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MRI)以其无创、安全、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可重复性好的优点正逐步在临床工作中用于颈动脉斑块的评价,它能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大小以及内部成分,揭示斑块特性与临床颅内缺血病灶的关系。目的:应用HMRI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无症状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内部成分及分型;并观察斑块的这些特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19例患者,其中1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名患者诊断为肌纤维发育不良),5例无症状患者,应用HMRI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估,评价其大小、内部性质并对其进行分型。观察这些特性与颅内缺血病灶的相关性。结果:18名病人共获得43个斑块,多发斑块率为33.33%。36条颈动脉系统中30条含有斑块,其中13条相应颅内存在急性缺血病灶。研究颅内缺血病灶与斑块的大小:最狭窄处斑块面积、最狭窄处斑块面积比、最大管壁厚度无相关性(P=0.23,0.44,0.85);与斑块内脂质成分的大小亦无相关性(P=0.15);而与斑块的分型(P=0.012)、纤维帽的分度(P=0.007)、斑块内脂质成分比例的大小(P=0.05)有关。此外斑块的成分与其是否引起管腔狭窄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斑块影响颅内急性缺血病灶不取决于其大小,而取决于其分型及内部成分。

论文目录

  •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