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及其功能的实证研究

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及其功能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高校体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处于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系统、全方位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和体育习惯培养的重要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仅仅依赖于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由课外体育来共同完成。作为课外体育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载体和组织形式——大学生体育社团,由于其选择项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等,逐步成为高校内最活跃、最具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日益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然而,体育社团在我国高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虽然从产生至今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它作为一种自发性学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管理制度、发展目标、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同时它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功能尚需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社团会员加入社团动机和干部担任职务的动机较明确,积极参加社团的活动和日常工作;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较多,但职能部门之间及社团与外部的交流相对较少;社团内由于认知不一致和思想不一致之故,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一些组织冲突;社团一般干部和会长基本通过公开竞选或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大部分社团有较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社团内重大事务和重大活动的决策大部分由社团主要领导决定或由会长和部长级干部共同商定;体育社团的章程等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和财务管理总体较好;目前球类、健美舞蹈类等项目大众化社团发展很好,组织活动多,基本形成自身的传统或特色,发展阶段正从稳定走向成熟。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体育社团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不畅;外部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机构设置方面,部分社团有必要适当增设或取消一些部门;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完善;普遍存在活动场地少、经费不足的情况;运行机制不通畅;功能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外,根据调查研究及综合分析,总结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增进大学生健康和满足大学生休闲娱乐;促进大学生德、智、美、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和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和提高高校竞技运动水平、服务社会体育和运用市场化手段获取适当经济报酬以补充现有经费的不足。根据体育社团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建议为适应社团健康、持续的发展,可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管理模式和内部组织结构模式,以利于形成“学校拨款、社会赞助与自我创收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运行机制,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偿化道路,逐步使体育活动向社会化、市场化靠拢,使体育社团真正走上依托学校体育部门自我发展、自我补偿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国外体育社团管理体制的理论现状研究
  • 1.2.2 关于我国高校休育社团的理论研究
  • 1.3 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界定
  • 1.3.2 关于体育社团功能和组织建设的概念
  •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章 体育社团的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社团的个体层面
  • 2.1.1 个体的动机
  • 2.1.2 个体的态度
  • 2.1.3 个体加入社团后的感受(认识)
  • 2.1.4 激励机制
  • 2.2 社团的群体层面
  • 2.2.1 信息交流与沟通
  • 2.2.2 组织冲突
  • 2.2.3 组织评价
  • 2.3 社团的领导层面
  • 2.3.1 工作和发展目标
  • 2.3.2 干部及负责人的产生途径和选聘标准
  • 2.3.3 组织决策
  • 2.4 社团的组织层面
  • 2.4.1 外部管理体制
  • 2.4.2 内部组织结构
  • 2.4.3 规章制度及内部管理
  • 2.4.4 业务指导与组织发展
  • 第3章 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与分析
  • 3.1 健康功能
  • 3.2 休闲娱乐功能
  • 3.3 教育功能
  • 3.4 文化功能
  • 3.5 竞技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功能
  •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1.1 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方面
  • 4.1.2 体育社团的多元化功能方面
  • 4.1.3 体育社团面临的问题方面
  • 4.2 建议
  • 4.2.1 建立扁平型的外部管理模式
  • 4.2.2 建立良好的社团组织结构,更好、更全面地发挥社团功能
  • 4.2.3 完善社团激励机制
  • 4.2.4 促进管理的信息化
  • 4.2.5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经费管理,提倡多条腿走路的运行机制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和组织建设的调查问卷(社团成员)
  • 附录2: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和组织建设的调查问卷(社团干部)
  • 附录3: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和组织建设的调查问卷(社团负责人)
  • 附录4: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专家用)
  • 附录5: 问卷效度的专家评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04)
    • [2].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现状[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1)
    • [3].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社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6)
    • [4].苏州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4)
    • [5].教师在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初探[J]. 中国新通信 2020(07)
    • [6].协同学理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20(04)
    • [7].新时代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职能定位[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1)
    • [8].当代中学生体育社团构建的理论思考与路径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11)
    • [9].南宁市初中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运动精品 2018(10)
    • [10].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与培育路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5)
    • [11].大学生体育社团功能开发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7)
    • [12].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哲学思考[J]. 体育科技 2019(03)
    • [13].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模式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08)
    • [14].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J]. 才智 2017(31)
    • [15].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浅析[J]. 才智 2017(34)
    • [16].教师在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17].陕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01)
    • [18].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模式研究——基于组织资源的配置方式[J]. 体育科学研究 2018(01)
    • [19].大学生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 高校后勤研究 2018(03)
    • [20].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8(05)
    • [21].浅析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 才智 2018(16)
    • [22].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J]. 运动精品 2018(07)
    • [23].对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现状研究[J]. 民营科技 2016(12)
    • [24].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3)
    • [25].青海省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6].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1)
    • [27].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8].大健康背景下贫困地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计划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1)
    • [29].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以户外社团为例[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5)
    • [30].校团委视域下的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对策浅谈[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9)

    标签:;  ;  ;  ;  

    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及其功能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