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县控制被动吸烟干预活动的评价研究

中国三县控制被动吸烟干预活动的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大量研究证明,被动吸烟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我国被动吸烟暴露严重,目前有5.4亿人口遭受被动吸烟危害,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随着被动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科学证据日益增多,以及被动吸烟在全球严重流行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纷纷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措施来减少被动吸烟暴露的危害。为了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我国从90年代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降低被动吸烟暴露的干预活动。具体干预措施涉及到以下几部分,即“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健康教育和传播、无烟家庭和无烟单位的创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共卫生健康促进项目在我国不断增加,也相继开展了一些评价研究,但查阅国内文献,在国内已开展的评价研究中,通常存在以下不足,在过程评价研究方面,一,采用多层次多策略降低被动吸烟暴露的综合控烟项目很少,以往开展的控烟项目多采用单一策略,因此过程评价通常是针对单一策略来开展,未见有关综合控烟项目的过程评价研究。二,评价指标不全面,作为过程评价,既要评价项目实施方是否按照计划开展,以及开展的程度,还要评价项目参与者对活动的接受情况,以往对过程评价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方面,而较少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项目实施。在降低被动吸烟暴露的效果评价方面,国内有部分文献报道。但未见有将效果评价结果与过程评价结果相联系的探讨。因此对中国农村地区降低被动吸烟暴露干预活动的评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托Fogarty项目实践,探讨一套与干预目的、策略和活动密切相关的过程评价指标,为其他类似项目开展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具体如下。1总结项目实践中执行的过程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和文献查阅,探讨指标对测量干预活动执行情况的敏感性,确定权重,初步形成一套与各项策略执行活动相对应的过程评价指标。2利用这套指标对FOGARTY项目地区控烟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判断项目的执行情况。3对三县开展的降低被动吸烟暴露干预活动进行效果评价,判断三县干预活动实施的效果。4将效果评价结果与过程评价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来验证过程评价指标的敏感性。为建立客观科学的烟草控制活动的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科学证据。方法1过程评价1.1总结项目过程中实际使用的评估指标,并结合文献分析法初步筛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多次专家小组讨论,对初步形成的框架进行深入修改和完善,初步形成指标体系。1.2在该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需要赋予相应的权重。本研究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各指标进行加权。1.3在指标体系以及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后,采用综合评分法这一定量方法来确定各策略、各评价类别以及各指标的过程评价得分。首先对逐个指标订出评价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根据各县干预活动开展情况(见附件3,三县每一策略下的干预活动要点),选择相应的评价等级,得到实际得分。然后根据专家提供的指标权重,对各指标的实际得分进行加权,得到加权得分。采用累加法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值相加,得到各评价类别以及策略的加权分值。2效果评价从全县和社区两个层次来考察干预活动的效果。为了评价全县和各干预示范点的效果,在不同人群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来收集资料,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来判断全县和居民社区示范点的效果。通过对相应医院和学校人员的调查,来判断干预示范医院和学校的效果。根据评价目的以及有无基线数据,使用自身前后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评价设计方法。3过程评价结果与效果评价结果关联分析,验证过程评价指标的敏感性。由于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是紧密联系的。项目执行的好坏,最终应从效果中反映出来。理论上来说,二者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拟通过对过程评价结果与效果评价结果关联分析,来探讨过程评价指标的敏感性,为筛选科学合理的过程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过程评价指标是从县或社区层面收集得到,样本量较小,无法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以各评价类别加权得分为横纵标,被动吸烟率增长速度((干预后的被动吸烟率-干预前的被动吸烟率)/干预前的被动吸烟率)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对过程评价结果与效果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来探讨目前过程评价指标的敏感性。结果1.根据三县及各社区干预活动要点,使用加权得分法得到了各策略、各策略下的评价类别以及各指标的加权得分。得分结果显示各县和各社区的干预活动开展情况不一。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策略中,新安县过程评价得分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执行阶段,活动完成情况较好,人群覆盖面较广。在媒体传播和健康教育方面,安义县过程评价得分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宣传活动的频率和强度远远高于其他两县市,人群覆盖面广。在无烟医院的创建活动中,新安县干预示范点医院的各项得分较高。主要是由于对职工培训到位,且监督执行较完善。在无烟学校的创建活动中,安义县干预示范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得分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学校规定的监督执行及反馈比较到位,同时注重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教育。而其他两校过程评价结果显示对教师开展的活动较少。在无烟家庭的创建活动中,安义县城市干预示范点无论是从健康教育和传播活动方面,还是社区控烟氛围营造方面,过程评价结果都优于其他干预示范点。2.对三县全县层面干预活动以及各干预示范点的干预活动分别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如下:全县层面干预活动效果评价结果:三县全县层面干预除绵竹市外,其他两县均显示有一定的效果,群众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方面的知识有所提高,表现出非常高的控烟积极态度,部分与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行为以及环境有所改变。各干预示范点效果评价结果无烟医院创建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绵竹市干预示范点医院职工在知识、态度、行为各方面均无任何变化,而安义县干预示范医院职工的态度以及与被动吸烟相关的部分行为发生变化,但职工在单位的被动吸烟暴露无改善。新安县干预示范点医院职工的的控烟态度以及行为均有所提高或改善。单位的被动吸烟暴露与非干预示范点相比,有所下降。无烟学校创建效果评价显示:绵竹市干预示范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态度、与被动吸烟暴露相关的行为以及单位被动吸烟暴露变化均不明显。安义县干预示范点学校教师的知识、态度、与被动吸烟暴露相关的行为均无明显改善。学生的部分知识、态度、与被动吸烟暴露相关的行为有所改善。新安县干预示范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态度、与被动吸烟暴露相关的行为以及单位被动吸烟暴露变化均不明显。无烟社区创建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绵竹市农村社区干预示范点从知识、态度、行为各方面均没有变化。城市社区干预示范点部分知识有所提高,行为未发生任何改变。安义县农村干预示范点部分知识、态度、以及行为均发生变化。城市干预点则知识、态度、行为均明显改善。新安县农村和城市干预示范点均显示部分知识、态度、以及行为均发生变化。3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过程评价结果与效果评价结果基本呈现出一致的趋势。过程评价结果好的县和社区,其效果评价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其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媒体传播和健康教育、无烟单位的创建、无烟家庭的创建四个策略中,活动完成情况得分和人群覆盖得分越高,被动吸烟率下降越大;文本材料和宣传材料得分与被动吸烟率的相关趋势不明显。控烟网络建设策略中,网络成员的人员组成和开展的工作得分越高,被动吸烟率下降越大;网络成员联系方式得分与被动吸烟率的相关趋势不明显。结论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必须根据干预活动的策略、措施、以及实施层次来确定。本研究依据干预活动的策略、措施以及实施层次确定的过程评价指标和效果指标基本反映了各县干预活动的开展情况,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系统性。为其他类似项目的评价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现场
  • 2 研究方法
  • 2.1 过程评价
  • 2.2 效果评价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过程评价结果
  • 第二部分 效果评价结果
  • 第三部分 过程评价结果与效果评价结果关联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观察表
  • 附录2 FOGARTY项目过程评价提纲
  • 附录3 三县降低被动吸烟暴露干预活动实施要点
  • 附录4 效果评价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健康促进学校模式在农村小学预防伤害干预活动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03)
    • [2].四川省“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效果评估[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08)
    • [3].从积极心理干预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提升途径[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4].聚集性干预活动对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的影响研究[J]. 预防医学论坛 2016(06)
    • [5].上海市初中生生殖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J]. 上海预防医学 2015(09)
    • [6].推动基于管理工作坊模式的领导力发展方法——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领导力体系建设为例[J]. 中国劳动 2016(23)
    • [7].多元化干预活动与失智症[J]. 中国社会工作 2017(05)
    • [8].福建泉州社会组织参与MSM人群干预活动效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3(04)
    • [9].论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利他行为[J]. 内蒙古教育 2015(12)
    • [10].开展药学干预活动在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6)
    • [11].柳州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 2013(11)
    • [12].青羊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调查[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1(01)
    • [13].地震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估[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1(12)
    • [14].中学女生身体不满意的认知取向干预[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2)
    • [15].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试点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10)
    • [16].因地制宜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传播与技能干预[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1(03)
    • [17].大学生公寓朋辈心理帮助体系的构建[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8].聚集性干预活动对MSM性网络及HIV传播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04)
    • [19].公共艺术关键词(五)[J]. 公共艺术 2013(02)
    • [20].互助县限盐行为干预活动效果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16(10)
    • [21].西部农村地区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12)
    • [22].国外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现状分析及其启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3].综合干预在缩短白内障患者住院时间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07)
    • [24].防艾不需要靠“小姐宣誓”来吸引眼球[J]. 工友 2008(12)
    • [25].手卫生干预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02)
    • [26].健康管理专业方向健康促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讨[J]. 社区医学杂志 2015(21)
    • [27].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对照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3)
    • [28].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对照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
    • [29].Meta分析评价我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干预活动的效果[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05)
    • [30].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效果评价[J]. 新疆医学 2009(03)

    标签:;  ;  ;  ;  

    中国三县控制被动吸烟干预活动的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