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芯片论文-俞加伟,齐金鹏,姚黄

稳压芯片论文-俞加伟,齐金鹏,姚黄

导读:本文包含了稳压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源管理,ATE测试,ADP2381,过压保护

稳压芯片论文文献综述

俞加伟,齐金鹏,姚黄[1](2015)在《ADP2381稳压芯片的过压保护ATE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芯片行业常用的测试方法和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测试的一般原理。根据ADP2381稳压芯片的系统构架和特点给出了该芯片的主要测试指标。结合ATE测试的技术优势,基于软件测试技术,以ADP2381过压保护功能为实例,提出了一种基于ATE测试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ATE测试系统能很好地完成ADP2381芯片过压保护功能的完好性测试。(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5年21期)

李金生,游雨云[2](2013)在《集成稳压芯片构成数字组合恒流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领域都会用到恒流源,如LED节能灯一般就使用恒流源驱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介绍一种利用集成稳压芯片LM317构成的可步进和随意调节的数字组合恒流源,利用LM317本身的基准电压,配合调整电阻可获得500 mA以上的恒定电流值。利用10组LM317分别构成2nmA电流,n的取值为0~9,通过它们之间的并联组合,可以方便地构成1 mA~1 A之间间隔为1 mA的任意恒流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3年12期)

王秀华[3](2012)在《基于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的数控恒流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直流恒流源的设计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一种高效率的基于电压可调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的数控恒流源。就整机工作原理、相关参数计算做了详细介绍。系统具有输出电流可预置,输出纹波电流低等特性。(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苗新法[4](2011)在《基于可调稳压芯片的数控恒流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直流恒流源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对比已有的恒流源实现方式,分析了其缺点,重点介绍1种高效率的基于可调稳压芯片的数控恒流源。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就整机工作原理、相关参数计算做了详细介绍。从系统组成角度分别介绍了核心模块、反馈模块及其实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心芯片的反馈引脚,把并联反馈改为串联反馈,从而实现恒流性能。系统具有输出电流可预置,输出纹波电流低等特性。采用设计的恒流源电路在自行研制的某仪器已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1年07期)

王进军[5](2007)在《基于动态零点补偿的低压降线性稳压芯片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在分析一般负反馈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对LDO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Linear Regulator)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稳定性动态零点补偿设计。首先,建立了LDO线性稳压器系统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在此等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频域傅立叶分析的方法,求出了LDO线性稳压器系统的闭环传输函数,在对系统零极点分析的过程中发现,LDO线性稳压器系统的主极点的位置随负载电流的大小在变化:f_(po)=λI_L/2πC_(out),负载电流大小的不同使得LDO线性稳压器随时都可能振荡。针对此情况,本论文给出了一种LDO线性稳压器稳定性动态零点补偿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MOS管开关电阻和寄生电容构成零点补偿网络,通过负载采样电流动态调整MOS管的工作状态,进而调节补偿电阻电容的值,使其产生的动态补偿零点抵消LDO线性稳压器系统主极点位置随负载电流大小变化给LDO线性稳压器稳定性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得LDO线性稳压器系统的稳定性与负载电流大小无关。之后,本论文利用上述给出的动态零点补偿方法,采用UMC 0.6um BiCMOS process进行了一款应用于各类无线通讯设备高性能、高稳定LDO线性稳压芯片设计。最后,对所设计的LDO线性稳压芯片进行了稳定性验证和性能参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负载电流从0变化到150mA时,该LDO线性稳压芯片闭环传输函数曲线变化很小,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典型参数仿真结果如下:输出电压2.5V±0.15%;最大漏失电压65mV;最大正常工作输出电流150mA;最大静态电流163uA;短路电流620mA;最大启动时间200us;线性调整率0.02%/V;负载调整率0.0008%/mA;电源抑制比75dB(低频);输出噪声密度0.9uV/(Hz)~(1/2);AC线性调整率:0.73mV_(p-p),热关断温度160℃;欠压关断电压2.43V。(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7-05-01)

柯学,邹敏翰,张天义,金玉丰[6](2006)在《一种高精度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介绍了一种提高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输出电压精度的技术,该芯片使用了能隙基准的温度补偿技术,克服了能隙参考电压在通常使用的温度范围(10℃~100℃)内的温度漂移,从而使稳压芯片输出电压的温度系数从普通的约100×10~(-6)℃降至20.2×10~(-6)℃。(本文来源于《电子与封装》期刊2006年08期)

任世雄[7](2005)在《开关型稳压芯片LM2575》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端稳压器件以78××,79××,LM3×7为代表。在今天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叁端稳压器件功耗偏大,不适合大压差的工作环境。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一款开关型五端器件LM2575系列。该芯片系MO-TOROLA的产品。(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05-01-09)

稳压芯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很多领域都会用到恒流源,如LED节能灯一般就使用恒流源驱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介绍一种利用集成稳压芯片LM317构成的可步进和随意调节的数字组合恒流源,利用LM317本身的基准电压,配合调整电阻可获得500 mA以上的恒定电流值。利用10组LM317分别构成2nmA电流,n的取值为0~9,通过它们之间的并联组合,可以方便地构成1 mA~1 A之间间隔为1 mA的任意恒流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精度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压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1].俞加伟,齐金鹏,姚黄.ADP2381稳压芯片的过压保护ATE测试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

[2].李金生,游雨云.集成稳压芯片构成数字组合恒流源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

[3].王秀华.基于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的数控恒流源[J].电源技术.2012

[4].苗新法.基于可调稳压芯片的数控恒流源[J].电子测量技术.2011

[5].王进军.基于动态零点补偿的低压降线性稳压芯片的研究与设计[D].西北大学.2007

[6].柯学,邹敏翰,张天义,金玉丰.一种高精度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的实现[J].电子与封装.2006

[7].任世雄.开关型稳压芯片LM2575[N].电子报.2005

标签:;  ;  ;  ;  

稳压芯片论文-俞加伟,齐金鹏,姚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