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

论文题目: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者: 觉嘎

导师: 贾达群

关键词: 西藏传统音乐,堆谐,囊玛,热巴,藏戏,卡尔乐舞,恰姆乐舞,结构形态

文献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主要包涵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西藏传统音乐的文化源流,既指特殊的自然环境;亦指特殊的历史文化,包括宗教哲学、人文思想、艺术审美等;同时还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 二、西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既指不同的题材因素;亦指不同的体裁类别,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同时探讨了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 三、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既指二分性并列手法;亦指三分性框架结构,包括歌舞模式、乐舞模式、戏剧模式等;同时还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结构中的个性与共性。 四、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技法,既指整体性板式逻辑;亦指局部性随兴技法,包括旋律技法、和声技法、对位技法等;同时还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结构形态的变异与发展。

论文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西藏传统音乐的文化源流

第一节 自然与历史

第二节 宗教哲学

第三节 人文思想

第四节 艺术审美

第五节 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

第二章 西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

第一节 题材与体裁

第二节 民间音乐

一、堆谐

二、囊玛

三、热巴

四、藏戏

第三节 宗教音乐

恰姆乐舞

第四节 宫廷音乐

卡尔乐舞

第五节 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

一、吐蕃内部的文化融合

二、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三、与印度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四、与波斯文化的渊源

第三章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二分与三分

第二节 歌舞模式

一、堆谐的结构模式

二、囊玛的结构模式

三、卡尔鲁歌曲的结构模式

第三节 乐舞模式

卡尔舞曲、迎送鼓乐和轻奏乐的结构模式

第四节 戏剧模式

一、藏戏的结构的模式

二、热巴的结构模式

三、恰姆乐舞的结构模式

第五节 西藏传统音乐结构中的个性与共性

一、西藏传统音乐中的个性

二、西藏传统音乐中的共性

第四章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技法

第一节 板式与随兴

第二节 旋律技法

一、变奏与延展结合的句式

二、循环性重复构成的句式

三、带有模式化后缀的句式

第三节 和声技法

一、声部集合构成的和音

二、泛音原理构成的和音

第四节 对位技法

一、支声复调

二、对比复调

三、模仿复调

第五节 西藏传统音乐结构形态的变异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 张小梅.福建师范大学2004
  • [2].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 雷兴明.中央音乐学院2007
  • [3].稻作文化之谷[D]. 单林.上海音乐学院2007
  • [4].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 范晓峰.南京艺术学院2008

相关论文

  • [1].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 戴宁.上海音乐学院2004
  • [2].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 曲致正.上海音乐学院2005
  • [3].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 王小龙.上海音乐学院2005
  • [4].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D]. 陈鸿铎.上海音乐学院2005
  • [5].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 周炜娟.上海音乐学院2005
  • [6].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 叶国辉.上海音乐学院2004
  • [7].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 姜小鹏.上海音乐学院2004
  • [8].卢托斯拉夫斯基成熟时期的创作思维及技法[D]. 尹明五.上海音乐学院2004
  • [9].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 相西源.上海音乐学院2005
  • [10].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同异概观[D]. 阮弘.上海音乐学院2006

标签:;  ;  ;  ;  ;  ;  ;  ;  

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