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论文摘要

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是世界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和动物必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也是油漆、润滑剂、化妆品、尼龙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主要在长江流域)超过1亿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3,为我国人民提供了50%左右的食用油。然而与加拿大等国家相比,我国多数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偏低:2005年前国际油菜籽的平均含油量大约42%,我国油菜籽的平均含油量仅为38%。目前我国油菜年产量在1300万吨左右,产油470万吨,占整个食用油的半壁江山(每年我国生产植物油850万吨左右)。而且我国食用油的生产和消费缺口很大(植物油消费总量在1200万吨左右),2000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179万吨,至2005年已增至621.1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8.2%,所以提高油菜产量,增加种植面积、提高油菜含油率(单位面积的产油率)就成为缓解食用油消费的当务之急。因此,高含油量油菜品质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1999年陈锦清提出“底物竞争”假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梭化酶(PEPC)与油菜含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间接控制了油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共同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流向,从而决定植物种子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我们利用RNAi技术抑制PEPC,使可溶性糖更加充分地流入种子中的脂肪代谢途径,以望获得高含油量的转基因油菜。本研究作了以下工作并取得相关结果:1.寻找与油菜含油率积累呈负相关的基因(PEP)的保守序列利用PEPC(GenBank accession D13987)基因序列与GENBANK里已公布的植物基因做BLAST比对,发现PEPC基因上的一个外显子(位于2637-2859bp,命名为“S”)具有高度的保守性。2.克隆PEP基因的保守序列和napin启动子根据外显子S和napin(GenBank accession J02798)基因的序列,应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P1-P2,P3-P4两对特异性引物。在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出PEPC和napin基因片段。再把PEPC和napin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pMD18-T上,送公司测序鉴定,确认所克隆的序列为PEPC基因片段和Napin启动子序列。3.构建反向重复框利用质粒载体pBS-NEI(此载体有两个特点:1、内含子片段NEI(130bp)来自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由上海鼎安科技有限公司人工合成,2、内含子5’端反向插入载体pBS-NEI中),在内含子片段NEI两端选择合适的酶位点,把PEPC基因片段一个正向插入,一个反向插入,建成具有反向重复框的载体pBS-B2-NEI-B1。4.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CAMNapin的构建从pMDNapin载体上,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切下来的Napin基因片段与经同样双酶切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91连接,得到载体pCAMNapin5.PEPC基因ihpNR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把从pBS-B2-NEI-B1载体上,用酶切下的反向重复框连接到经同种酶切且去磷酸化的表达载体pCAMNapin上,再克隆到感受态细胞中,然后用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两种手段,最终选取内含子5’端与载体pCAMNapin同方向的重组质粒,得到PEPC基因ihpRNA植物表达载体pCAMNapin-B2-NEI-B1。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油菜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 1.1.1 我国油菜的分布、产量状况和目前的含油率水平
  • 1.1.2 我国食用油消费现状
  • 1.1.3 油菜籽油的形成过程
  • 1.1.3.1 植物中糖类物质的生成
  • 1.1.3.2 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蔗糖转化为脂肪酸
  • 1.1.3.3 脂肪酸在种子中的储存
  • 1.1.4 控制菜籽含油量的关键酶
  • 1.1.4.1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1.1.4.2 乙酰CoA羧化酶
  • 1.1.4.3 磷脂酸磷酸脂酶
  • 1.1.4.4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 1.1.4.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 1.1.5 油菜含油率改良的主要手段
  • 1.1.5.1 常规育种
  • 1.1.5.2 诱变育种
  • 1.1.5.3 基因工程技术
  • 1.2 RNAi技术
  • 1.2.1 RNAi的内含
  • 1.2.2 RNAi的历史背景
  • 1.2.3 RNAi的作用机理
  • 1.2.4 RNAi的特点
  • 1.2.5 RNAi在植物中的应用
  • 1.2.5.1 RNAi可作为农作物基因改良的有效工具
  • 1.2.5.2 RNAi可用于植物抗病研究
  • 1.2.5.3 RNAi在作物品质中的改良应用
  • 1.3.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1.3 载体
  • 2.1.4 试剂与酶
  • 2.1.5 试剂盒
  • 2.2 实验方法
  • 2.2.1 PEPC基因保守序列的选择与确定
  • 2.2.2 PCR引物的设计
  • 2.2.3 油菜DNA的提取
  • 2.2.4 E.coli 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5 napin启动子的克隆
  • 2.2.5.1 PCR扩增
  • 2.2.5.2 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
  • 2.2.5.3 连接克隆载体pMD18-T
  • 2.2.5.4 重组子鉴定
  • 2.2.5.4.1 重组质粒提取
  • 2.2.5.4.2 BamH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
  • 2.2.5.4.3 测序和BLAST比对鉴定
  • 2.2.6 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片段的克隆
  • 2.2.7 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CAMNapin的构建
  • 2.2.7.1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91的克隆
  • 2.2.7.2 大量提取质粒
  • 2.2.7.3 BamHI和HindⅢ双酶切
  • 2.2.7.4 片段连接与转化
  • 2.2.8 反向重复框的构建
  • 2.2.8.1 酶切载体pMDPEPC
  • 2.2.8.2 中间载体pBS-NEI-B1的构建
  • 2.2.8.3 反向重复框载体pBS-B2-NEI-B1的构建
  • 2.2.9 PEPC基因ihpR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保守序列寻找与确定
  • 3.2 PEPC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分析
  • 3.3 Napin启动子的克隆及分析
  • 3.4 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CAMNapin的构建
  • 3.5 反向重复框的构建
  • 3.6 种子特异性表达的ihpRNA植物载体构建
  • 4 讨论
  • 4.1 甘蓝型油菜中PEPC基因的特性
  • 4.2 基因片段的克隆
  • 4.3 启动子的选择
  • 4.4 ihpRNA载体的沉默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谷子PEPC基因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特性[J]. 作物学报 2020(05)
    • [2].异子蓬PEPC基因原核表达及其重组菌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力解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9)
    • [3].转PEPC基因水稻的抗逆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2)
    • [4].油用牡丹PEP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06)
    • [5].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0)
    • [6].转PEPC基因水稻的抗旱性[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9)
    • [7].干旱胁迫下PEPC过表达增强水稻的耐强光能力[J]. 作物学报 2012(02)
    • [8].云南竹类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含量比较[J]. 西部林业科学 2015(03)
    • [9].转玉米PEPC基因杨树的光合生理特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2(06)
    • [10].菠萝PEPC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1)
    • [11].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的形态和光合酶活性变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1)
    • [12].麻疯树磷酸烯酮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3)
    • [13].转PEPC基因水稻花粉株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生理表现[J]. 华北农学报 2012(01)
    • [14].PEPC过表达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水稻光合的抑制作用[J]. 作物学报 2011(01)
    • [15].正丁醇和高光强下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8)
    • [16].多年生黑麦草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PEPC基因的转化[J]. 草地学报 2012(04)
    • [17].PEPC酶活性作为水稻高光效育种筛选指标的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05)
    • [18].花生PEPC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花生的遗传转化[J]. 花生学报 2013(02)
    • [19].麻疯树pepc基因正义、反义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功能初步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2)
    • [20].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转PEPC基因水稻及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03)
    • [21].玉米PEPC基因在籼型水稻保持系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效应及转PEPC基因后代的耐光氧化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03)
    • [22].转C_4型PEPC基因水稻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研究进展[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9(05)
    • [23].蒺藜苜蓿PEPC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碱胁迫中功能的预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2)
    • [24].RNA干扰PEPC对三角褐指藻油脂含量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5].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06)
    • [26].拟南芥植物型PEPC基因人工小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2)
    • [27].H_2O_2预处理转pepc基因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8(05)
    • [28].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油菜叶片特异性表达的可行性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2)
    • [29].微藻油脂生物合成与ACCase、PEPC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3(02)
    • [30].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与发育种子中PEPc酶和PAL酶活性的相关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6)

    标签:;  ;  ;  ;  ;  ;  ;  

    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