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现象学方法对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反思

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现象学方法对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反思

论文摘要

主客体关系问题是美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与西方认识论哲学及其美学的思维方法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演进,西方现代哲学逐渐突破认识论的局限,这集中体现在一些新的理论方法对原有理论提出的突破和改进上。本文在概述认识论哲学的反思方法在主客体关系形成中的作用之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主客体关系理论的改造,及其对美学研究的影响。全文共三章,约三万字。 第一章:主体性原则与审美判断力。西方哲学的主流倾向是对知识的追求,而知识要求确定的、本源的根基。当这一要求与认识论哲学的反思方法相结合,就产生了在近代哲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把知识的根基建立在主体的认识能力之上,进一步扩展的结果,就是把实践行为和审美行为等的根基都建立在主体身上。这一原则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裂。随着主体地位的不断巩固,客体必然失去自在存在的地位,沦为被主体规定的对象,这一点在美学研究中尤为明显。 第二章:胡塞尔对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反思与解决。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的哲学方法,但他并没有抛弃对知识的确定性和本源性的追求,也就是没有抛弃反思方法,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试图在传统哲学的领域中解决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这种解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纯粹意识领域:胡塞尔消解了主体内在与客体外在的区分,通过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把主体能力和客观事物还原为纯粹意识。主体和客体都是参与到意识行为中的一部分,二者统一在意识行为之中,这样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可能。 意识的意向性与构造性:意向性和构造性是意识行为的本质规定。意向性是指意识行为的结构中就包含着对客体对象的指向,意识行为由主体发出,指向客体,主体和客体只有在意向性的意识行为中才能存在,二者是不能分离的。构造性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主体性原则与审美判断力
  • 一 笛卡尔的主体性原则
  • 二 主体、对象与物自体
  • 三 审美判断力
  • 第二章 胡塞尔对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反思与解决
  • 一 纯粹意识领域
  • 二 意识的意向性与构造性
  • 三 交互主体性理论
  • 四 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 第三章 主客体关系和美的新含意
  • 一 前反思领域
  • 二 存在、存在者与此在
  • 三 此在的存在结构
  • (一) 操劳:人与他物
  • (二) 共在:我与他人
  • (三) 操心与沉沦:此在的结构和原初状态
  • 四 生存论基础上的美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析无意识行为特征的老年健身产品设计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06)
    • [2].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无意识设计[J]. 包装工程 2020(08)
    • [3].基于无意识行为的产品设计研究——以灯具为例[J]. 工业设计 2020(04)
    • [4].基于无意识行为的老年娱乐产品设计[J]. 工业工程设计 2020(03)
    • [5].具身认知:无意识行为的认知探寻[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3)
    • [6].基于用户无意识行为的劝导式交互研究[J]. 设计 2018(09)
    • [7].“无意识行为”下的安全人机工程设计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02)
    • [8].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无意识行为叙事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 [9].被两个时代撞了腰[J]. 当代工人 2010(09)
    • [10].无意识行为与产品体验创新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8)
    • [11].基于无意识行为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Z1)
    • [12].基于用户无意识行为的交互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1(20)
    • [13].家长的某些无意识行为会影响孩子[J]. 新农村 2011(09)
    • [14].下意识行为在“反思水平”交互设计的研究[J]. 大众文艺 2011(24)
    • [15].人与地之纠葛:鄂伦春社会中的地域意识行为和功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0(01)
    • [16].下意识行为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J]. 包装工程 2009(02)
    • [17].利他意识行为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J]. 轻工科技 2019(02)
    • [18].基于用户无意识行为的交互设计研究与实践[J]. 设计 2016(08)
    • [19].下意识行为的设计价值探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3(Z1)
    • [20].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性意识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03)
    • [21].基于用户无意识行为的服务机器人交互设计[J]. 包装工程 2018(10)
    • [22].基于无意识行为的环境导示设计研究[J]. 设计 2015(17)
    • [23].人为什么要流泪[J]. 科学之友(A版) 2008(04)
    • [24].从无意识行为中提取可持续产品设计灵感[J]. 艺术科技 2013(05)
    • [25].论“下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3(08)
    • [26].潜意识行为对环境认知的作用[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3(11)
    • [27].无意识行为在交互设计领域中的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07)
    • [28].基于无意识行为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研究[J]. 设计 2017(05)
    • [29].下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 工业设计 2011(10)
    • [30].一种理性的无意识设计方法[J]. 包装工程 2016(06)

    标签:;  ;  ;  ;  ;  

    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现象学方法对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