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石油城市——国家超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石油城市——国家超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

一、改善生存环境,构筑绿色油城——国家特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1](2021)在《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及其景观调查分析》文中指出英国造园家曾说,园林设计归根到底是植物的设计。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未见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有关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数据处理、AHP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调查茂名市27个典型样地,统计其植物物种组成、生活型、植物观赏特性、应用频率,了解其植物现状情况;通过资料筛选并认定本地木本植物种类,并计算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统计乡土植物的应用概况。在27个样地中,选定54个代表性植物群落,分析其景观结构、群落多样性指数、概括群落景观特色、并对优秀群落进行实例分析。根据植物景观的相关因子,建立茂名市植物景观AHP模型,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总结茂名市植物景观的现状问题,提出个人意见。调查结果如下:植物物种调查与分析表明,植物物种组成方面,茂名市园林绿地共应用植物335种,隶属于100科234属,其中蕨类植物最为少见,仅有3科3属3种;其次是裸子植物有6科9属10种;最丰富的是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77科166属236种,单子叶植物14科57属86种,主要以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为主。植物生活型方面,经统计调查区域内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种类的比是16.3:7.8:8.4:1.0,乔木植物占主导地位,灌木和草本植物较丰富,藤本植物最少。植物的观赏特性方面,本次调查茂名市园林绿地观叶植物共155种,观花植物共有160种,观果植物有74种,观茎植物共34种。植物的应用频率方面,茂名市园林绿地中应用频率很高的植物有6种,占比1.79%;应用频率较高的植物有18种;应用频率一般的植物有23种;应用频率较低的植物有49种;偶尔应用的植物有239种,占比71.34%。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分析中,本地木本植物共178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72,较为合理的指数水平。不同类型绿地间,本地木本植物的种数排名是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所有个体绿地的木本植物指数都高于园林绿地系统木本植物指数;说明在茂名市园林绿地中本地木本植物的重复使用现象较普遍,外来植物虽然有一定的种类,但是造景频率较低,从而拉低绿地整体的木本植物指数。绿地植物群落景观分析中,茂名市园林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结构共有5种类型,以乔-灌-草配置为主导。整体上Margalef(da)指数呈现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是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除单位附属样地的da指数,乔木层=灌木层。Patrick指数(S)的范围在2-15。在54个群落中,有18个群落的Patrick指数2≤S≤5,占比33.33%;有27个群落Patrick指数6≤S≤9,占比50.00%;S≥10的群落有9个占比16.67%。综合植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D)指数和Shannon-Wiener(H)指数的对比,茂名市园林绿地样地群落中,乔木、灌木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多样性较低。综合Pielou均匀度指数Jsi、Jsw的变化,大体上茂名市园林绿地群落,乔木层的均匀度最高,其次的灌木层,均匀度最低的是草本层。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特色表现在植物物种丰富、季相明显、重视乡土植物应用、植物应用形式多样化等,优秀植物群落各有其特色。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AHP评价中,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依次是生态功能(B1)>服务功能(B3)>美观功能(B2);因子层的综合权重排序为:植物乡土性(C5)>物种丰富度(C3)>植物生长状态(C2)>植物景观结构(C1)>安全性(C13)>植物生活型(C4)>科普性(C12)>植物的和谐性(C8)>标志性(C15)>芳香性(C11)>植物的色彩(C9)>遮荫性(C14)>植物的季相(C6)>植物观赏特点(C10)>植物的构图美(C7)。茂名市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中,2级景观明显占优势。各类型绿地综合评分的平均数中,广场样地(3.70)>居住区样地(3.68)>公园样地(3.56)>道路样地(3.41)>单位附属样地(3.35)。综合本文研究,讨论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在植物多样性方面、植物景观结构方面、本地植物的应用方面、植物功能属性方面、植物景观效果维护方面等的现状。本文提出初步的建议包括提高植物多样性、构建复层植物群落、营造特色地方植物景观、完善植物的功能属性以及提高植物的养护管理水平。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金京豫[3](2020)在《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郑州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龙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改变着城市架构,因此城市韧性水平也处于变动和不稳定的状态,但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干扰和冲击也是客观存在的,当某种干扰和冲击达到或突破城市韧性状态阈值,其自适应调节机制将会面临崩溃,且短时间无法恢复,会带来一系列城市灾难。而包括郊野公园在内的城市大型绿地作为承载城市韧性的重要生态单元,其所承载的巨大的生物量、复杂的生境类型、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可以为城市补充提升多方面的韧性。但是,目前我国郊野公园建设质量良莠不齐,且较少关注和应用韧性城市相关理论。本文以此为契机,首先系统分析二者基础理论,作为本题的立脚点。其次,对韧性城市理念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对郑州市空间韧性以及其面临的干扰和冲击进行分析,依据郑州市郊野公园体系以及郊野公园的自身特点,研究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郑州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途径与方法,并于郑州龙王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项目中进行实践应用。项目从提升城市韧性的目的出发,结合郑州市概况,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目标,尝试通过相应的规划设计手段与郑州市的发展和气候变化现状相适应,匹配城市韧性需求,提升城市韧性水平。在郑州市郊野公园这一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引入韧性城市这一理论作为指导是本文的创新点,但受限于目前相关理论和相关实践的发展,韧性城市理念在郊野公园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

马雨涵[4](2020)在《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深化推进时期,河流逐渐沦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牺牲品。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的扩张以及城市行洪安全等压力,河道渠化、蓝绿空间破碎、城河割裂等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人们渴望摆脱钢筋水泥、回归自然生态的愿望日益迫切,河道在承载防洪要求的同时被赋予生态性与景观性。因此,城市河流的近自然化改造是缓解城市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关键点。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河流绿廊规划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梳理城市河流由渠化向近自然化进行改造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手法,将河流作为城市与自然连接的触媒点,使二者的关系达到平衡状态。论文通过对城市河流、河流绿色廊道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典型城市河流绿廊规划案例,总结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设计的方法。最后,本文以唐山市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青龙河周边地区的用地属性、道路交通、绿色空间以及河道本身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总结青龙河地区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梳理规划理念与策略,划定绿廊规划红线,构建地区绿网,对青龙河及其沿岸绿色空间进行近自然恢复与详细设计。塑造一个能够激发城市潜力、带动城市发展的带状景观空间,打造一条低碳生态、充满活力的滨河绿廊。将前期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融合于实际项目之中,为我国其他城市河流的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颜阿茵[5](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提出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吴淼[6](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张莉莉[7](2017)在《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园林堪称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园林美学反映并体现了园林中一切与“尽善”、“尽美”相关的认知,它离不开与审美实践的相互印证,其表现出来的哲学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其涵盖的自然写意、奥旷兼具、虚实相生、比德畅神等意境的发生,反映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综合性生态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山水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整理,并尝试融入到山水城市规划和营造实践经验中去,从而确立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促进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理论在山水城市审美实践以及营造中的应用。凝练了山水城市的复合型概念,首先,山水城市重视山水景观、人工景观的搭建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其次,山水城市是人居城市,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并且提炼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其三,山水城市是符合生态规律的高效和谐的新型城市,突出风格个性。其四,山水城市是大数据驱动的、高科技打头的智慧城市,利用科技及创新营造崭新的城市模式。其五,结合中国园林美学的研究,是营造的具有东方气质的山水城市必由之路。泉城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有的地域和文化优势使得古今名家流连忘返,整个城市可以说就是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林。营造特色独具的山水城市对于济南的建设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从济南城市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根据济南城市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山水特性和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景观绿色廊道;完善绿地系统;提出符合济南城市特点的“星罗架构”;生活环境的融入等技术路径。使当代济南在恢复往日风貌的基础上,营造以文化为骨、科技为血、以意境为魂的山水城市。本文拟鉴古而通今,希望对于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研究起到少许推进的作用。

徐健[8](2015)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建国以来,工业的快速生长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目前,中国城市普遍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园区的泛滥化、聚合化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状,已限制了中国工业的继续发展。工业燃煤量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2012年以来全国范围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国内外对中国环境和景观生态问题的一致关注。与此同时,一次次的工业污染事件也对城市工业的不合理规划频繁敲响警钟。当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和蓝色的天空都成为民众的奢望之时,工业生长则呼唤一种全局化的、量化的科学模式控制其发展速度及规划布局以达到其与环境、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在城市及区域规划层面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工业生长和环境、社会经济、景观生态等方面之间的联系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进而为城市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依据。研究首先阐明了工业环境主观评价和客观景观构成的特征。对国内外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生长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进而在对国内外的生态工业生长模式进行分析后,针对城市工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北方的8个城市的工业环境进行了主观评价和景观构成分析,其结果揭示了北方工业区环境情况及民众需求,同时也明确了评价因子、受访者属性和景观构成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初步解析,结合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得出了构成城市工业生长系统的构成框架。进而研究构建了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通过文献综述、主因子分析、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工业、人口、城市经济、环境、景观生态五个系统部分进行因子遴选及因果关系梳理建立了子系统的流图,进而构建了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以工业城市哈尔滨的数据为基础训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运行拟合度、逻辑结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四个方面的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区别于传统的基于GIS的景观指数线性静态预测,本模型具有多维度非线性动态预测功能,决策者可以通过模型预知未来的系统所有因子的变化,达到控制工业生长速度的目的。模型适用性研究还发现了在同种外界条件下企业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呈“S型增长模式”对景观生态的影响相对最小。研究发现了工业生长下分散型城市空间格局模式更适于景观生态保护。为探讨相对较适合工业生长的城市空间格局模式,研究应用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结合景观生态风险性评价方法对工业城市空间格局进行了假设性模拟研究。在同种政策和工业发展速度下,比较同一个城市的集中型格局和三种分散型格局模式(绿色廊道模式、卫星城模式和资源分散模式)对其景观生态风险性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散型城市比集中型城市更有利于未来景观生态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并揭示了城市分散程度和环境污染因子及景观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提出了针对工业生长及布局的城市规划策略。应用工业生长模型的量化关系,结合Grasshopper软件的参数可视化功能,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其包含的哈尔滨、大庆等五个工业城市进行工业生长指数模拟。将城市工业生长曲面对比现有政府规划构想,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业型城市的发展策略。本研究通过工业生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定性—定量—可视化的转化,达到了应用系统量化方法调节城市工业生长速度和规划布局的目的。

王智勇[9](2013)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密集区成长迅速。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成长。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20多个地区类似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实际上佐证了城镇化主战场转向城市密集区的趋势明显。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蔓延的大潮,尤其是城市密集区人口和空间的快速膨胀,生态空间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密集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生态服务质量的好坏已面临严峻挑战。论文从实证案例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与问题,总结其生态空间保护与控制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其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空间状况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的测度并分析其生态空间状况,由此判断区域生态空间的合理格局。论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系统的探讨了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构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及结构框架,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多元的分析视角,从整体上提出未来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揭示其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分析其生态保护与控制的经验得失,并总结出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启示。第二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比较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在土地、人口、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以明确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相对优势、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实证主体,研究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发展态势,揭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由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以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案例,在测度其生态空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博弈对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社会生长力来解析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对生态用地分类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构成,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共通性的生态空间元素,构建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第六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分别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

孙奎利[10](2012)在《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着名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当中。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享有城镇化产生的利好成果的同时,将其负面效应最小化,是城市规划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引导下,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10年,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辖区九大城市掀起了绿道建设的热潮。自此,广东率全国风气之先,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绿道建设的序幕。对天津而言,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津滨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天津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天津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城市建设也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更为凸显,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大,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渐强烈等。为了构建天津市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天津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天津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此本文展开了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本文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缺失、绿道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四个方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了绿道建设在构建天津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系统规划在规划目标、依据、层次、内容及建设实践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及绿道规划的相关理论依据,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第三,立足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针对天津与北京、廊坊、沧州、唐山等相邻周边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域绿道的构建达到优化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和结构的目的。同时,针对市域绿道的属性特征、概念、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和界定,并根据绿道的属性特征,将天津市域绿道划分为运河型、交通型、湿地型、产业型四大类。在综合考虑市域范围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河流湿地、交通及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天津市域现状地理空间,结合天津各区县绿地系统和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叠加法中的空间叠加法(overlay),辅以多因子评价以及德尔菲专家评分法,对市域绿道选线的空间适宜度进行定量分析,在绿道选线模型引导下提出了天津市域范围由5条主线、7条连接线、30条支线和3800平方公里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天津市域绿道总体规划布局,并针对城际交界绿道、运河文化绿道、交通链接绿道、海岸旅游绿道、湿地联络绿道五条市域绿道主线的特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及服务人口进行详细说明。第四,综合分析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天津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环外地区发展现状、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外环线交通流量、居民出行范围及相关规划等七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外环线绿带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外绿带的设计构想。同时在环城游憩带理论指导下,结合环外地区的现状土地利用、环外组团布局、河流水系分布、郊野公园选址等资源要素条件,界定并分析了环外绿道的概念及规划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第五,以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作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天津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及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存在问题,提出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同时,针对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与换乘接驳问题,提出了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以期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缓解最后一公里出行矛盾。最后,为了更好完善优化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作者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建设相结合、组织编制环渤海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二、改善生存环境,构筑绿色油城——国家特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生存环境,构筑绿色油城——国家特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及其景观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绿地
        1.2.2 植物物种
        1.2.3 植物景观
        1.2.4 植物群落
    1.3 国内外绿地植物研究
        1.3.1 国外绿地园林植物研究
        1.3.2 国内绿地园林植物研究
第二章 研究概况
    2.1 茂名市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1.5 植被及植物资源概况
        2.1.6 城市园林绿化概况
    2.2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物种调查与分析
        3.1.1 园林绿地植物的组成
        3.1.1.1 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3.1.1.2 植物科级的组成
        3.1.1.3 植物优势科的组成
        3.1.1.4 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物种的组成
        3.1.2 植物的生活型
        3.1.3 植物的观赏特性
        3.1.3.1 观叶植物
        3.1.3.2 观花植物
        3.1.3.3 观果植物
        3.1.3.4 观茎植物
        3.1.4 植物应用频率
    3.2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3.2.1 园林绿地系统木本植物指数
        3.2.2 不同类型绿地木本植物指数比较分析
        3.2.3 各块绿地木本植物指数统计与分析
    3.3 园林绿地植物群落景观分析
        3.3.1 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结构
        3.3.2 园林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
        3.3.2.1 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
        3.3.2.2 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3.3.2.3 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
        3.3.3 典型植物景观群落实例分析
        3.3.4 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特色
第四章 茂名市绿地植物景观层次分析法
    4.1 评价对象的选择
    4.2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确定
    4.3 判断矩阵以及进行一致性检验
    4.4 综合权重分析
    4.5 植物景观群落评价结果与分析
        4.5.1 定量与定性因子的评分标准
        4.5.2 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植物多样性方面
        5.1.2 植物景观结构方面
        5.1.3 本地植物的应用方面
        5.1.4 植物功能属性方面
        5.1.5 植物景观效果维护方面
    5.2 建议
        5.2.1 提高植物多样性
        5.2.2 构建复层植物群落
        5.2.3 营造特色地方植物景观
        5.2.4 完善植物的功能属性
        5.2.5 提高园林绿地植物的养护管理水平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表1 茂名市植物景观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2 茂名市植物景观评价调查表
    附表3 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名录
    附图1 茂名市园林绿地54 个植物群落现场照片(自摄)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郑州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龙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进程改变着生态系统
        1.1.2. 近年来灾害频发,城市风险提升
        1.1.3. 城市对郊野公园的需求正在转变
        1.1.4. 韧性城市理念逐渐纳入国家政策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2.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及辨析
        2.1.1. 韧性城市
        2.1.2. 郊野公园
    2.2. 韧性城市
        2.2.1. 韧性认知的发展
        2.2.2. 韧性城市的内涵与阶段
        2.2.3. 理念的优势与不足
    2.3. 郊野公园
        2.3.1. 功能与分类
        2.3.2. 规划设计原则
        2.3.3. 总体布局与分区
3.韧性城市与郊野公园的相关性探讨
    3.1. 城市景观角色的适应性转变
        3.1.1. 景观研究尺度与领域的扩展
        3.1.2. 生态主义与景观的潜力挖掘
        3.1.3. 景观都市主义与绿色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位
        3.1.4. 郊野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角色
    3.2. 韧性城市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3.2.1. 城市景观有宜于城市韧性的量化
        3.2.2. 城市景观可以作为人类干预措施的载体,以塑造城市韧性
    3.3.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景观规划设计内涵
        3.3.1. 整合思维,综合性规划
        3.3.2. 情景思维,创设多元功能
        3.3.3. 识别风险,适应性韧性技术支撑
        3.3.4. 建立动态适应性的管理机制
    3.4. 韧性城市理论指导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契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3.4.1. 契合性:韧性城市理论与郊野公园特性的紧密联系
        3.4.2. 必要性:郊野公园相对于城市郊区的韧性发展意义重大
        3.4.3. 可行性:韧性城市理论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3.5. 本章小结
4.郑州市城市韧性现状与城市发展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空间韧性制图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指标选取
        4.2.3. 指标计算
        4.2.4. 总结分析
    4.3. 城市发展与环境压力分析
        4.3.1. 城市发展
        4.3.2. 环境压力
    4.4. 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现状与未来
        4.4.1. 现状与规划
        4.4.2. 未来发展展望
5.案例借鉴
    5.1. 法国苏塞公园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策略
        5.1.3. 借鉴意义
    5.2. 菲尔·哈德伯格公园
        5.2.1. 项目概况
        5.2.2. 设计策略
        5.2.3. 借鉴意义
    5.3. 休斯顿植物园和自然中心
        5.3.1. 项目概况
        5.3.2. 设计策略
        5.3.3. 借鉴意义
    5.4. 哈德逊市南湾公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设计策略
        5.4.3. 借鉴意义
    5.5. 上海闵行浦江郊野公园
        5.5.1. 项目概况
        5.5.2. 设计策略
        5.5.3. 借鉴意义
6.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郑州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思路
    6.1. 规划设计目标
        6.1.1. 系统连通,应对风险
        6.1.2. 动态平衡,适应风险
        6.1.3. 完善设施,防灾减灾
        6.1.4. 大众参与,社会韧性
    6.2. 规划设计原则
        6.2.1. 自然生态原则
        6.2.2. 整体性原则
        6.2.3. 动态适应原则
    6.3. 规划设计工作框架
    6.4. 规划设计工作方法
        6.4.1. 系统分析,综合定位
        6.4.2. 构建韧性的生态网络
        6.4.3. 合理布局,韧性设计
        6.4.4. 动态管理,自我组织
    6.5. 小结
7.规划设计实践——郑州市龙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7.1. 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7.1.1. 地理区位
        7.1.2. 上位规划解读
        7.1.3. 周边环境分析
        7.1.4. 内部场地认知
        7.1.5. SWOT分析
    7.2. 规划设计思路
        7.2.1. 规划目标
        7.2.2. 规划定位
        7.2.3. 规划依据
        7.2.4. 规划策略
    7.3. 总体规划
        7.3.1. 规划结构
        7.3.2. 规划设计方案
        7.3.3. 功能分区
    7.4. 分区详细设计
        7.4.1. 综合服务区
        7.4.2. 郊野康体区
        7.4.3. 彩花缤纷区
        7.4.4. 绿心示范区
        7.4.5. 居民休闲区
        7.4.6. 生产体验区
        7.4.7. 综合管理区
    7.5. 韧性专项设计
        7.5.1. 构建韧性生态网络
        7.5.2. 配备韧性基础设施
        7.5.3. 经济韧性的提升
        7.5.4. 增强居民参与,提升社会韧性
    7.6. 其它专项设计
        7.6.1. 交通游线设计
        7.6.2. 种植规划
        7.6.3. 建筑小品设计
        7.6.4. 智慧园林与交互景观
        7.6.5. 景观服务设施规划
        7.6.6. 铺装设计
    7.7. 经济技术指标
8.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4)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河道
        1.1.2 城市化与城市河流的关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河流近自然化
        2.1.2 滨河绿廊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河流近自然化相关研究进展
        2.2.2 滨河绿廊相关研究进展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近自然林业
        2.3.2 生态工程学
        2.3.3 景观生态学
        2.3.4 生态水工学
        2.3.5 游憩学
3.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3.1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原则
        3.1.1 以人为本原则
        3.1.2 防洪安全原则
        3.1.3 尊重生态原则
        3.1.4 互动开放原则
        3.1.5 美学价值原则
    3.2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策略
        3.2.1 整体化策略——统筹规划空间整合
        3.2.2 生态化策略——顺应自然生境再生
        3.2.3 地域化策略——传承文化形象展示
        3.2.4 多方介入策略——多方参与协同共治
    3.3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设计手法
        3.3.1 河道设计
        3.3.2 廊道设计
        3.3.3 植物群落设计
        3.3.4 绿地海绵设计
4.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浙江宁波生态走廊规划
        4.1.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4.1.2 设计手法
        4.1.3 借鉴意义
    4.2 河北迁安三里河绿廊规划
        4.2.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4.2.2 设计手法
        4.2.3 借鉴意义
    4.3 日内瓦艾尔河复兴计划
        4.3.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4.3.2 设计手法
        4.3.3 借鉴意义
    4.4 墨尔本穆尼河沿岸区域规划
        4.4.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4.4.2 设计手法
        4.4.3 借鉴意义
    4.5 休斯顿河湾绿道公园系统规划
        4.5.1 项目概述
        4.5.2 设计手法
        4.5.3 借鉴意义
    4.6 案例总结及河道景观规划的思考
        4.6.1 河道修复师法自然
        4.6.2 绿色海绵雨洪利用
        4.6.3 尊重历史重现风采
        4.6.4 视角多元综合管理
5.唐山市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5.1 项目背景
        5.1.1 地理区位
        5.1.2 唐山市城市建设背景
        5.1.3 唐山市自然条件概况
        5.1.4 城河关系
        5.1.5 上位规划解读
    5.2 现状解读
        5.2.1 自然本底现状
        5.2.2 土地利用现状
        5.2.3 道路交通现状
        5.2.4 绿色空间现状
        5.2.5 周边建筑现状
        5.2.6 河道空间现状
        5.2.7 人群活动需求
        5.2.8 前期研究总结
    5.3 规划思路
        5.3.1 规划理念与定位
        5.3.2 规划策略
    5.4 总体规划
        5.4.1 青龙河地区绿色网络构建
        5.4.2 青龙河绿色廊道总体规划
    5.5 专项规划
        5.5.1 近自然河道规划
        5.5.2 游憩系统规划
        5.5.3 自然教育与解说系统规划
    5.6 分区设计
        5.6.1 现代滨水游憩区
        5.6.2 艺术文创交流区
        5.6.3 城市客厅展示区
        5.6.4 城市生活体验区
        5.6.5 休闲运动娱乐区
        5.6.6 生态教育科普区
        5.6.7 自然保育疗养区
    5.7 经济技术指标
6.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设计方案

(5)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6)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7)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中国园林及其美学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1.2 山水城市研究的概况与成果
        1.1.3 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实践
        1.1.4 作者对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梳理
    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1.2.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重点
        1.3.1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关系
        1.3.2 山水城市的现代特征
        1.3.3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
第二章 中国园林美学的流变
    2.1 中国园林美学的文化溯源
        2.1.1 中国园林美学的发端与形成
        2.1.2 中国园林的分类及风格
    2.2 中国园林美学的意境
        2.2.1 中国园林的“意境说”
        2.2.2 中国园林意境表现的内涵
        2.2.3 中国园林意境生成的规律
    2.3 中国园林美学的生态性
        2.3.1 山水泉石——艺术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2.3.2 园林建筑——感通天地的生态建筑
        2.3.3 树木花草——自然天成的绿色空间
        2.3.4 天时季相——园林美的时空交感
第三章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营造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
        3.1.1 “山水文化”的由来
        3.1.2 山水审美观念的兴落
        3.1.3 中国山水文化与中国园林、山水城市的关系
    3.2 中国园林的审美活动与山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3.2.1 中国园林的群体游园之风
        3.2.2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3.3 中国园林美学对于山水城市营造的启迪
        3.3.1 集生态艺术之大成
        3.3.2 人性归复的精神文化生态形式
        3.3.3 园林美学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共通性
    3.4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1 掇山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2 理水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3 中国园林建筑与布局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3.4.4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第四章 济南城市特色与生态环境发展脉络
    4.1 济南城市的环境概况
        4.1.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4.1.2 济南城市泉群分布及泉水成因
    4.2 济南城市形成的历史踪迹
        4.2.1 史料记载中的济南城市和园林变迁
        4.2.2 济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踪迹
        4.2.3 济南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五章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特征研究
    5.1 济南城市山水特色及文化解析
        5.1.1 济南古城的山水特色
        5.1.2 济南城市的山水文化特征
    5.2 济南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成特征
        5.2.1 济南城市“山·城”特征
        5.2.2 济南城市“水·城”特征
    5.3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
        5.3.1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形态吻合度低
        5.3.2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规模尺度失衡
        5.3.3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开发建设冲突
第六章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策略
    6.1 济南历史文化承载与保护策略
        6.1.1 济南泉文化延续策略
        6.1.2 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6.1.3 基于创造性意识与文化脉络融入济南山水城市营造体系策略
    6.2 济南山水城市格局营造组织策略
        6.2.1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功能组织策略
        6.2.2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文脉传承策略
第七章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技术路径
    7.1 济南城市的山水架构营造
        7.1.1 山水架构的特色定位
        7.1.2 济南“山城一体”架构的基本格局
        7.1.3 济南“水城相依”架构的基本格局
        7.1.4 济南“泉水聚落”架构的基本格局
    7.2 济南城市发展“南联北跨,显山露水”
        7.2.1 城市总体发展“南联”
        7.2.2 城市总体发展“北跨”
    7.3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星罗架构”
        7.3.1 构成济南“星罗架构”的十二个景观核心
        7.3.2 “星罗架构”的可视性与可达性
        7.3.3 从中国园林美学视角出发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营造系统
    7.4 基于济南山水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
        7.4.1 济南山水城市与现代“慢生活”的融合
        7.4.2 济南山水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创新点
        8.1.1 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去思考山水城市的营造
        8.1.2 分析山水城市中山水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关系
        8.1.3 为济南量身定制山水城市营造的策略和技术路径
    8.2 未来山水城市研究展望
        8.2.1 新世纪的山水城市内涵
        8.2.2 未来山水城市的营造展望
    8.3 融合与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发展的历程
        1.1.2 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2.3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理论界定
        1.3.3 研究方法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国外生态工业相关研究
        1.4.2 国内生态工业相关研究
        1.4.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研究边界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及工业环境调查
    2.1 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
        2.1.1 国外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
        2.1.2 国内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
    2.2 城市工业环境调研方法
        2.2.1 地点取样及抽样调查方法
        2.2.2 问卷设计
        2.2.3 样本容量及样本特征
        2.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2.2.5 城市工业环境景观构成调研方法
    2.3 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初步解析
        2.3.1 结构式访谈数据整理
        2.3.2 非结构式访谈数据整理
        2.3.3 景观构成数据整理
        2.3.4 评价因子间的关系解析
        2.3.5 人群特征和位置属性与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3.6 工业环境景观构成和问卷调研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4 基于生态工业生长模式和调研的工业生长系统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构建及验证
    3.1 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的确定
        3.1.1 模型方法的选择
        3.1.2 模型方法的研究现状
    3.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3.2.1 系统动力学发展
        3.2.2 系统动力学仿真
        3.2.3 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
    3.3 模型构建
        3.3.1 模型框架
        3.3.2 模型边界
        3.3.3 模型城市选择
        3.3.4 模型因子选取
        3.3.5 子系统模型构建
        3.3.6 总系统模型构建
    3.4 模型验证
        3.4.1 模型运行拟合度验证
        3.4.2 模型结构逻辑验证
        3.4.3 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预测精度验证
        3.4.4 模型适用性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城市空间格局比较
    4.1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及评价方法
        4.1.1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演变
        4.1.2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特征
        4.1.3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的评价方法
    4.2 针对不同城市格局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4.2.1 模拟城市选择
        4.2.2 四种典型城市格局模式模拟假设
        4.2.3 四种典型城市格局模式模拟指标比较
        4.2.4 工业生长模型的应用及验证
    4.3 四种典型城市格局模拟结果及比较
        4.3.1 相对环境污染指数模拟
        4.3.2 工业特征指数模拟
        4.3.3 绿地分布指数模拟
        4.3.4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拟
        4.3.5 景观指数平均值和城市斑块间距关系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合系统动力学和参数可视化的城市工业布局及策略研究
    5.1 针对系统动力学可视化的参数化模拟方法
        5.1.1 城市规划及设计中的参数化应用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参数可视化方法的结合
        5.1.3 参数化因子间逻辑关系研究
        5.1.4 工业布局参数可视化程序设定
    5.2 单体城市参数化模拟及规划策略
        5.2.1 哈尔滨
        5.2.2 大庆
        5.2.3 齐齐哈尔
        5.2.4 安达
        5.2.5 肇东
    5.3 哈大齐工业走廊参数化模拟及规划策略
        5.3.1 基础数据
        5.3.2 模拟结果
        5.3.3 规划策略
    5.4 工业城市总体规划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3 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1.4 城市密集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1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态势与问题
    2.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3 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
    3.1 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比较
    3.2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概况
    3.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态势
    3.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生态效应
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
    4.1 生态空间的概念
    4.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
    4.3 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分析
5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
    5.1 相关理论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解释框架
    5.3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作用机理
    5.4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模型及特征
6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
    6.1 已有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的探讨
    6.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
    6.3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
7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
    7.1 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
    7.2 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7.3 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7.4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有待深化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10)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困境
        1.1.2 城市居民对公共开敞空间的需求日趋提高
        1.1.3 绿道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建设新的发展趋势
        1.1.4 绿道规划是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2.1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2.1.1 绿地系统与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2.1.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1.1.2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2.1.1.3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2.1.2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
        2.1.2.1 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
        2.1.2.2 城市规划性质的改变
        2.1.2.3 城市开敞空间的缺乏
        2.1.2.4 多模式出行方式的需求
        2.1.3 绿道系统规划的理论依据
        2.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2 缓冲区理论
        2.1.3.3 斑块——廊道‖理论
        2.1.3.4 景观连接度理论
        2.1.3.5 环城游憩带理论
        2.1.3.6 需求层级理论
        2.1.3.7 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
    2.2 国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2.2.1 国外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2.2.2 国外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2.2.2.1 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2.2.2.2 迈阿密河绿色行动计划
        2.2.2.3 英国伦敦绿链规划
        2.2.2.4 德国鲁尔工业区绿道规划
        2.2.2.5 卢布尔雅那环城绿道规划
        2.2.2.6 日本的绿道规划
        2.2.2.7 新加坡绿道规划
        2.2.3 国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2.2.3.1 绿道规划保护生态环境
        2.2.3.2 绿道规划促进城市复兴
        2.2.3.3 绿道规划整合城市功能
        2.2.3.4 绿道规划储备开敞空间
        2.2.3.5 绿道规划进行成果立法
        2.2.3.6 绿道规划重视公共参与
    2.3 国内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2.3.1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3.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过程
        2.3.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政策依据
        2.3.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体系
        2.3.2 国内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2.3.2.1 绿道相关的理论着作
        2.3.2.2 绿道相关的学术论文
        2.3.3 国内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2.3.3.1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
        2.3.3.2 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
        2.3.3.3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2.3.3.4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
        2.3.3.5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总体规划
        2.3.3.6 廊坊市大厂县绿道网建设
        2.3.4 国内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2.3.4.1 加强绿道综合功能认知
        2.3.4.2 绿地绿道系统协调发展
        2.3.4.3 重视绿道规划学科交叉
        2.3.4.4 构建绿道系统规划层级
        2.3.4.5 制定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2.4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2.4.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过程研究
        2.4.1.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的阶段划分
        2.4.1.2 天津园林
        2.4.1.3 租界公园
        2.4.1.4 公共绿地
        2.4.1.5 生态网络绿地
        2.4.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4.2.1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研究
        2.4.2.2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规划研究
        2.4.2.3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学术研究
        2.4.3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3.1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3.1.1 城市生态圈规划
        3.1.2 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
        3.1.3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规划
    3.2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3.2.1 环津四市区域衔接不足
        3.2.1.1 ―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
        3.2.1.2 京津绿地系统规划
        3.2.1.3 津唐绿地系统规划
        3.2.1.4 津廊绿地系统规划
        3.2.1.5 津沧绿地系统规划
        3.2.2 市域绿地文化的缺失
        3.2.2.1 地域文化的缺失
        3.2.2.2 人本文化的缺失
        3.2.2.3 湿地文化的缺失
        3.2.3 生态湿地保护开发不足
        3.2.3.1 天津湿地现状概况
        3.2.3.2 湿地的功能与意义
        3.2.3.3 生态要素整合分析
    3.3 区域统筹视角下天津市域绿道规划策略
        3.3.1 绿地系统向绿道规划的转变
        3.3.1.1 规划目标的转变
        3.3.1.2 规划主体的转变
        3.3.1.3 规划范围的转变
        3.3.1.4 规划内容及深度的转变
        3.3.2 统筹区域发展
        3.3.2.1 生态统筹
        3.3.2.2 文化统筹
        3.3.2.3 经济统筹
        3.3.2.4 交通统筹
        3.3.2.5 沿海统筹
        3.3.3 优化区域环境
        3.3.3.1 功能分区与空间管制
        3.3.3.2 控制要素与生态设计
        3.3.3.3 优化策略与保护措施
        3.3.4 链接区域人文
        3.3.4.1 实现资源的融合力
        3.3.4.2 增强绿地的承载力
        3.3.4.3 发挥运河的魅力
        3.3.4.4 展现旅游的活力
    3.4 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3.4.1 天津市域绿道的界定及分类
        3.4.1.1 市域绿道的界定
        3.4.1.2 市域绿道的分类
        3.4.1.3 市域绿道宽度的界定
        3.4.2 天津市域绿道的影响要素解析
        3.4.2.1 自然生态要素
        3.4.2.2 历史人文要素
        3.4.2.3 河流湿地要素
        3.4.2.4 交通资源要素
        3.4.2.5 城镇布局要素
        3.4.2.6 相关规划要素
        3.4.3 基于要素叠加的市域绿道选线模型评价
        3.4.3.1 基准模型
        3.4.3.2 修正模型
        3.4.3.3 评价体系
        3.4.3.4 模型计算
        3.4.4 选线模型引导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选线
        3.4.4.1 城际交界绿道
        3.4.4.2 运河文化绿道
        3.4.4.3 交通链接绿道
        3.4.4.4 海岸旅游绿道
        3.4.4.5 湿地联络绿道
        3.4.5 天津市域绿道配套设施布局规划
        3.4.5.1 配套设施规划
        3.4.5.2 服务设施规划
        3.4.5.3 衔接及换乘设施规划
        3.4.6 天津市域绿道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3.4.6.1 组织管理
        3.4.6.2 技术支撑
        3.4.6.3 政策措施
        3.4.6.4 实施监督
        3.4.6.5 维护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天津环外绿道规划
    4.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4.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4.1.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雏形
        4.1.1.2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规划改造
        4.1.1.3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功能提升
        4.1.2 天津外环线绿带存在的问题
        4.1.2.1 环城绿带用地性质复杂
        4.1.2.2 环城绿带功能结构单一
        4.1.2.3 环城绿带利益关系失衡
    4.2 天津环外绿带概念的提出
        4.2.1 天津环外绿带提出的依据
        4.2.1.1 单核变双核,津滨一体化趋势加强
        4.2.1.2 鸭梨变土豆,外环线绿带范围扩大
        4.2.1.3 环外地区快速发展,城市无序蔓延
        4.2.1.4 郊野公园,提供环外户外活动空间
        4.2.1.5 交通量大,抑制外环线绿带通达性
        4.2.1.6 交通工具发展,市民出行距离扩大
        4.2.1.7 相关规划,环外绿带构想的参考点
        4.2.2 天津环外绿带范围界定及内涵
        4.2.2.1 天津环外绿带的范围界定
        4.2.2.2 天津环外绿带的内涵解析
        4.2.2.3 天津环外绿带的目标、功能及作用
    4.3 天津环外绿带的规划策略
        4.3.1 增加环外绿带的综合属性职能
        4.3.2 实现环外绿带内涵的规划转变
        4.3.3 将绿道理念融入环外绿带规划
        4.3.4 环外绿带结合郊野公园规划建设
        4.3.5 加强环外绿带规划的制度化建设
        4.3.6 重视环外绿带规划的公共参与
    4.4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的环外绿道规划
        4.4.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4.4.1.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
        4.4.1.2 环外绿道的规划特点
        4.4.2 影响环外绿道规划的资源要素
        4.4.2.1 环外组团规划要素
        4.4.2.2 城市绿地资源要素
        4.4.2.3 河流水系资源要素
        4.4.2.4 交通廊道资源要素
        4.4.2.5 郊野公园规划要素
        4.4.3 环外绿道总体布局规划
        4.4.3.1 环外绿道的规划目标
        4.4.3.2 环外绿道的指导思想
        4.4.3.3 环外绿道的规划原则
        4.4.3.4 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
        4.4.3.5 环外绿道专项配套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天津城市绿道规划
    5.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互适性研究
        5.1.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互影响
        5.1.2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
        5.1.3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5.1.3.1 城市绿道的概念及内涵
        5.1.3.2 城市绿道的定位及功能
    5.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存在的问题
        5.2.1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概述
        5.2.1.1 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现状
        5.2.1.2 天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及布局
        5.2.1.3 天津市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
        5.2.2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5.2.2.1 公园绿地规划成果重指标轻结构
        5.2.2.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重等级轻层级
        5.2.2.3 公园绿地服务对象重小众轻大众
    5.3 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5.3.1 小汽车交通出行
        5.3.1.1 小汽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5.3.1.2 天津市小汽车交通出行现状
        5.3.2 公共交通出行
        5.3.2.1 公共交通出行的特征
        5.3.2.2 天津市轨道交通出行现状
        5.3.2.3 天津市常规公交车交通出行现状
        5.3.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
        5.3.3.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5.3.3.2 天津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出行现状
        5.3.4 交通出行方式存在的问题
        5.3.4.1 出行结构发展趋势背离规划目标
        5.3.4.2 公共交通竞争力低于小汽车出行
        5.3.4.3 步行自行车专用道路权保障缺失
    5.4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
        5.4.1 构架城市绿道系统的布局
        5.4.1.1 依托城市道路系统
        5.4.1.2 整合轨道交通站点
        5.4.1.3 契合城市用地功能
        5.4.2 引导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
        5.4.2.1 增补城市公园绿地
        5.4.2.2 分配城市道路资源
        5.4.3 构建城市绿道系统的雏形
        5.4.3.1 融入轨道站点的城市绿道节点
        5.4.3.2 协调慢行系统的城市绿道线路
        5.4.3.3 契合绿色出行的城市绿道网络
    5.5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研究
        5.5.1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5.5.1.1 通信行业领域
        5.5.1.2 农田水利领域
        5.5.1.3 物流运输领域
        5.5.2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城市交通中的实践
        5.5.2.1 上海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
        5.5.2.2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5.5.2.3 滨海新区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5.5.3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5.5.4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内涵的阐述
        5.5.4.1 优良的出行环境
        5.5.4.2 紧密的换乘衔接
        5.5.4.3 独立的慢行路权
        5.5.4.4 有效的管理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不足之处
    6.2 未来展望
附录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改善生存环境,构筑绿色油城——国家特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茂名市园林绿地植物及其景观调查分析[D]. 李艳. 广西大学, 2021(12)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郑州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龙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为例[D]. 金京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D]. 马雨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6]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D]. 张莉莉. 天津大学, 2017(01)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构建及应用[D]. 徐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 孙奎利. 天津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石油城市——国家超大型企业绿地系统发展规划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