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执法分析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执法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发现,目前的法治状况不仅是学者们所称的法律不成熟或不完备,执法成本太高导致许多违规行为得不到惩罚,代理人滥用自由裁量权等等,而且还存在一个已有研究所忽视的由政府主导的选择性执法现象。这种现象以不同时期,不同案件的不同执法强度为特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运动式”、“周期式”执法。由于经典文献只考虑了直接执法成本和直接损害两个变量,所以难以解释上述选择性执法的执法强度变化。本文试图把间接执法成本和间接损害引入到分析中来,认为选择性执法是政府力图最小化包括直接和间接执法成本、直接和间接损害的总成本的结果。政府拥有并运用的这种相机抉择权力与Grossman和Hart(1986)的剩余控制权、皮斯托和许成钢(2002,2003)的剩余立法权不同,他们所研究的是在不确定世界中,由于信息成本高昂,无法事前对所有事件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从而导致合同或法律不完备,针对这种不完备,必须事前将填补这种空白或模糊的权力赋予交易的某一方。而本文则认为,即使事前的合同或法律已经做出了规定,事后的执行也可能得不偿失,即使某一方可能因为另一方的财富转移而获利,这时严格执行原有合同或法律至少在短期内是没有效率的,这导致了合同或法律的选择性执行,这种权力应该更准确地被称为剩余执行权。因此,本文所提出的这种选择性执法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般性,在中国的各个执法领域表现都非常突出,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成为所谓“政策市”的一个根源。虽然本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一般性的理论,但对它的证明则是局限在一些特定的案例上。因为如果不针对一个具体研究对象或案例,理论就难以得到更清楚的说明。不断强化,拓展选择性执法理论的一般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自La Porta,Rafael,Lopez-de-silanes,Florencio,Shleifer,Andrei&Vishny,Robert W.(1997,1998)将立法与证券市场发展,从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以后,经济学家对法律在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相对我国已经建立的完整的证券立法体系而言,执法的变化莫测对其发展的阻碍显得更加突出。本文并不关注由于执法代理人素质低下,或者制度约束不够导致其渎职现象严重的行为,而把焦点集中在了政府本身所承载的功能导致其执法目标的异化。研究认为只有消除政府所承载的不适当的功能才能最终使选择性执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我国努力从改革开放前以政策调节社会关系到以后试图建立一个法治社会,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庞大的成文法体系,但是仔细观察发现,我们仍然距离法治社会很遥远,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与一个标准的法治社会“形”似而“神”不似,其根本原因在哪里呢?本文在试图对自己的理论假说进行一般化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政府的权力做出有效的约束。正是因为政府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约束,才导致了本文所称的执法过程中的相机抉择,即选择性执法的频繁使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理论创新
  • 2 文献回顾与应用
  • 2.1 违规行为的执法分类
  • 2.2 不完备法律理论
  • 2.3 经典执法理论
  • 2.4 代理人的选择性执法理论
  • 2.5 小结
  • 3 政府主导的选择性执法理论
  • 3.1 引子
  • 3.2 备择的其他解释
  • 3.3 剩余执法权
  • 3.4 选择性执法和灵活性的获得
  • 3.5 理论的一般化
  • 3.6 小结
  •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选择性执法
  • 4.1 中外证券执法比较
  • 4.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执法现状
  • 4.3 剩余执法权与国企融资
  • 4.4 证券市场上的选择性执法
  • 4.5 国家功能与选择性执法
  • 4.6 小结
  • 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选择性执法的经验证明
  • 5.1 证券立法简史
  • 5.2 证券监管体系的形成
  • 5.3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
  • 5.4 小结
  • 6 政策建议、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政策建议
  • 6.2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基于公司治理维度的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4)
    • [2].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4)
    • [3].创新信息披露、分析师跟踪与市场反应研究[J]. 科研管理 2020(01)
    • [4].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10)
    • [5].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规范建议[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2)
    • [6].会计信息披露的新路径——新媒体信息披露的研究与展望[J]. 商业会计 2019(24)
    • [7].碳信息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电力行业上市企业[J].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1)
    • [8].江苏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5)
    • [9].从理论创新到方法突破:语言和视觉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验研究综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0].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造纸业的经验数据[J]. 绿色财会 2019(11)
    • [11].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研究——基于公共压力的调节作用[J]. 会计研究 2019(12)
    • [12].新时代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常州上市企业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4)
    • [13].会计稳健性、风险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余预测[J]. 财会通讯 2020(05)
    • [14].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预警模型构建[J]. 财会通讯 2020(06)
    • [15].火电上市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04)
    • [16].企业碳信息披露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常州上市企业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9)
    • [17].会计稳健性、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J]. 财会通讯 2020(07)
    • [18].大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吗?[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05)
    • [19].绿色发展驱动下企业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4)
    • [20].外审质量、内部治理与碳信息披露实证研究[J]. 商业会计 2020(08)
    • [21].股市中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博弈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3)
    • [22].探讨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金融 2020(12)
    • [23].金融控股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 金融会计 2020(04)
    • [24].综合监管背景下构建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的制度框架和政策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5)
    • [25].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 知识经济 2020(21)
    • [26].基于信息披露制度的事业单位战略改革研究[J].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0(05)
    • [27].水信息披露、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03)
    • [28].生物资产信息披露制度问题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09)
    • [29].信息披露业务关系与新闻报道质量[J]. 管理世界 2020(10)
    • [30].信息披露违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葵花药业信息披露风波分析[J]. 中国商论 2020(19)

    标签:;  ;  ;  ;  ;  ;  ;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执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