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根中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人参根中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GC-MS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4.通过GC-MS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38种,倍半萜类占50%以上,15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46种,其中24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15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3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11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14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9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13种。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β-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α-人参烯趋于消失,β-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15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人参研究现状
  • 1.1 人参植物学形态与特性
  • 1.2 人参的栽培现状
  • 1.3 人参药理研究
  • 1.4 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 1.5 小结
  • 2.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测定与分析
  • 1 不同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测定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操作
  • 1.4 结果
  • 1.5 小结
  • 2.不同采收期中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
  • 第三章 人参挥发油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参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中成药 2012(10)
    • [2].聚酰胺法富集人参根总黄酮工艺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3].人参根大量营养元素与氨基酸的相关性研究[J]. 中草药 2010(04)
    • [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腈菌唑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13)
    • [5].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辅助提取人参根茎和人参须多糖[J]. 食品科学 2012(24)
    • [6].钾水平对人参根叶保护酶、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 2017(03)
    • [7].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根皂苷中的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02)
    • [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参中稀土元素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1(04)
    • [9].人参根生长发育过程中5种脱氢酶活力比较[J]. 中成药 2012(03)
    • [10].人参根组织RNA提取方法的研究与优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 [11].HPLC法测定人参根渣中氨基酸和皂苷的含量[J]. 饲料研究 2008(02)
    • [12].人参根中5种酶在不同时期的活力比较[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12)
    • [13].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人参根组织中的表达[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 [14].不同栽培年限的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06)
    • [15].氟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风险评估[J]. 农药 2014(02)
    • [16].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 [17].人参根和茎叶皂苷对孤独饲养小鼠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0(S1)
    • [18].施用秸秆堆肥对人参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19].适用于转录组测序的人参根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7(01)
    • [20].人参根系腐解物对十字花科植物的化感作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02)
    • [21].腐霉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参植株、根中的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J]. 农药 2016(02)
    • [22].吉林人参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17)
    • [23].人参锈腐菌侵染参根后防御酶变化的分析[J]. 特产研究 2011(01)
    • [24].双水相体系萃取人参根中人参皂苷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11)
    • [25].人参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成分的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04)
    • [26].人参生长季根中几种氧化还原酶的活力变化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08)
    • [27].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根部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风险评价[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03)
    • [28].人参达玛烷二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 [29].欧盟拟放宽人参根中氟啶胺的最大残留限量[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15)
    • [3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吡唑醚菌酯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标签:;  ;  ;  

    人参根中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