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相关性研究

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⑴通过观察脂肪肝患者和健康者肝脏的声像图特征,对肝脏回声强度,远场分贝值,肝右叶最大斜径,及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内径,流速,频谱形态等各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用于判断脂肪肝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⑵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超声对脂肪肝量化分度的可靠性。方法:⑴选择经超声及临床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90例,(已排除其他肝病及心肺肾疾病,女性患者无妊娠),并依据肝脏回声弥漫性增高的不同程度,远场回声衰减的严重程度以及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清晰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三组。受检者空腹8小时,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右前斜位),常规二维切面行剑突下、肋缘下及肋间扫查肝脏,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并记录肝右叶最大斜径及感度切面法所显示的远场分贝值。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门静脉,肝静脉,肝固有动脉的内径,流速和频谱形态。检测血管时要求检测角度小于60°,连续检测3次取一平均值。选择与实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做对照组,比较脂肪肝各组所得数据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数据的差别。⑵所有受检者均空腹8小时,并在进行超声检测前抽血化验血脂及肝功能等血生化指标,化验结果当日下午取出。⑶对脂肪肝组中8例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组织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实验室读片并作出病理诊断。应用SPSS11.5分析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以a =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超声检查结果1.1远场分贝值(dB):随着脂肪肝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大。在正常对照组与轻度脂肪肝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场分贝值和中度、重度脂肪肝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中度B=0.209,OR=1.232,Wald=6.886, P<0.01,重度B=0.446, OR=1.562,Wald=24.999,P<0.001)。1.2肝右叶最大斜径(cm):随着脂肪肝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大在正常对照组与重度脂肪肝组,轻度脂肪肝组与重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与重度脂肪肝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肝血管血流参数的改变1.3.1门静脉门静脉内径(cm),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宽,在正常对照组、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重度脂肪肝组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门静脉流速(cm/s)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减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门静脉频谱形态呈连续带状,随呼吸略有起伏。轻度,中度脂肪肝组门静脉频谱形态与正常组无差别,重度脂肪肝组部分门静脉频谱形态呈平直状,不随呼吸起伏。1.3.2肝静脉肝静脉左,中,右三支的内径在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静脉流速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减低,①肝静脉左支流速,正常组和轻度组,正常组和中度组,正常组和重度组,轻度组和中度组,轻度组和重度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静脉中支流速,正常组和轻度组、正常组和中度组、正常组和重度组,轻度组和中度组,轻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中静脉流速和中度、重度脂肪肝有显著相关性(中度:B=-0.212,OR=0.809,Wald=12.789,P<0.001,重度:B=-0.241,OR=0.786,Wald=15.081,P<0.001);③肝静脉右支流速,正常组和轻度组、正常组和中度组、正常组和重度组,轻度组和中度组,轻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肝静脉频谱形态均为HV0型,其中三相波占80%,四相波占20%;轻度组:HV0型55%, HV1型45%;中度组:HV0型36%,HV1型46%,HV2型18%;重度组:HV0型12%,HV1型38%,HV2型50%。正常组肝静脉呈基线以下负相为主的频谱,波形一般为三相,少数者为四相型。轻度脂肪肝组,频谱形态可为正常型或衰减型,未见平坦型。中、重度脂肪肝组肝静脉的频谱形态多为衰减型和平坦型。1.3.3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内径(cm),在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流速Vs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减低,正常组和轻度组、正常组和中度组、正常组和重度组,轻度组和中度组、轻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流速Vd在正常对照组和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阻力指数随病变程度加重有增高趋势,在正常组和中度组、正常组和重度组、轻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改变:脂肪肝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均较正常组增高,脂肪肝各组间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脂肪肝AS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各组间γ-GGT无差异。随着脂肪肝病变程度加重,血脂升高,其中以甘油三酯(TG)升高更为明显。轻度脂肪肝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明显,重度脂肪肝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明显。3病理结果对照8例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其中一例超声诊断为中度脂肪肝患者经病理学诊断为轻度脂肪肝,其余7例超声诊断与病理学分度吻合,超声与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为87.5%。4 90例脂肪肝患者中,8%正常体重, 79%超重,13%肥胖。统计资料显示超重及肥胖人群患脂肪肝的机率较大。结论:1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远场分贝值及肝中静脉流速与中度、重度脂肪肝的相关性好,远场分贝值大于18.5dB时,诊断中度脂肪肝的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54.2%,远场分贝值大于19.5dB时,诊断重度脂肪肝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96.6%.;肝中静脉流速小于21.8cm/s时,诊断中度脂肪肝的敏感度为59.3%,特异度为82.1%,肝中静脉流速小于18.1cm/s时,诊断重度脂肪肝的敏感度为72.8%,特异度为73.1%。测定这两个参数可以作为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特异性参考指标。2脂肪肝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增宽,流速减低,肝静脉和肝固有动脉的流速减低,肝固有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反映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借此评价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并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3肝右叶最大斜径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增大,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参考指标。4高血脂是诱发脂肪肝的相关因素,超重,肥胖人群患脂肪肝的机率较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相关研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脂肪肝超声量化分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