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信任及其在中国的建构 ——以程序正义的推进为路径

论法律信任及其在中国的建构 ——以程序正义的推进为路径

论文摘要

随着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完成,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开始从法律制定阶段转移到法律实施阶段。但判断一个国家的法治成功与否的标志,不仅在于其具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法律程序等“硬件”设施,更需要民众的法律感情、法律意识等“软件”支撑,即需要民众发自内心的对法律的信任与对法治的认同,而这种认同与信任则是建构与维持法治秩序的原动力。当前中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断裂、制度失序、人格失范等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社会信任危机,而在社会信任危机的所有表现形式中,法律信任危机是最为致命的危机形态。因为现代社会是以法律为主导机制来解决纠纷、型构秩序、实现正义的文明社会样态。而法律信任作为建构法治秩序的支撑性因素,其为法律的有效运行、法律效力的实现和法治秩序的维持提供动力。法律信任因其具有法治观念凝聚功能、法律行为激励功能、法律价值整合功能而肩负着建构法治秩序化解社会信任危机的重任。重建社会信任的着力点在于建构起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必须使社会成员把对其他人的信任建立在对于法律制度、法律程序和社会规范的信任基础之上。因此,如何建构起法律信任成为法治秩序建构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对于深处全球化时代与社会转型背景之中的中国法治而言,必需运用程序正义理论来指导法律信任的建构,因为法律信任不仅仅是民众对法律的一种认同与信赖的主观心理态度,更是一种程式化、制度化的行为模式。现代法治在本质上是规则之治,法律规则承载着民众对自由、秩序、人权、正义等法律价值的理性期待,民众对法律信任的建立是以制度化的法律程序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法治不仅是规则之治,而且是“程序之治”。现代法治的精义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与保障公民权利。而正当程序是保障公民权利与限制国家权力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功能化机制。因此,经由正当程序来整合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在全社会凝聚起法治共识,走程序法治的法治现代化道路成为当前中国法治应对社会转型与民众对法治秩序期待的理想路径。而在当今中国社会,作为法律信任典型形式的司法公信力的下降乃至丧失已然成为阻碍中国法治进程的顽疾,基于此,我们认为以程序正义理论为基础,经由正当程序来提升司法公信力已经成为当前司法乃至法治建设事业的重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法律信任的内涵、特征与功能阐释
  • (一) 法律信任与法律信仰的厘定
  • (二) 法律信任的意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 (三) 法律信任功能阐释
  • 二、 社会转型与法律信任危机
  • (一) 社会转型与社会信任模式的变迁
  • (二) 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信任危机
  • 三、 法律信任的建构
  • (一) 法律信任在中国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 法律信任在中国的建构
  • 四、 司法公信力的建构
  • (一) 司法公信力的内涵
  • (二) 影响司法公信力建构的因素
  • (三) 司法公信力在中国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层治理的法治秩序与生成路径[J]. 河北法学 2017(06)
    • [2].如何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民主法治的秩序——评《法治秩序的建构》[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22)
    • [3].十三五: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J]. 东北之窗 2017(02)
    • [4].智慧法治秩序构建主导理念与基本原则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31)
    • [5].社会资本的秩序衍生机制与法治功能[J]. 商 2016(05)
    • [6].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法治秩序构建逻辑[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 [7].社会资本与农村社会法治秩序的构建[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J]. 行政论坛 2010(05)
    • [9].论煤矿安全法治秩序[J]. 中国矿业 2008(01)
    • [10].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 公安研究 2008(05)
    • [11].程序何其重要——读《法治秩序的建构》[J]. 青春岁月 2016(19)
    • [12].乡土社会秩序重建——以法治秩序为主导的多元秩序[J]. 科学社会主义 2011(01)
    • [13].法治秩序论[J]. 宁夏社会科学 2008(04)
    • [14].法律程序与法律职业——法治秩序下两因素之解读[J]. 法制与社会 2008(08)
    • [15].当前乡村法治秩序构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之道[J].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1)
    • [16].法治秩序是公民守法的重要取向[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12)
    • [17].民主法治秩序构建中的律师政治参与[J]. 法学杂志 2014(07)
    • [18].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与法治秩序生成[J]. 学术交流 2014(11)
    • [19].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碰撞、融合与重构[J]. 中州学刊 2014(05)
    • [20].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兼论乡村社会法治秩序的建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6)
    • [21].中国特色法治秩序的核心价值[J]. 浙江人大 2011(09)
    • [22].让一线执法者真正拥有执法权——从治理交通秩序说开去[J]. 人民论坛 2011(29)
    • [23].回应型法秩序初探[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4].中国法治秩序对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双重依赖[J]. 陇东学院学报 2010(03)
    • [25].情感认同视域下乡村法治秩序的实践路径[J]. 管理观察 2019(23)
    • [26].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与策略[J]. 中国法学 2016(06)
    • [27].从消费异化看法治秩序的双重性[J]. 学习与探索 2014(06)
    • [28].信任文化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 理论与改革 2013(04)
    • [29].《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解读[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14)
    • [30].西方城市与法律的历史与前景[J]. 史学理论研究 2014(03)

    标签:;  ;  ;  ;  

    论法律信任及其在中国的建构 ——以程序正义的推进为路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