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

论文摘要

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大多具有治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预后差等特点,其生命质量比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更值得关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的测量工具。本研究旨在编制适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为该类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和临床制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该量表编制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共性模块加特异性模块的方式。共性模块采用已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QLQ-C30的中文版,特异性模块为自行编制。首先根据WHO对生命质量的定义,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临床观察法,拟定条目池,根据患者对条目的重要性打分和专家咨询确定初步特异性模块,形成预调查量表。然后以一所三级甲等肝胆外科专科医院85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命质量测评。采用SPSS10.0软件包,选择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逐步回归法、因子分析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含有11个条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的特异性模块,结合共性模块形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最后以一所三级甲等肝胆外科专科医院142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命质量测评,以考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为考评该量表的重测信度,随机抽取60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入院第三天再重新调查一次;为考评该量表的反应度,选择55名进行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出院时再重新调查一次。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相关分析、信度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结果(1)研制出包含黄疸、消化、瘙痒3个领域和消瘦、发热2个单一条目的特异性模块。(2)量表的实测结果显示,总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7;共性模块的Alpha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90;特异性模块的Alpha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73,重测相关系数为0.92(P<0.01);各领域的Alpha系数在0.44-0.89间,分半信度在0.44-0.89间,重测相关系数在0.62-0.95(P<0.01)间,各领域第一次与第二次得分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个条目与所属领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其它领域间的相关系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能够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除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消瘦领域外,其它领域得分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量表的实测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状态、文化程度、血清胆红素水平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结论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特异性模块与QLQ-C30结合形成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可读性好,且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与反应度,能够全面、具体、准确地反映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可作为测量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的工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一、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编制方法
  • 二、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特点
  • 三、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案
  • 四、主要技术线路图
  • 第二部分 特异性模块的研制
  • 一、共性模块的选择
  • 二、特异性模块的编制
  • 三、预调查
  • 四、形成正式特异性模块
  • 五、信效度检验
  • 第三部分 量表的实测
  • 一、量表调查
  • 二、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与总结
  • 一、特异性模块的研制
  • 二、量表的实测
  • 三、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
  • 四、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情况
  • 五、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应用前景
  • 小结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ERCP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02)
    • [2].ERCP放置胆道内支架行姑息性胆道引流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 肝胆外科杂志 2019(05)
    • [3].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预后因素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05)
    • [4].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J]. 名医 2020(08)
    • [5].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对比[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08)
    • [6].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14)
    • [7].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临床疗效观察[J]. 肝胆外科杂志 2019(01)
    • [8].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7(20)
    • [9].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3)
    • [10].右美托咪定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8(05)
    • [11].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0)
    • [12].恶性梗阻性黄疸166例介入治疗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6(11)
    • [13].CA199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06)
    • [14].经皮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01)
    • [15].术前减黄对伴有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4)
    • [16].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7)
    • [17].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评价[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9)
    • [18].内镜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配合和护理体会[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04)
    • [19].介入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刊 2013(08)
    • [20].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相关问题探讨[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03)
    • [21].对围手术期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7)
    • [22].恶性梗阻性黄疸46例诊治体会[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01)
    • [23].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J]. 吉林医学 2013(35)
    • [24].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34)
    • [25].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 2019(01)
    • [26].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J]. 名医 2019(08)
    • [27].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方法的选择[J]. 实用老年医学 2018(02)
    • [28].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降黄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09)
    • [29].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分离细菌药敏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04)
    • [30].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3种姑息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 中国内镜杂志 2015(11)

    标签:;  ;  ;  ;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