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

一、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刘鹏,王侠,简丹丹[1](2022)在《2021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暨2021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记者》持续多年的"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和"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本次合并为一文,以6类14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为主体,对2021年包括虚假新闻在内的信息传播失序、传媒伦理失范的突出问题、总体特征、研究趋势做了梳理。研究发现,对新闻发布端资质的严格管理、大幅扩展"白名单"形成优质内容池、建立专业媒体与非专业生产内容隔离墙等管理措施,是虚假新闻等传媒伦理问题总体减少的主要原因;短视频领域扩张中信息失序、以"正能量"为名传播虚假信息、追求即时性报道引起失误、灾难报道中忽视人文关怀等问题仍较突出;学术界对传播失序、重塑规范理论、建设全球传媒伦理的研究值得关注。

李蓉[2](2021)在《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文章阐述了媒介的文化构建及利用,分析作为影视媒介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联,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刚性要求,探索在媒介功能发挥及实现的前提下,作为现代影视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作用,探讨如何使其成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闽政办[2021]4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30日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杨永青[4](202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党报融媒转型十大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日新月异,传统媒体受到各种冲击,生存日益艰难,纸媒遭遇"滑铁卢",纷纷减版裁员,甚至停刊,党报无一例外,举步维艰,在新媒体的持续冲击下,全国党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融合发展中探索融媒之道,进行了艰难的融变和转型,在媒体发展和经营创新上找到了媒体的属性和定位,也探索出了一条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袁思琪[5](2021)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转型之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奇葩说》《偶像练习生》《乐队的夏天》等网络综艺节目的成功"出圈",传统电视节目逐渐失去优势地位。面对蒸蒸日上的网络节目,传统电视节目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探寻新的转型之路。本文将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生存现状和网络节目的成功播出,探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转型之路,并结合正在普及的5G时代,为传统电视节目指明发展道路。

欧阳书平,卜宇,任辉,舒欣[6](2021)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跑出”加速度》文中认为驻场主持人欧阳书平博士: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等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创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杨中亮[7](2021)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报纸转型策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程度地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地位,报纸媒体受到了较大冲击,寻求转型是唯一可以选择的出路。笔者根据自身报业从业经验,从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入手,分析媒体融合环境下报纸转型的必然性,最后从付费阅读、数字化发展以及一体化建设等方面,阐述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报纸的转型之路。

黄春平[8](2021)在《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检视——基于十三五期间新闻学研究成果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检阅了十三五期间的1000多部新闻学着作及3300多篇新闻学论文(部分为新闻史)发现,十三五期间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多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梳理、媒介融合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重构等主题,多关涉新媒体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传媒实践难题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重大问题,但也存在着中国特色的提炼不够、研究的前瞻性缺乏、问题意识不强、多聚焦传播技术、被网络新媒体消解的倾向等问题。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深化、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的历史梳理、新媒体及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媒体伦理法规与媒介素养研究等重大问题的突破。

刘雅姝[9](2021)在《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研究已经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指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可见,近年来国家安全思想已上升到重要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各种事故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巨灾风险的防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社会安全类风险,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诸多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立足于系统理论及5W1H方法,融合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展开研究,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在对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进行实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1)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基于系统理论及5W1H分析方法定义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内涵,突破传统从单一维度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局限,从系统观角度出发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要素、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行为要素(Who)、事件舆情信息要素(What)、事件事理要素(Why)、事件时间要素(When)、事件环境要素(Where)。系统性地从Who(谁推动、促进了事件演变)、What(事件演变的内容是什么)、Why(事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等多维度视角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最终基于事件的演变机理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2)从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维度(Who)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演变过程,明确博弈主体是由政府为代表的决策方、以网民为代表的参与方、以媒体为代表的推动方三部分组成,对其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最后对所构建的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拟了事件发展热度、事件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政府奖惩机制介入情景下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变,得出的结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主体的管理策略提供现实参考依据。(3)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维度(What)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内容问题。基于知识图谱理论,提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模型及技术架构,进而构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利用舆情知识图谱挖掘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传播的路径结构等内容。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通过舆情知识的进一步提取分析得到事件舆情的话题演变、舆情知识网络结构演变等过程。所得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分析结论有益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舆情治理。(4)从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维度(Why)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原因问题。基于事理图谱理论,采用事理图谱构建的相关方法,通过本体构建、事件抽取、事件关系抽取等步骤构建了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理图谱及其抽象事理图谱。基于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过程中的事理逻辑知识,深入分析事件之间的演变规律和模式,弥补以往未能详尽阐述重大突发事件在微观层面的演变机理和运行过程的短板。基于知识驱动视角,通过事件逻辑知识演变分析、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等角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逻辑与规律,进而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脉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5)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依据事件的演变机理得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阐述了在突发事件情景下应如何应对的问题。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研究内容,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1)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主体管理策略;(2)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舆情信息治理对策;(3)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三个维度的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问题。理论层面上,立足于系统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5W1H等多种理论方法,从事件的主体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以及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挖掘等多维视角入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通过博弈论、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等方法剖析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阐述事件演变的本质,发现事件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应对策略。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多维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基于知识驱动思想,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逻辑,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科学地认识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可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和预警,提高事件的总体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爬取微博、中国新闻网、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平台上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构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基于真实数据对理论推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服务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研究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艾发光[10](2021)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中国电视发展的理性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在互联网媒体的猛烈冲击下,"年轻"的电视媒体在措手不及中频频示弱。为了生存以及可持续发展,包括电视在内的各种传统媒体纷纷开始拥抱互联网,试图凭借互联网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与兼容力为自身注入活力。由此,在媒介发展过程中,掀起了媒体融合潮流。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词汇,也不是伴随互联网而诞生的新事物。其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主要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意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早期媒体融合中,电视媒体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电视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角色与地位随之发生改变。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电视的媒体融合之路,以及媒体融合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发展进行探讨。

二、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暨2021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1年传媒伦理的主要特点
    (一)专业媒体新闻生产基本形成闭环生态
    (二)全方位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自媒体、平台媒体成为治理重点
    (三)行为失范、信息失序个案时有发生,反映出一些趋势性问题
二、2021年传媒伦理问题主要案例及分析
    (一)专业媒体报道被社交媒体带偏节奏误导受众
    (二)主流媒体短视频账号移花接木肆意造谣
    (三)“抢发”即时新闻失误自损公信力
    (四)灾难事件报道忽视人文关怀导致二次伤害
    (五)主持人“前台”、“后台”行为失当累及媒体形象
    (六)以“正能量”为名传播虚假信息弄巧成拙
三、传媒伦理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聚焦“信息失序”
    (二)重思规范理论
    (三)建设全球传媒伦理

(2)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视媒介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联
二、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三、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时代性及思政育人功能的实现
    1.史诗化情怀
    2.平民化叙事
    3.广泛化取材
    4.多元化类型
    5.年轻化表达
    6.融合审美

(4)移动互联网时代党报融媒转型十大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为王,增加传统媒体的新闻性
    1.注重提高新闻作品的数量质量。
    2.注重创新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
    3.注重“泛内容”作品的匹配和变现。
    4.注重运用图片和视频。
二、体制为要,摒弃传统媒体管理的劣根性
    1.建立新型管理制度,提高经营效能。
    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优化绩效考核。
    3.建立媒体融合机制,实施增量供给侧改革。
三、以人为本,注重主流媒体管理的科学性
    1.凝心聚力地培养现有人才。
    2.知人善任地使用骨干人才。
    3.不拘一格地引进急需人才。
    4.千方百计地留住实用人才。
四、技术领先,激发新媒体的创造性
    1.及时导入新技术。
    2.准确掌握新技术。
    3.广泛运用新技术。
五、网民互动,尝试新媒体的参与性
    1.注重新媒体的传播渠道。
    2.注重网民粉丝的互动反响。
    3.注重“中央厨房”的集中烹调。
六、多元需求,突出传统媒体的服务性
    1.用互联网思维增强用户体验。
    2.用“新闻+服务”凸现个性化需求。
七、活动营销,彰显新闻媒体的社会性
    1.活动策划,精准营销。
    2.运用平台,整合资源。
八、非报激活,凸现新媒体公司发展的灵活性
    1.整合媒体资源,激活经营模式。
    2.借鉴外地经验,发挥非报特点。
九、适应环境,强化媒体矩阵发展的选择性
    1.全媒联动,转型融合。
    2.适者生存,各彰其优。
十、延伸服务,探索媒体转型的多样性
    1.模糊边界,开拓创新。
    2.产媒结合,放活体制。

(5)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转型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生存现状
    (一)观看传统电视节目的用户被截流
    (二)塑造了发展的恶性循环
二、网络节目的成功之道
    (一)全方位优化的制作
    (二)充分的互动反馈
    (三)全媒体宣传营销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转型之路
    (一)守住舆论阵地和传统媒体业务
    (二)走向与新媒体融合的独立创新发展之路
四、5G时代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
    (二)引入全媒体人才
五、结语

(7)媒体融合视域下报纸转型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
媒体融合环境下报纸转型的必然性
媒体融合视域下报纸转型发展的策略
    1.重视报纸的内容质量,尝试新的发展路径
    2.适时逐步放弃纸质载体,走数字化发展道路
    3.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形式的融合
    4.实现多元经营

(8)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检视——基于十三五期间新闻学研究成果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成就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方面,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知识体系得到了梳理和阐释
        1.习近平新闻思想研究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范畴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梳理与阐释
    (二)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方面,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经典文献、基本概念及新中国70年的建设历程有了系统的梳理
        1.对建国前资产阶级新闻学经典文献的专题性整理与出版
        2.对新闻学的学科范畴、基本概念的梳理
        3.对建国70年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历程的梳理与总结
    (三)新闻业务方面,研究聚焦于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生产流程的创新与新闻形态的变革
        1.新闻采写业务的创新研究
        2.新媒体新闻形态的探讨
        3.新闻传播平台的个性化研究
        4.新媒体技术重构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研究
    (四)媒介融合方面,展开新媒体技术及其影响的跟进研究,探索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之路
        1.对互联网社会影响的总结与梳理
        2.对新媒体技术及其所构建的传媒生态的解构研究
        3.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
        4.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五)传媒产业方面,检视四十年的发展规律,探索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1.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总结
        2.传统报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六)传媒舆论方面,深化新媒体的舆论形成机制研究,探索各种舆情管理对策
    (七)网络新媒体治理方面,新闻传播伦理与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网络治理成为研究的热点
        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伦理面临的问题研究
        2.西方传媒伦理规范研究
        3.智能媒体的伦理规制研究
        4.新闻专业主义的再造研究
        5.互联网治理的讨论
二、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研究的对象关涉了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与前沿实践难题
    (二)研究的领域多偏向于新媒体及其对新闻实践的影响
    (三)研究的主题多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现实传媒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对中国特色的提炼与创新不够
    (二)研究的问题意识不强,“时过境迁”性质的成果较多
    (三)研究的前瞻性缺乏,现实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不强
    (四)研究的聚焦偏向传播技术,对技术伦理与媒介素养等人文内容重视不够
    (五)新闻学发展似有再次被日渐崛起的网络新媒体消解的“技术化”取向
四、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立足媒介融合的大背景,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深化研究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历史梳理
    (三)加强研究的前瞻性,深化当前新媒体及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
    (四)强化问题意识,补足新媒体伦理法规与媒介素养这个研究短板

(9)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1.2.2 国外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基于事理图谱的事件演变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知识图谱理论
    2.2 事理图谱理论
    2.3 5W理论
    2.4 演化博弈理论
    2.5 自然语言处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基本内容
    3.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与分类
        3.1.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
        3.1.2 重大突发事件分类
        3.1.3 重大突发事件特征
    3.2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3.2.1 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
        3.2.2 事件构成要素的关联关系
    3.3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
        3.3.1 演变机理内涵
        3.3.2 演变机理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主体行为演变
    4.1 问题描述
    4.2 事件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4.2.1 博弈主体分析
        4.2.2 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假设与模型构建
        4.3.1 模型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均衡点与稳定性分析
    4.4 模拟仿真分析
        4.4.1 重大突发事件热度影响下的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4.4.2 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4.4.3 政府介入采取奖惩机制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演变
    5.1 舆情信息演变概述
        5.1.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5.1.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
    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理论模型构建
        5.2.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构建框架模型
        5.2.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技术架构
    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5.3.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本体构建
        5.3.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5.4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5.4.1 数据源选取及采集
        5.4.2 数据预处理
    5.5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舆情演变分析
        5.5.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时序演变分析
        5.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传播路径结构解析
        5.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内容分析
        5.5.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评论话题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
    6.1 重大突发事件的事理图谱研究范式
        6.1.1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内涵
        6.1.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的逻辑模型
        6.1.3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的事理挖掘流程
    6.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
        6.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6.2.2 事理图谱构建流程
    6.3 重大突发事件抽象事理图谱构建
        6.3.1 事件泛化
        6.3.2 公共卫生事件抽象事理图谱
        6.3.3 事件知识存储
    6.4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分析
        6.4.1 因果事件提取
        6.4.2 事件的因果逻辑知识分析
        6.4.3 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
        6.4.4 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
    6.5 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
        6.5.1 事件演变的动力学流图构建
        6.5.2 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7.1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概述
        7.1.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时代背景
        7.1.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目标
        7.1.3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征
    7.2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及过程
        7.2.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
        7.2.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
    7.3 重大突发事件主体管理策略
        7.3.1 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用户管理
        7.3.2 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平台管理
        7.3.3 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
    7.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治理研究
        7.4.1 事件舆情信息治理问题的提出
        7.4.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治理对策
    7.5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构建
        7.5.1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的重大意义
        7.5.2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面临的挑战
        7.5.3 重大突发事件的管控模型
        7.5.4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功能
    7.6 本章小节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媒体融合环境下中国电视发展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互联网时代中国电视的媒体融合之路
    (一)信息传递融合
    (二)内容制作融合
    (三)传输终端融合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中国电视的“迷失”困境
    (一)媒介终端的日趋模糊与混同
    (二)媒介主体的主观认知存在偏差
    (三)缺乏媒介分流意识
四、媒体融合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去”与“从”
    (一)在融合中保持清醒,发挥电视的独特性作用
    (二)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媒介内容版权保护机制与媒介分流机制
    (三)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理性看待媒介交替
五、结语

四、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暨2021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刘鹏,王侠,简丹丹. 新闻记者, 2022(01)
  • [2]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J]. 李蓉. 出版广角, 2021(24)
  • [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4]移动互联网时代党报融媒转型十大路径探析[J]. 杨永青. 中国地市报人, 2021(12)
  • [5]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的转型之路[J]. 袁思琪. 新闻文化建设, 2021(21)
  • [6]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跑出”加速度[J]. 欧阳书平,卜宇,任辉,舒欣. 广播电视网络, 2021(10)
  • [7]媒体融合视域下报纸转型策略探究[J]. 杨中亮. 中国报业, 2021(19)
  • [8]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检视——基于十三五期间新闻学研究成果的反思[J]. 黄春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9]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雅姝.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媒体融合环境下中国电视发展的理性思考[J]. 艾发光. 新闻研究导刊, 2021(14)

标签:;  ;  ;  ;  ;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