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溪河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养殖与增殖放流研究

樟溪河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养殖与增殖放流研究

论文摘要

樟溪河是宁波市鄞州区一条山区内陆性河流,全长14.5公里。由于酷渔滥捕和环境污染,樟溪河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渔业资源特别是一些特色鱼类明显减少。为了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资源,我们对樟溪河的水质、浮游生物和渔业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得在监测期间樟溪河水域pH值在6.99-7.62之间,DO在5.39-9.57mg/L之间,COD在6-20 mg/L之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养殖用水标准。野外调查共取到渔获样品28种,25种鱼类,3种虾类,分别隶属于6目14科,其中鲤科鱼类有14种。通过从樟溪河中捕获2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细鳞斜颌鲴亲鱼通过强化培育后直接催产,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0-1000u/公斤鱼,腹腔注射,鱼巢采用棕榈皮,产卵量4万粒/公斤鱼,孵化率达到70%,当年就孵化出细鳞斜颌鲴苗100万尾。同时,开展细鳞斜颌鲴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在池塘中进行人工养殖,培育了4个月,能长到8cm左右,可以进行野外放流;继续进行池塘养殖,到第二年可以长到20—30公分,完全可以上市销售。通过对资源调查和细鳞斜颌鲴繁育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樟溪河的资源保护和恢复的对策,为其他淡水河流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通过对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来恢复樟溪河河道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渔业资源调查进展
  • 1.2 鱼类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樟溪河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 2.1 材料方法
  • 2.1.1 水质检测方法
  • 2.1.2 浮游生物检测
  • 2.1.3 野外调查工作
  • 2.2 实验结果
  • 2.2.1 水文情况
  • 2.2.2 水化学情况
  • 2.2.3 鱼类情况
  • 2.2.4 浮游生物情况
  • 2.3 讨论
  • 3 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
  • 3.1 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 3.1.1 材料方法
  • 3.1.2 实验结果
  • 3.1.3 讨论
  • 3.2 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技术研究
  • 3.2.1 材料方法
  • 3.2.2 试验结果
  • 3.2.3 讨论
  • 4 细鳞斜颌鲴的增殖放流与资源保护
  • 4.1 细鳞斜颌鲴生物学特性
  • 4.2 细鳞斜颌鲴的增殖放流
  • 4.3 细鳞斜颌鲴的资源保护
  • 4.4 实施效果
  • 5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樟溪河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养殖与增殖放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