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

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

论文摘要

毫无疑问,中国的收入分配特别是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以及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日益扩大现象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并没有否认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这一事实,但是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观察到的行业工资“俱乐部”现象出发,探寻工业行业工资集聚的机制,讨论不同行业工资“抱团”的原因,为理解中国工业行业整体日益扩大的工资差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从工资外溢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中的特征事实——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以及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探寻改革不同阶段工业行业子行业之间以及工业行业地区之间的工资相互联系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在研究问题上,本文并没有脱离目前国内关注的焦点——工资差异,但又不拘泥于国内外已有文献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思路,从观察到的工业行业工资“俱乐部”现象出发,探寻不同行业工资互动的机制。具体而言,本文以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对要素价格的均等性作用为线索,一方面间接评估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所带来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对工业行业工资决定的影响和工资互动模式的冲击;另一方面将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和制造业向东部和沿海城市集聚这一空间分布特征与制造业工资的空间分布特征联系起来,对工业行业地区间工资互动现象进行了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为了测度工资外溢效应和工资互动模式,采用地理经济学上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这在国内工资研究领域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在统计描述中,本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将工资分布的特征可视化,不仅展现了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趋势,而且检验了工资集聚的模式是高工资与高工资相邻还是低工资与低工资相邻,进而显示了不同集聚模式的地区分布。在实证中,本文不仅考虑了普通的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而且考虑了经济距离权重矩阵,深入探讨影响工资互动的因素,进而揭示不同工业行业工资“抱团”的原因。3.对同一工业行业子行业间工资互动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集聚在国有企业的各个改革阶段都存在,而且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具体的工资互动渠道并不相同。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国有企业之间的工资攀比机制依然在发挥作用,在当时国有比例很大的情况下,导致了整个行业工资的相互依赖。但是,到了21世纪,国有企业在工资直接互动中的角色被替代,由市场竞争引起的间接工资互动成为行业工资集聚的主要原因,间接的工资互动主要通过行业相关特征的外溢性体现出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性小的行业尤其是国有垄断行业中,依然存在制度性的工资攀比现象。单独将国有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发现国有比例越高,行业间的工资互动越倾向于通过直接的工资攀比发生,与已有研究所证实的国有企业工资溢价结合在一起,人为推高了这些行业的平均工资。而劳动力流动性大的行业竞争往往异常激烈,工资的决定几乎市场化,工资往往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联系在一起,工资互动一般由具体行业特征变量的外溢性发生。4.对同一工业行业地区间的工资互动研究表明,制造业有明显的向东部集聚的趋势,而且同一制造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工资也存在相互依赖,产业结构越相似,互动的效应越显著。与此同时,地区间产业集聚不均衡对地区间工资互动模式和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集聚给工人带来的好处(即工资上升)具有本地化的特征,并没有明显地外溢到相邻的地区,但是考虑到产业集聚的空间不均衡后,本文发现在集聚较为均衡的行业,产业集聚给工人好处的外溢性是存在的。集聚程度分布最不均匀的制造业基本上没有任何地区间的工资互动,而集聚程度分布相对均匀的制造业表现出微弱的直接的地区间工资攀比,但是地区之间的间接互动效应是负的。全文的安排如下。第l章提出问题:第2章分类梳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已有文献,在给出必要评论的同时提出进行中国研究的方向;第3章考察工业行业工资互动发生的制度背景和特征事实;第4章给出一个分析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理论框架;第5章实证研究不同改革阶段工业行业子行业之间的工资互动;第6章以制造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同一工业行业地区间的工资互动,揭示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工资空间分布特征之间的联系,说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对地区间工资互动的影响;第7章总结全文。

论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图解
  • 1.2.2 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 1.3 研究方法
  • 1.3.1 为何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
  • 1.3.2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1.3.3 空间数据的性质
  • 1.3.4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 1.3.5 空间回归模型
  • 1.4 对文中几个概念的说明
  • 1.4.1 工资的界定
  • 1.4.2 工资外溢(wage spillover)和工资互动(wage interaction)的内涵
  • 1.4.3 工资攀比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工资外溢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文献评述
  • 2.1 工资外溢的理论基础
  • 2.1.1 寡头垄断工会工资竞争模型
  • 2.1.2 非合作博弈下工资议价模型
  • 2.1.3 效率工资和公平工资理论
  • 2.2 工资外溢的相关经验证据
  • 2.2.1 谁领导行业工资决定——高工资、高垄断行业吗?
  • 2.2.2 外资企业工资只影响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吗?
  • 2.2.3 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工资决定有无交集?
  • 2.3 已有研究的点评
  • 2.4 对中国工资外溢机制的初步思考
  • 2.5 结语
  • 第3章 中国工业行业工资互动的制度背景——劳动力市场改革
  • 3.1 建国以来就业体制的变迁
  • 3.1.1 传统的就业机制——劳动力统一招收与调配制度
  • 3.1.2 经济转轨时期的二元就业体制
  • 3.1.3 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劳动力市场存量改革
  • 3.2 中国工业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历程
  • 3.2.1 1952年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从建国初期的供给制到工资分制度
  • 3.2.2 1956年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从工资分制度到等级货币工资制度
  • 3.2.3 1985年第三次全国性工资改革:从等级工资制度到结构工资制度
  • 3.2.4 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弹性劳动工资计划
  • 3.3 政府对工资决定的宏观调控手段
  • 3.3.1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 3.3.2 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
  • 3.3.3 最低工资制度
  • 3.3.4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 3.4 小结
  • 第4章 劳动力流动和工资互动:一个理论框架
  • 4.1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概况
  • 4.1.1 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流动性
  • 4.1.2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的流动模式
  • 4.2 劳动力流动和工资互动:局部均衡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企业的工资决定
  • 4.3 本文的两个假说
  • 第5章 工业行业子行业间的工资互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数据说明
  • 5.3 变量选择和研究方法
  • 5.3.1 变量选择
  • 5.3.2 研究方法
  • 5.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选择和实证结果
  • 5.4.1 中国工业行业工资集聚趋势
  • 5.4.2 工业行业子行业工资决定机制和互动效应的存在
  • 5.5 进一步的讨论:人力资本专用性和所有制效应
  • 5.5.1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工资互动机制比较
  • 5.5.2 国有经济部门依然存在工资攀比吗?
  • 5.7 小结
  • 第6章 工业行业地区间的工资互动:产业集聚外部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产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文献评述
  • 6.2.1 相关的理论研究:产业集聚对工资作用的渠道
  • 6.2.2 相关的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工资是否具有外溢性?
  • 6.3 数据说明和变量构造
  • 6.3.1 数据说明
  • 6.3.2 相关变量的统计描述
  • 6.4 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和工资的空间分布特征
  • 6.4.1 箱图(box map)
  • 6.4.2 Moran'I散点图和局部空间Moran'I(LISA)集聚地图
  • 6.5 产业集聚外部性和地区工资互动的检验:地理距离重要还是经济距离重要?
  • 6.5.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6.5.2 仅考虑地理因素的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结果
  • 6.5.3 包含地区经济结构的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结果
  • 6.6 产业集聚不平衡对工资互动和集聚外部性的影响
  • 6.6.1 制造业集聚不平衡的度量
  • 6.6.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6.6.3 实证结果报告
  • 6.6.4 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与工资互动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2.1 加快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的步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 7.2.2 消除地区保护主义,避免地区间产业的重复建设
  • 7.2.3 深入改革国有垄断行业,逐渐消除制度性工资溢价
  • 7.2.4 注重工会的建设,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行业工资增长与行业产值关系的实证分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梁山县“酒曲”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惠泽职工[J]. 工会信息 2017(15)
    • [3].我国制造业行业工资变动特征研究[J]. 西部皮革 2017(04)
    • [4].提高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效性的思考[J]. 北方人(悦读) 2017(08)
    • [5].探索劳务派遣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双方四家”模式[J]. 工会信息 2016(33)
    • [6].突出行业特点 推进工资协商——泰州市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与思考[J]. 工会信息 2014(36)
    • [7].“白领”的工资也是应当协商确定的——辽宁省大连市软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案例分析(下)[J]. 中国工人 2015(05)
    • [8].从工人集体诉求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以广东环卫工人为例[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3(06)
    • [9].基于行业特点的协商共决——关于江苏工会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调查[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2(07)
    • [10].经验与启示——奥地利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6)
    • [11].立足服务 科学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江苏省无锡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情况调研和思考[J]. 中国工运 2009(12)
    • [12].基于SWOT分析的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工作发展研究[J]. 珠江水运 2017(12)
    • [13].浙江工会:推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深入发展[J]. 中国工运 2017(06)
    • [14].中国教育行业工资水平的纵向分析(1978-2010)[J]. 教师教育研究 2013(04)
    • [15].郑州市总工会“四个坚持”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J]. 工会信息 2013(22)
    • [16].从解决职工收入难点入手 推进市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J]. 中国工运 2012(02)
    • [17].积极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由温岭市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发的思考[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9(05)
    • [18].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浙江温岭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为例[J]. 晋阳学刊 2014(05)
    • [19].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与思考[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2(04)
    • [20].垄断行业工资改革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国际垄断行业视角[J]. 财经科学 2009(01)
    • [21].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路径分析[J]. 工会信息 2013(05)
    • [22].我国行业工资性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J]. 经济纵横 2012(01)
    • [23].基于面板模型的山西省行业工资收入变化趋势实证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4].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难点与对策[J]. 工会信息 2017(03)
    • [25].部分行业工资过高拉大收入差距[J]. 共产党员 2012(21)
    • [26].浙江温岭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调查[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 [27].分行业工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9)
    • [28].打造乡镇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新格局[J]. 工会信息 2017(13)
    • [29].中国科研行业工资水平演进研究:1993~2012年[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26)
    • [30].以行业定额工价为协商重点 提升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效[J]. 中国职工教育 2013(01)

    标签:;  ;  ;  ;  ;  

    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