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宋连军

身份证号:130223198506267513

摘要:水利水电项目在我们国家目前的建设时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功效,它的建设品质对群众的生活有着很关键的意义,因此要高度的关注项目的品质。在项目建设时期,基础项目的建设要引起国家的关注,对项目的总体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文章具体的阐述了基础项目的一些规定和措施等,为项目的发展创造了非常优秀的条件,确保了项目的品质。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引言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利水电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占据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因此,水电水利施工工程质量的提升,对推动其工程建设的发展,以及水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的整体质量,也对水电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也逐渐提高了对水利水电行业的重视程度,并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投资力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特点的制约,在我国的水利水电行业发展中,仍存在技术更新缓慢、劳动力过于密集以及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积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成为广大水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水利水电基建的全新规定

1.1要细致严谨的分析场地的地质状态,而且要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基础项目中应该有细致的建设图以及数据信息。

1.2在开展基建项目以前要对场地开展细致的规划布局,要清除干扰建设活动的物质,假如是无法清除的那么就要设置显著的标志。在建设区域中,对于那些或许会干扰项目的管线沟渠等要认真的处置,避免在建设的时候产生负面作用,干扰项目的总体进程。

1.3当在山地区域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要提前对所在区域的地质状态进行细致的分析,针对或许会出现滑坡现象的区域要认真的处置,防止在建设的时候有突发问题。假如在建设区域中有坡度较陡的山地的话,就要查看它的周围是不是石块等,假如有不安全物体存在,就要细致处理,防止其对项目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1.4在建设的时候,要认真的检查机械,要规划好装卸的区域,而且要设置好通道,确保车辆能够通畅的运行。

1.5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

1.6确保建设场地平整,而且要确保表层有坡度,以此来实现排水的标准,针对暂时性的排水设施要恰当的布局。设计时假如未对排水有细致规定的话,那么在施工时应该做出不大于百分之二坡度的排水沟

二、基础建设的新技术.

(1)对于浅基,如果不用放坡的话,这时要顺着测量的基准灰线的直边切割出一个槽边轮廓线,在对活动区域按照顺序展开。对于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和地下水位的降低。这两个工程都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当地的工程地的地质资料和挖方尺寸,这样的话可以进一步预防地基土遭到破坏。

(2)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基础和地基的强度能满足承受建(构)筑物上面的所有结构荷载。为了能满足这个条件,基础的防潮性、耐侵蚀性、耐久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的考虑以满足所需要的条件和要求。

三、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1)在对建设场地的基础活动区域的地质状态开展严谨细致的查看之后,就要切实的结合所在区域的地质以及水文的状况,联系相关的计算措施,得到有效恰当的开挖次序,在活动区域中开展恰当的分层次分段的建设活动。(2)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和地面排水,都应该依据当地工程挖方尺寸、地质资料、预防地基土结构造成破坏等,采用集水坑降水、地下水位降低井点,或者采用两者相互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的水位。(3)如果是基础不是很深的建设区域的话,这个时候不用对它开展放坡处理,可以以测量基准线直边作为基础,切一个槽边的大体轮廓,然后再展开对应的工程。

四、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

软土地基指的是压缩层主要由淤泥质土、淤泥或者其他的高压缩性土所组成的地基,承载是能力十分的低,一般≤50kN/m2,一般不能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的设计要求,所以要进行处理。

4.1软土基础的特性

(1)软土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比较大的孔隙,在含水量上的比例也比较大,淤泥和淤泥质土在含水量上一般是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有时在液限上的比例甚至会更高,可能会达到百分之二百。

(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渗透的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就变的十分的差,这种情况下,在承受强荷载作用之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3)低抗剪强度。一般情况下,软土出现软塑-流塑的情况,在有外部荷载的情况下,抗剪性能就会变的非常差。如果土层本身就有排水通道的时,随着有效压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4.2常用的处理软基的措施

(1)排水固结法。当处理软基的时候,首先就要使用这个措施,具体的说它是经由对淤泥土的适当排水,进而确保淤泥得以有效的固结,最终提升其抗压性能。(2)换土法。假如在建设区域中的淤泥土层不能够合乎建设工作的规定的话,就要对它进行细致的处理,一般是换上良好的灰土等,进而对其开展后续的处理工作。(3)强夯法。将80kN夯锤,起吊到高达6m~30m的地方,让锤可以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能够发挥出夯实土质的作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4)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是类似一根插入混凝土的振捣器机具,该种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因为振动以及冲击力的影响,地基会先出现一个孔隙,进而在孔中填充上砂石,不断的对其夯实,此时地基就能够变得非常的牢固。(5)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加固法。方法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在地基的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损坏起到保护组织的用途;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6)加筋法。该措施的使用关键是能够提升总体的稳固性,经由在建筑体里加入一些土工合成物质来起到提升牢固性的作用,此类物质有着非常强大的抗拉水平,通常拉筋和土层间有特定的摩擦力,此时,其就会变为一个综合体,强化了稳固性,此时其强度也就增加了。(7)桩基法。在基础建设区域,假如淤土层的尺寸比较厚,而且其中的水分较多,间距较宽的话,此时要对它开展大规模的加固活动的话,难度就要大一些,此时通过打桩法来处理很显然是十分有效的,能够发挥良好的加固作用。

结束语:

当今水电事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而在水电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从而保证水利水电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使工程的整体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能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

[2]肖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3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