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特征及发展前景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特征及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解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为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项目管理中心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为长白山西、南坡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长白山地区地理环境分析来看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早,顺应长白山风景观光的发展,利用长白山的有利地势条件和气候条件,五十年代建成了冰雪训练基地和高山滑雪场。而且,与此相关的体育旅游资源,如登山、探险、爬山运动的开发和江河漂流等多种形态的体育旅游开发的开发,都是必不可少的。2、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由长白山景区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分布。分布特征主要大众性、专业性、刺激性、民族性体育旅游资源分析。近几年来,长白山地区西坡体育旅游资源则更有魅力。虽然开发不太完善,还处于原始粗扩状态,但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也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作为观光、健身、娱乐、休闲等活动,融于一体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更多游客的喜爱。总之,长白山地区西、南坡体育旅游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前景。3、发展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由观念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保障因素、政策因素来分析来看,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一定要更新陈旧的体育旅游观念,发展是由各区域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各区域有自己特有的条件,采取适合自己环境和条件的策略,共同发展,把长白山成为世界各国游客所向往的旅游圣地。为了进一步发展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开发完善环绕长白山的交通网。这对长白山地区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体育旅游资源的丰富性能够促进休闲旅游,体育旅游在内的旅游活动的持续发展,同时,它又对开发旅游资源起推动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是旅游业管理问题。体育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一个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兴衰,效益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体育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开发价值的大小。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则在世界范围来看也不容易找得着的。从大多数游客的出游动机或实际情况看,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是大众性的和休闲性的旅游活动。总之,现已逐步形成了休闲型体育旅游取代风光观光旅游的时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的界定
  • 1.3.2 体育旅游的研究现状
  • 1.3.3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察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1 长白山地区地理环境分析
  • 3.1.2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 3.1.3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3.2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区域与特征
  • 3.2.1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分析
  • 3.2.2 长白山景区的资源分布
  • 3.2.3 长白山周边地区的资源分布
  • 3.2.4 城镇周边地区的资源分布
  • 3.3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分析
  • 3.3.1 大众性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 3.3.2 专业性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 3.3.3 刺激性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 3.4 长白山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发展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的观念因素
  • 3.4.2 发展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经济因素
  • 3.4.3 发展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的社会保障因素
  • 3.4.4 发展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的政策因素
  • 3.5 长白山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 3.5.2 长白山地区自然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 3.5.3 长白山地区人文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经营模式[J]. 山西体育科技 2012(04)
    • [2].我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9(21)
    • [3].淄川区体育旅游资源与开发路径[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2)
    • [4].西南喀斯特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6)
    • [5].乡村经济振兴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研究[J]. 中国发展 2020(01)
    • [6].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科技视界 2020(06)
    • [7].湄洲岛与台湾岛体育旅游资源对比分析[J]. 莆田学院学报 2020(02)
    • [8].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10)
    • [9].广西—东盟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要素分析及优化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10].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与解读[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1)
    • [11].安徽省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态势探讨[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7)
    • [12].探讨全民健身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 营销界 2019(29)
    • [13].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18(20)
    • [14].扬州市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2)
    • [15].西藏节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及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 [16].甘肃省红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8)
    • [17].陕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09)
    • [18].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7(07)
    • [19].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2)
    • [20].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14)
    • [21].长株潭城市群体育旅游资源结构优化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9)
    • [22].肇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02)
    • [23].天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以2017全运会为契机[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1)
    • [24].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的理论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22)
    • [25].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8)
    • [26].凉山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6)
    • [27].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J]. 智富时代 2016(12)
    • [28].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青春岁月 2017(01)
    • [29].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02)
    • [30].汶川县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羌族传统体育为例[J]. 读书文摘 2016(24)

    标签:;  ;  ;  ;  

    长白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特征及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