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对策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我国已进入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隐蔽性,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内部的灾害事故管理面临困难,突出特点是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协作性,对灾害事故管理的要求陡然提高。本文从危机管理的综合性原理入手,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的对策建议。首先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的理论依据。在研究危机和危机管理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危机管理的阶段联系、协同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三个方面,论证了危机管理的综合性原理,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综合性特征。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的现状。日本、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国在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方面的共同之处是,都比较重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地下空间防灾规划、信息整合、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和对民众的培训演练。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经历了从零星事故处置、单灾种管理到综合考虑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安全三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条块结合、加强监管和完善技术标准。接下来,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应急体制和地下空间管理体制的现状,阐明了我国目前在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组织管理部门化、信息资源不共享、法规政策不配套以及政府和社会对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发展不平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协调机构,明确应急处置指挥协调机制,促进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形成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与合力等四个主要方面。总之,本文的建议就是运用综合化管理的手段,在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预防、处置、恢复等各阶段加强协调与控制,实现各类信息、资源、人员的整合,构建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的综合管理体系。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的发生及其带来的损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危机和危机管理的涵义
  • 一、危机的内涵分析
  • 二、危机管理的内涵分析
  •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综合性原理
  • 一、危机管理各阶段的相互联系
  • 二、危机管理中的协调机制
  • 三、危机管理是政府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三节 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综合性特征
  • 一、诱因分析
  • 二、阶段分析
  • 三、协同机制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介绍
  • 一、日本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系统
  • 二、加拿大地下城安全管理体系
  • 三、英国地铁紧急情况处理小组
  • 第二节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现状
  •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历史演变
  •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管理的特点
  • 第四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组织管理部门化
  • 一、应急管理部门分割
  • 二、建设管理主体多样
  • 第二节 信息资源不共享
  • 第三节 法规政策不配套
  • 第四节 政府和社会的防灾意识不平衡
  • 第五章 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建立综合协调机构
  • 第二节 明确指挥协调机制
  • 第三节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 第四节 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共识与合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下空间常见的健康威胁有哪些[J]. 生命与灾害 2019(11)
    • [2].三维激光扫描在地下空间测绘中的应用[J]. 城市勘测 2019(06)
    • [3].上海市典型综合型地下空间空气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0(01)
    • [4].探索“向下”的繁荣:地下空间如何开发利用?[J]. 中国人大 2020(02)
    • [5].基于蓝牙定位的地下空间逃生疏散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子测量技术 2019(24)
    • [6].浅谈超大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关键技术[J]. 门窗 2019(16)
    • [7].大型地下空间智慧运营管理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04)
    • [8].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J]. 建筑实践 2019(09)
    • [9].地下空间从规划到实施有多远[J]. 城市规划 2020(02)
    • [10].高空、高原、地下空间环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0(02)
    • [11].警惕身边地下空间 教你快速扫描风险[J]. 吉林劳动保护 2020(01)
    • [12].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J]. 上海建设科技 2020(02)
    • [13].寒地住宅半地下空间设计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20(06)
    • [14].贵阳市街道地下空间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上) 2020(02)
    • [15].地下空间防汛“细节”多,措施到位才能防控“有力”[J]. 生命与灾害 2020(06)
    • [16].陆家嘴中心区地下空间更新改造实践[J]. 住宅科技 2020(06)
    • [17].既有建筑物增设地下空间关键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5)
    • [18].运用空间叙事营造场景的地下空间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03)
    • [19].城市轨道公共地下空间设计策略[J]. 居业 2020(06)
    • [20].某大型地下空间的复合墙应用分析[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07)
    • [21].基于构建平稳水系统理论的地下空间合理利用——以安徽医科大学东区项目为例[J]. 安徽建筑 2020(09)
    • [22].论地下空间使用权法律模式的建构[J]. 法学论坛 2020(05)
    • [2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狭窄地下空间测量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0(S1)
    • [24].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下空间设计院[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0(03)
    • [25].勾连型地下空间的实践与反思[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20)
    • [26].2018年《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总目次[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6)
    • [27].轨交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大连轨交站为例[J]. 四川建筑 2018(06)
    • [28].推进地下空间立法工作[J]. 北京观察 2019(01)
    • [29].乌鲁木齐地下空间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度假旅游 2019(01)
    • [30].城市社区地下空间改造再利用研究——以北京安苑北里地瓜社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2)

    标签:;  ;  ;  

    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综合管理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