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初步研究

液—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制冷剂水合物作为新型的空调蓄冷介质,与常规蓄冷介质水、冰和共晶盐相比,具有蓄冷温度适中(一般在5℃-12℃之间,适合常规空调冷水机组),蓄冷密度与冰相当(约为330kJ/kg),在储热-蓄冷过程中的传热效率比较高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空调蓄冷系统。在制冷剂水合物应用到空调蓄冷过程中,水合物的快速生成是该技术的关键。由于水合物的生成过程非常复杂,国内外气体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尚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了研究水合物快速生成方法,本文从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入手,推导出了液-液系统气体水合反应生成驱动力公式,实验研究了不同驱动力条件下气体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本文利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以及物理化学相关理论推导出了液-液系统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公式,并且以制冷剂HCFC-141b为例,利用推导公式对制冷剂HCFC-141b水合物在0.1MPa-1MPa的压力范围内的驱动力进行了计算,推导公式如下:△g=△gT+△gp=△ν141b(peq-pexp)-△ν(pexp-peq)-s(Texp-Teq)本公式主要适用于有液体参加反应的水合过程,从而可以在水合物生成的温度、压力范围内计算水合物的生成驱动力,理论上确定何种条件下驱动力值最大,为水合物的快速制备提供理论依据。二、利用HCFC-141b和水在一个大气压、8.4℃以下可以生成HCFC-141b气体水合物的特点,本文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可视化实验装置上,在不同的温度、压力下对制冷剂HCFC-141b气体水合物静态生成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压力改变的情况下,水合物才能快速生成,同时实验也发现在相同的制冷温度条件下,HCFC-141b制冷剂水合物在0.2MPa下最容易生成。对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方面存在一个驱动力极大值,在这个温度、压力条件下,水分子可以重新组合排列成生成水合物时的结构状态,大大缩短了引导时间,促进水合物快速生成;另一方面,在压力刺激下以及温度梯度变化大的情况下,两相界面之间的物质传输使得两相能够充分混合,提供物质基础,能量传输使得相变潜热及时排走,以保证过冷条件,从而促进了水合反应的快速进行。本文创新点及意义在于:(1)推导出了液-液系统气体水合反应生成驱动力公式;(2)实验发现在改变压力以及温度梯度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促进水合反应的快速进行,从而为新型的空调蓄冷介质的制备提供一个方法,同时还可以促进制冷剂水合物作为新型的蓄冷介质应用到空调工业中,推动空调工业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气体水合物概述
  • 1.2.1 气体水合物晶体的结构
  • 1.2.2 气体水合物相关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气体水合物反应动力学理论
  • 2.1 气体水合物成核理论
  • 2.1.1 成核概念
  • 2.1.2 成核的结构条件
  • 2.1.3 成核动力学发展方向
  • 2.2 气体水合反应动力学
  • 2.2.1 气体水合物成核动力学条件
  • 2.3 气体水合物晶体生长的动力学条件
  • 2.4 液-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表达式
  • 2.4.1 等温
  • 2.4.2 等压
  • 2.5 计算结果
  • 2.5.1 HCFC-141b计算参数
  • 2.5.2 理论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的研究
  • 3.1 实验
  • 3.1.1 实验系统的校验
  • 3.1.2 实验装置
  • 3.1.3 试剂
  • 3.2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
  • 3.3.1 实验部分图像
  • 3.3.2 实验数据曲线
  • 3.4 生成厚度及速率
  • 3.4.1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尚待继续解决的问题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底表层水合物绞吸采掘的单齿破碎性能[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四氢呋喃水合物微观力学测试[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0(01)
    • [3].基于群体平衡模型的竖直管内水合物浆液流动特性模拟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12)
    • [4].天然气试气过程中水合物预防问题[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12)
    • [5].富水相环境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本构模型[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9(S2)
    • [6].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弹塑性本构模型[J]. 力学学报 2020(02)
    • [7].机械强化水合物生成装置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20(01)
    • [8].气体组分变化对油井水合物生成温度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4)
    • [9].单齿破碎参数对水合物切削力影响规律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0].神狐海域水合物降压-注热开采生产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J]. 石化技术 2020(03)
    • [11].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性能评价及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0(02)
    • [12].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芯尺度水合物可视化探测中的应用[J]. 地质论评 2020(S1)
    • [13].天然气水合物动态防控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J]. 应用化工 2020(04)
    • [14].动力学水合物促进剂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0(05)
    • [15].凹凸棒石对四氢呋喃水合物浆液流变特性的影响[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6)
    • [16].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出砂研究进展与思考[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1)
    • [17].四氢呋喃水合物在玻璃珠中的微观赋存[J]. 化工进展 2020(S1)
    • [18].关于I型水合物晶体晶面对水合物生长动力学影响的实验设计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07)
    • [19].含水合物细粒土的渗透特性[J]. 土工基础 2020(04)
    • [20].燃气门站调压过程中水合物防治研究[J]. 煤气与热力 2020(08)
    • [21].高饱和度下含瓦斯水合物煤体的应力-应变关系[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0(04)
    • [22].神狐海域钻探区水合物聚集控制因素数值模拟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30)
    • [23].含四氢呋喃水合物沉积物无侧限压缩试验研究[J]. 土工基础 2020(05)
    • [24].基于群体平衡理论的竖直管内水合物浆液流动特性模拟[J]. 石油化工 2019(02)
    • [25].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含水合物土弹塑性模型[J]. 岩土力学 2019(07)
    • [26].气井井口水合物防止措施浅析[J]. 云南化工 2018(01)
    • [27].含水合物黏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 实验力学 2018(02)
    • [28].基于群体平衡理论的管内水合物沉积特性数值模拟[J]. 石油化工 2018(02)
    • [29].黏土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及应力应变关系[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 [30].水合物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实验研究[J]. 新能源进展 2015(06)

    标签:;  ;  ;  ;  ;  

    液—液系统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