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交联核/壳结构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

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交联核/壳结构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

论文摘要

核/壳结构微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聚合物复合粒子,是在乳胶粒子核外面包裹了凝胶层而构成的。合成粒子大小合适、粒径分布均匀、高溶胀且可降解的核/壳结构温敏性微凝胶是当前聚合物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合成了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交联剂——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PAEHEA),然后采用自由基沉淀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材料,合成了PNIPAAm温敏性微凝胶,并以其为种子颗粒,进一步合成了核/壳结构微凝胶,研究了温敏性、体积相转变温度、粒径及粒径分布、溶胀/去溶胀动力学和降解性,并通过TEM、AFM技术研究了其表面形态特征。1、以马来酸酐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聚天冬酰亚胺,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制备了化学改性的聚天冬酰胺交联剂PAEHEA,并通过FT-I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PNIPAAm微凝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并对各原料用量进行了考察,发现交联剂PAEHEA、表面活性剂SDS和引发剂APS等的用量对温敏性微凝胶分散液的相转变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单体原料NIPAAm的用量对其无显著影响。3、通过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核/壳结构微凝胶,采用透光率法考察了核/壳结构微凝胶的温敏性及体积相转变行为。随着壳层材料用量的增多,微凝胶的透光率逐渐减小,相转变行为趋于缓和,体积相转变温度越来越不显著;交联剂PAEHEA的用量越少,微凝胶的透光率越低,相转变行为及体积相转变温度越不明显。4、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技术考察了核/壳结构微凝胶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和溶胀/去溶胀动力学。壳层材料的用量越多,交联剂用量越少,单体NIPAAm的用量越多,合成的核/壳结构微凝胶粒径越大,微凝胶粒子溶胀能力越高,粒子去溶胀比越大。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微凝胶的粒径逐渐减小;体系温度高于相转变温度时粒径迅速减小,粒子的去溶胀比迅速增大;核/壳结构微凝胶粒径分布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呈现V字形,其最低点(30.031.5 oC)所对应的温度为微凝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5、通过胰蛋白酶对微凝胶、核/壳结构微凝胶分散液的降解实验表明,以交联剂PAEHEA交联的PNIPAAm微凝胶及核/壳结构微凝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6、TEM分析表明,微凝胶分散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单分散性,粒径分布较均匀,同时证明了所合成的微凝胶为核/壳结构。通过AFM观察看出,核/壳结构微凝胶分散液的颗粒清晰,粒子大小均匀,颗粒之间无叠加或粘连,是单分散的粒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温敏性微凝胶的发展概况
  • 1.3 基于PNIPAAm 的温敏性微凝胶
  • 1.3.1 均质的微凝胶
  • 1.3.2 核/壳结构微凝胶
  • 1.4 温敏性微凝胶的体积相转变
  • 1.5 温敏性微凝胶的溶胀/去溶胀动力学
  • 1.6 微凝胶的合成技术
  • 1.6.1 乳液聚合
  • 1.6.2 分散聚合
  • 1.6.3 溶液聚合
  • 1.6.4 沉淀聚合
  • 1.6.5 其他方法
  • 1.7 温敏性微凝胶的应用
  • 1.7.1 生物制药
  • 1.7.2 涂料工业
  • 1.7.3 水处理工业
  • 1.8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8.1 论文的立题依据
  • 1.8.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交联剂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聚天冬酰亚胺的合成
  • 2.2.4 聚(羟乙基)-DL-天冬酰胺的合成
  • 2.2.5 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的合成
  • 2.2.6 粘度法测定聚天冬酰亚胺的相对分子量
  • 2.2.7 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波法合成聚天冬酰亚胺
  • 2.3.2 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的合成
  • 2.3.3 PAI、PHEA 和PAEHEA 的红外分析
  • 2.3.4 PAI、PHEA 和PAEHEA 的核磁碳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交联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微凝胶的制备
  • 3.2.4 微凝胶分散液温敏性的测定
  • 3.2.5 微凝胶分散液的粒径分析
  • 3.2.6 微凝胶的降解性能研究
  • 3.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凝胶的合成
  • 3.3.2 微凝胶的粒径及其分散性研究
  • 3.3.3 微凝胶体积相转变行为的研究
  • 3.3.4 微凝胶降解性的初步研究
  • 3.3.5 微凝胶颗粒的TEM 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壳结构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核/壳结构微凝胶的制备
  • 4.2.3 核/壳结构微凝胶分散液温敏性的测定
  • 4.2.4 核/壳结构微凝胶粒径的测定
  • 4.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测
  • 4.2.6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观测
  • 4.2.7 核/壳结构微凝胶的降解性能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核/壳结构微凝胶的合成
  • 4.3.2 核/壳结构微凝胶分散液体积相转变行为的研究
  • 4.3.3 核/壳结构微凝胶的粒径及其分散性研究
  • 4.3.4 核/壳结构微凝胶的溶胀/去溶胀动力学研究
  • 4.3.5 核/壳结构微凝胶的粘度分析
  • 4.3.6 核/壳结构微凝胶降解性能研究
  • 4.3.7 核/壳结构微凝胶表面形态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论文题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类具有充分下降性的DL共轭梯度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DL共轭梯度法的一个最优参数选择[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0(05)
    • [3].两个修正的DL共轭梯度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4].带有最优参数选择的修正DL共轭梯度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 [5].军工科研院所工程结算审计的探索与实践——以DL研究所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04)
    • [6].一个带有扰动因子的修正DL共轭梯度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7].番茄矮化突变体dl的鉴定及遗传分析[J]. 核农学报 2015(03)
    • [8].基于DL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08)
    • [9].DL-丙氨酸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1(07)
    • [10].基于DL关联ε■~(++)规则挖掘的归纳知识发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07)
    •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氧化氯固体消毒剂中DL-酒石酸的含量[J]. 中国兽药杂志 2016(10)
    • [12].基于描述逻辑DL_(RBAC)的RBAC形式化模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11)
    •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人际关系变化研究——以H市DL社区为例[J]. 山西青年 2016(08)
    • [14].D-,L-和DL-奥硝唑随温度变化的太赫兹光谱[J]. 物理学报 2009(09)
    • [15].面向“功能受限”通讯终端的DL信息服务技术[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01)
    • [16].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与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28)
    • [17].细胞周期素Dl在大肠癌及近端肠管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07)
    • [18].微波消旋法制备DL-赖氨酸的研究[J]. 广西轻工业 2009(09)
    • [19].基于本体DL的语义推理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1)
    • [20].DL(天津)公司的库存管理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23)
    • [21].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环保型电镀抛光液中氨基磺酸和DL-苹果酸[J]. 冶金分析 2009(04)
    • [22].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2(02)
    • [23].阳离子助剂DL在活性染料固色中的应用[J]. 针织工业 2012(10)
    • [24].过表达细胞周期蛋白的Dl对成熟表皮细胞去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作用[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03)
    • [25].栀早颗粒对N-甲基-DL-天冬氨酸诱导性早熟大鼠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4(02)
    • [26].铝胁迫条件下DL-异柠檬酸-γ-内酯对杉木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10)
    • [27].DL-精氨酸/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铅[J]. 广州化工 2014(02)
    • [28].高职汽车物流“DL”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29].豆粕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3(20)
    • [30].可变刚度可降解-DL-聚乳酸泡沫衬垫材料与钛合金组成接骨板系统治疗胫骨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2)

    标签:;  ;  ;  ;  ;  ;  ;  

    聚(丙烯酰氧乙基/羟乙基)-DL-天冬酰胺交联核/壳结构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