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黑数研究

犯罪黑数研究

论文摘要

犯罪黑数,又称犯罪隐数或犯罪暗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上已经发生但尚未被司法机关获知或没有被纳入官方犯罪统计的刑事犯罪案件的数量。对犯罪黑数的研究,可以了解公民成为犯罪被害者的危险程度,调查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程度,可以进一步了解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并且为刑事的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西方的犯罪黑数研究更多偏重于社会学以及刑事政策学的探讨,本文将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重点考察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各阶段可能产生犯罪黑数的原因,并且结合我国的特有的制度(劳动教养制度)以及治安管理处罚制度,阐述犯罪黑数的产生原因,并且论述减少犯罪黑数所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犯罪黑数的基本范畴。从犯罪黑数的概念谈起,具体论述犯罪黑数的分类以及特性,并且将详细论述研究犯罪黑数的意义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阐述当前西方犯罪黑数的研究状况。最早提出犯罪黑数的概念以及最早对其进行详细研究的都是西方的一些学者,尤其以德国和美国的研究最有代表性。因此,分析德国和美国学者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将能使本文的论述更有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将介绍我国犯罪黑数的现状以及有其带来的危害性。由于犯罪黑数不能够统计得出,其只是一个估计数字,只能通过现有统计的犯罪数量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估测得到。根据公安机关的统计数字并且结合西方犯罪黑数的理论成果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将呈现给读者我国的犯罪黑数现状。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将探讨产生犯罪黑数的原因。立案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被害人不愿意报案以及司法机关的立案不实;侦查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原因则主要是侦查机关破案率低以及其错误撤销案件所致;起诉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检察机关对应当起诉的案件作不起诉处理;审判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则是现有法院的某些制度不尽合理以及法官对犯罪的认识标准(即在实体正义标准下)作出无罪判决进而导致犯罪隐案。此外,还将探讨存在于被错误的予以劳动教养以及治安处罚中的犯罪隐案,进一步阐述犯罪隐案的发生原因。第五部分在上文分析了可能产生犯罪黑数的原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减少犯罪黑数的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建议,并且提出减少劳动教养以及治安处罚中的犯罪隐案的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犯罪黑数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犯罪黑数的概念
  • 一、犯罪黑数的定义
  • 二、犯罪黑数的分类和特性
  • 第二节 犯罪黑数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
  • 一、犯罪黑数研究的意义
  • 二、犯罪黑数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西方犯罪黑数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德语国家犯罪黑数的研究综述
  • 一、犯罪黑数的比例
  • 二、犯罪黑数的研究方法
  • 三、对德语国家犯罪黑数研究的简要总结
  • 第二节 美国的犯罪黑数研究综述
  • 一、自我报告调查的实践
  • 二、犯罪被害调查的实践
  • 第三章 我国犯罪黑数现状及危害性
  • 第一节 我国犯罪黑数现状
  • 第二节 我国犯罪黑数的社会危害性
  • 第四章 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黑数的产生
  • 一、刑事诉讼立案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
  • 二、刑事诉讼侦查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
  • 三、刑事诉讼起诉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
  • 四、刑事诉讼审判阶段犯罪黑数的产生
  • 第二节 劳动教养和治安处罚中的犯罪隐案
  • 一、劳动教养中的犯罪隐案
  • 二、治安处罚中的犯罪隐案
  • 第五章 减少犯罪黑数的具体措施
  • 第一节 刑事诉讼过程中减少犯罪黑数的措施
  • 一、刑事诉讼立案阶段的措施
  • 二、刑事诉讼侦查阶段的措施
  • 三、刑事诉讼起诉阶段的措施
  • 四、刑事诉讼审判阶段的措施
  • 第二节 其他减少犯罪黑数的措施
  • 一、减少劳动教养中的犯罪隐案的措施
  • 二、减少治安处罚中的犯罪隐案的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犯罪黑数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8(23)
    • [2].职务犯罪黑数的特征和控制[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04)
    • [3].浅谈涉林犯罪黑数的成因及对策[J]. 森林公安 2011(05)
    • [4].职务犯罪黑数的控制与检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J]. 理论月刊 2009(05)
    • [5].狱内服刑人员违纪黑数成因和控制[J]. 法制博览 2015(33)
    • [6].治安类盗窃案件中影响公众报警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对浙江省慈溪市的调研[J]. 犯罪研究 2018(06)
    • [7].偶然反腐背后的制度之虞[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4(04)
    • [8].渎职侵权犯罪黑数的文化解读——以“躲猫猫”的感性舆论为切入点[J]. 法治论坛 2009(03)
    • [9].浅议纪委获取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J]. 法制与经济 2015(Z3)
    • [10].农村犯罪黑数问题研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11)
    • [11].职务犯罪黑数的解读与控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04)
    • [12].“犯罪黑数”与肖申克的救赎[J]. 新民周刊 2013(07)
    • [13].犯罪黑数之小议[J]. 现代妇女(下旬) 2013(06)
    • [14].湖北经侦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 中国刑事警察 2008(04)
    • [15].论犯罪黑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16].国内外犯罪黑数研究综述[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17].我国高等学校职务犯罪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5)
    • [18].“边腐边升”现象的犯罪学思考[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7(01)
    • [19].国内外犯罪黑数研究综述[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0(02)
    • [20].职务犯罪的情境因素及预防[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1].网络犯罪及其防控对策[J]. 辽宁警专学报 2010(03)
    • [22].犯罪黑数撷谈[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03)
    • [23].我国公司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法学杂志 2014(01)
    • [24].浅谈我国犯罪黑数原因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2(02)
    • [25].腐败存量特赦之证伪[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06)
    • [26].犯罪统计:刑事政策定量研究的基础(下)——兼评美国两大犯罪统计模式[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2(05)
    • [27].市场秩序犯罪问题研究[J]. 政法学刊 2015(01)
    • [28].“综治”体系下侦查权的犯罪控制功能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5(06)
    • [29].立功之功利主义导向研究[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30].当前网络诈骗案件之特点及其侦查路径[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

    标签:;  ;  ;  ;  

    犯罪黑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