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例肠梗阻护理体会

276例肠梗阻护理体会

高桂军(吉林省扶余市永平乡卫生院131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05-01

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腹部外科常见病。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护理要点是围绕矫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即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保守治疗无效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1临床资料

宁江区同心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276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50例,肠扭转3例,肠套叠2例,嵌顿疝10例,结肠癌并肠梗阻11例,住院时间4~28天,年龄6~68岁。

2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1保守治疗主要是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吸出吞咽下去的空气和肠内产生的气体及消化液、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有少数结肠、直肠癌的患者可通过有效的胃肠减压变急诊手术为限期手术,使术前准备更加充分。胃肠减压在给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指导工作,使患者心理接受,置好胃管后,在胃管末端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并妥善固定,打开开关时要缓慢,以免负压突然增大吸住胃黏膜而导致胃黏膜损伤;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并记录,一开始胃肠减压引流物一般是摄入的食物,以后逐渐变为墨绿色的胃肠液;胃肠减压期间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保持胃管通畅,并做好口腔护理。X线透视无液平面后进流质饮食,但忌摄取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食物。

2.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严密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体征及全身情况。若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提示绞窄性肠梗阻,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术前准备:(1)腹痛发作急骤,开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肠鸣音不亢进,有时出现腰背部疼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或抗体克后改善不显著。(3)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扪及有压痛的肿块。(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6)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7)腹部X线检查显示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阴影。

3手术治疗的护理

3.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清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在手术情景中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平稳、安全地渡过手术期。

3.2术后常规护理术毕患者回病房后,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尿量并记录;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h或全身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给患者扎上腹带,鼓励、帮助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嗽时按住伤口减轻疼痛,常规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液咳出,预防肺内感染。

3.3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及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胃管在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

3.4早期活动肠梗阻手术后,尤其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如病情平稳,术后24h即可开始床上活动,争取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促进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且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3.5饮食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改为流质饮食,进食后无呕吐及其他不适,3天后可进半流质饮食,10天后进软食。肠切除吻合术后,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3.6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亲切地与患者交谈、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不适,多给患者做解释工作,使其配合术后各项护理医疗工作。

4出院教育

出院后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避免饭后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

标签:;  ;  ;  

276例肠梗阻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