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研究

现阶段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研究

论文题目: 现阶段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人口学

作者: 刘娜

导师: 景跃军

关键词: 中国,社会阶层,社会流动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有三方面:一是社会分层多元化;二是社会流动加速化;三是社会差别扩大化。本文研究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及来源,分析中国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特点、趋势,并对美、英、中三国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及其阶层结构所决定的。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呈现“金字塔型”结构,中间阶层非常弱小,社会流动频率加快,社会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制度阻碍社会流动渠道的通畅,贫富分化程度还在加深,社会发展不平衡,一个完全依靠竞争机制筛选人才的环境还尚未形成,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维持社会稳定的角度看,有必要逐步发展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来保证社会流动的有序进行。

论文目录:

绪论

(一)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构

一、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概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基础理论概述

二、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划分及来源

(一) 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

(二) 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构成

(三) 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来源

三、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

(一)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社会流动

(二)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流动

(三) 社会中间阶层的社会流动

(四) 工人阶层的社会流动

(五) 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社会流动

(六) 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趋势

四、美英中三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差异分析

(一) 美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

(二) 英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

(三) 美英中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差异分析

(四) 对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启示

五、关于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对策

(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 建立严格的税收制度

(三) 建立健全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 转变观念是解决社会流动问题的关键

(五) 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多次分配环节

(六) 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完善人才流动政策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口[D]. 贾小爽.华侨大学2011
  • [2].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D]. 李晓燕.辽宁大学2006
  • [3].中国社会阶层发展多元化分析[D]. 陈磊.吉林大学2011
  • [4].我国社会阶层变化与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研究[D]. 李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 [5].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矛盾及其化解[D]. 赵俊芝.河北经贸大学2012
  • [6].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研究[D]. 焦兰萍.苏州大学2009
  • [7].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考[D]. 谭循恩.华南理工大学2010
  • [8].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研究[D]. 谢冬玲.华南理工大学2010
  • [9].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D]. 赵艳芳.东北师范大学2008
  • [10].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与执政党建设[D]. 王欣.吉林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自觉[D]. 吴克领.吉林大学2007
  • [2].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以辽宁建昌农村劳务输出为例[D]. 刘铁军.吉林大学2004
  • [3].近代湖南社会流动研究(1840-1949)[D]. 陈叙良.湖南师范大学2005
  • [4].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社会流动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张星.浙江师范大学2005
  • [5].试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若干问题[D]. 曲凯音.云南师范大学2005
  • [6].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D]. 李晓燕.辽宁大学2006
  • [7].我国“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法律调整[D]. 苗向玲.吉林大学2006
  • [8].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嬗变与政治稳定[D]. 仲逸智.南京师范大学2005
  • [9].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流动—政治参与”行为选择研究[D]. 赵前前.兰州大学2006
  • [10].社会分层动力视角下阶层状况研究[D]. 魏晨.苏州大学2006

标签:;  ;  ;  

现阶段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