验
  • 3.4 溶液的配置
  • 3.4.1 变GuHCl 浓度实验
  • 4)2SO4 浓度实验'>3.4.2 变(NH42SO4浓度实验
  • 3.5 实验操作
  • 3.5.1 吸附量测定
  • 3.5.2 吸附态BSA 二级结构元素含量测定
  • 3.5.3 吸附态BSA 的热稳定性测定
  • 3.5.4 置换吸附焓的测定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盐酸胍浓度对牛血清蛋白在PEG-600 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 4.1.1 吸附平衡等温线
  • 4.1.2 吸附态BSA 的FTIR 测定
  • 4.1.3 吸附态BSA 的DSC 测定
  • 4.1.4 置换吸附焓
  • 4.1.5 热力学函数及其分量
  • 4.2 硫酸铵浓度对牛血清蛋白在PEG-600 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 4.2.1 吸附平衡等温线
  • 4.2.2 吸附态BSA 的FTIR 测定
  • 4.2.3 吸附态BSA 的DSC 测定
  • 4.2.4 置换吸附焓
  • 4.2.5 吸附热力学函数及其分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盐酸胍消化法用于结核杆菌不同检样前处理及结果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11)
    • [2].聚六亚甲基盐酸胍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皮革 2011(13)
    • [3].抗菌剂聚六亚甲基盐酸胍改性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J]. 中国胶粘剂 2015(10)
    • [4].功能化聚六亚甲基盐酸胍的合成与表征[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0(01)
    • [5].美FDA批准盐酸胍法辛缓释片Intuniv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乏和多动症[J]. 上海医药 2009(10)
    • [6].阻挡层CMP中盐酸胍对铜和钽抛光速率的影响[J]. 微纳电子技术 2013(09)
    • [7].β-乳球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光谱研究[J]. 广州化工 2016(01)
    • [8].聚六亚甲基盐酸胍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造纸 2011(06)
    • [9].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的分级变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10)
    • [10].荧光光谱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构象变化及其功能[J]. 光谱实验室 2011(06)
    • [11].pH对盐酸胍/Ⅰ型胶原分散体系触变性的影响[J]. 生物化工 2019(01)
    • [12].盐酸胍对钌在含双氧水的二氧化硅水溶胶中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 2017(17)
    • [13].KIO_4抛光液中盐酸胍对铜钌CMP的影响[J]. 微电子学 2018(02)
    • [14].蛋白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化学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2(06)
    • [15].聚六亚甲基盐酸胍作为造纸杀菌剂和沉积物控制剂的应用[J]. 造纸信息 2011(08)
    • [16].人胎盘碱性磷酸酶复性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9(05)
    • [17].稳态荧光光谱法分析超氧化物岐化酶溶液的稳定性[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08)
    • [18].盐酸胍诱导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与XPC肽复合物的解折叠[J]. 分子科学学报 2019(03)
    • [19].盐酸胍/Ⅰ型胶原分散体系的流变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06)
    • [20].变性剂对重组牛肠激酶活性的影响[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1].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c构象去折叠行为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15(12)
    • [22].羊软骨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06)
    • [23].荧光光谱法研究过氧化氢酶溶液稳定性[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9(04)
    • [24].改良盐酸胍法提取水稻纹枯病菌RNA的效果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01)
    • [25].苯三甲酸和盐酸胍为主体晶格管状包合物的晶体结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6].盐酸胍和尿素诱导溶菌酶变性的微量热研究[J]. 化学通报 2011(09)
    • [27].一种提取菊科植物各组织中总RNA的改良方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01)
    • [28].牛血清蛋白在盐酸胍和尿素体系中变性的微量热研究[J]. 化学学报 2008(05)
    • [29].尿素加盐酸胍裂解精子效果分析[J]. 广西医学 2015(04)
    • [30].荧光相图法研究木瓜蛋白酶的去折叠过程[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8)

    标签:;  ;  ;  ;  ;  ;  

    变性牛血清蛋白在疏水界面上置换吸附焓及构象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